一种油用牡丹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75671发布日期:2019-03-22 20:29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用牡丹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牡丹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上去,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牡丹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牡丹全身是宝,牡丹花可供观赏,还可以制成牡丹花茶,牡丹花精油;牡丹根皮是传统中药“丹皮”;牡丹叶子可以提取黄酮;牡丹籽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罕见的奇数脂肪酸,是一种具有重要开发价值的食用油脂来源,由于牡丹油的营养价值高,我国对油用牡丹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油用牡丹的种植量也越来越大,如果能够高效的种植油用牡丹,保证油用牡丹的成活率和产量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用牡丹的种植方法,使其能够使植株的根系更加发达,成活率更高,系统化的管理油用牡丹的种植生长过程,提高了油用牡丹的产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用牡丹的种植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10、地块选择:选择干燥向阳、排水良好的土壤,土壤ph为6.8-7.0,土壤含有42-46%的砂质土;

s20、整地:在栽植前的2-3个月进行翻耕,翻深30-40cm,并结合整地,施足底肥;

s30、选苗:选择2-3年生长茁壮的植株作为母株,将选取的母株平茬处理,然后将母株挖出,保持根系完整,用剪刀将母株分成2-5个株丛,保证每个株丛带3-5个枝条和3-5条完整的根系;

s40、栽植:将种苗用800倍福美双浸泡8-10min,晾干后以株距×行距为30×50cm种植,种植穴直径为30-40cm,深度为35-45cm;

s50、田间管理:锄地、追肥、水分管理、整形修剪;

s60、病虫害防治。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20中,每亩施腐熟的粪肥1500-2500kg或饼肥200-250kg,同时亩施10-15kg辛硫磷颗粒剂和4-5kg多菌灵对土壤进行杀虫杀菌处理。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50中,

s501、锄地:开花前需深锄,深度达3-5cm;开花后要浅锄,深度控制在1-3cm;

s502、追肥:第一年,不追肥,从第二年开始,每年追肥2次,第一次在春分前后,每亩施用40-50kg复合肥;第二次在入冬前,每亩施用150-200kg饼肥和40-50公斤复合肥,拌土均匀撒施;

s503、水分管理:保证排水疏通,避免积水,不宜经常浇水;

s504、整形修剪:定植后第2年,当基部萌蘖伸长到5-10cm时开始先定主枝,第1年留不够时,下一年再留;主枝确定后,去掉多余的枝条,苗期在现蕾后及时剪去花蕾,使养分集中供应根系和枝条生长,在秋冬季节牡丹休眠后,及时剪除枯梢、残叶、交叉枝和病害枝。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s60中,2月上中旬,喷洒多菌灵500倍液,3月初,每亩撒施甲基异硫磷杀虫剂,4月初,于花期前喷施多菌灵1000倍液;5月下旬开始,喷施喷施多菌灵和菊酯类杀虫剂,以后每隔15-20天喷1次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量式波尔多液、百菌清杀菌剂,8月下旬到9月下旬,杀菌剂应混入氯氰菊酯杀虫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能够使植株的根系更加发达,成活率更高,系统化的管理油用牡丹的种植生长过程,提高了油用牡丹的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发明的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s10、地块选择:选择干燥向阳、排水良好的土壤,土壤ph为6.8-7.0,土壤含有42-46%的砂质土;

s20、整地:在栽植前的2-3个月进行翻耕,翻深30-40cm,并结合整地,施足底肥;每亩施腐熟的粪肥1500-2500kg或饼肥200-250kg,同时亩施10-15kg辛硫磷颗粒剂和4-5kg多菌灵对土壤进行杀虫杀菌处理;

s30、选苗:选择2-3年生长茁壮的植株作为母株,将选取的母株平茬处理,然后将母株挖出,保持根系完整,用剪刀将母株分成2-5个株丛,保证每个株丛带3-5个枝条和3-5条完整的根系;

s40、栽植:将种苗用800倍福美双浸泡8-10min,晾干后以株距×行距为30×50cm种植,种植穴直径为30-40cm,深度为35-45cm;

s50、田间管理:锄地、追肥、水分管理、整形修剪;

s501、锄地:开花前需深锄,深度达3-5cm;开花后要浅锄,深度控制在1-3cm;

s502、追肥:第一年,不追肥,从第二年开始,每年追肥2次,第一次在春分前后,每亩施用40-50kg复合肥;第二次在入冬前,每亩施用150-200kg饼肥和40-50公斤复合肥,拌土均匀撒施;

s503、水分管理:保证排水疏通,避免积水,不宜经常浇水;

s504、整形修剪:定植后第2年,当基部萌蘖伸长到5-10cm时开始先定主枝,第1年留不够时,下一年再留;主枝确定后,去掉多余的枝条,苗期在现蕾后及时剪去花蕾,使养分集中供应根系和枝条生长,在秋冬季节牡丹休眠后,及时剪除枯梢、残叶、交叉枝和病害枝;

s60、病虫害防治:2月上中旬,喷洒多菌灵500倍液,3月初,每亩撒施甲基异硫磷杀虫剂,4月初,于花期前喷施多菌灵1000倍液;5月下旬开始,喷施喷施多菌灵和菊酯类杀虫剂,以后每隔15-20天喷1次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量式波尔多液、百菌清杀菌剂,8月下旬到9月下旬,杀菌剂应混入氯氰菊酯杀虫剂。

常见病害有叶斑病、紫纹羽病和茎腐病;

(1)叶斑病

发病初期在花后15天左右,防治方法:①11月上旬(立冬)前后,将地里的落叶扫净,集中烧掉,以消灭病原菌;②发病前(5月份)喷洒1∶1∶160倍的波尔多液,10-15天喷一次,直至7月底;③发病初期,喷洒500-800倍的甲基托布津、多菌灵,7-10天喷一次,连续3-4次;

(2)紫纹羽病

防治方法:①雨季及时中耕,降低土壤湿度;②4-5年轮作一次;③分栽时用500倍五氯硝基苯药液涂于患处再栽植,或用5%代森铵1000倍液浇其根部;④在受害病株周围用石灰或硫磺消毒;

(3)茎腐病

防治方法:发现病株及时挖掉并进行土壤消毒;4-5年轮作一次;

虫害防治在3月初,撒施甲基异硫磷或辛硫磷杀虫剂,或在每株牡丹周围打2-3个孔,孔深15-20cm,每孔施入1-2片磷化铝片,防治地下害虫;5月中、下旬,喷施多菌灵和菊酯类杀虫剂,防治金龟子成虫。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