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齿野鸦椿绿化大苗培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55512阅读:5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圆齿野鸦椿绿化大苗培育方法,属园林绿化大苗培育领域。



背景技术:

圆齿野鸦椿(euscaphiskonishiihayata)是正在大规模开发的优良乡土观赏树种,4-5年可开花挂果,果形奇特,观赏价值高;但2-3年生的幼树高生长及侧枝萌长能力强,年生长量在50cm以上,施肥及容易造成徒长,侧枝少而长、髓心大,因此易下垂或风折,极大地影响幼树冠型的丰满度和观赏价值。

在园艺技术上有通过控制施肥、摘除顶芽、施用生长抑制剂达到控制株型的报道。但由于圆齿野椿开发时间较迟,除了本发明所在单位的课题组进行长期生物学特性、生长特性、栽培特性研究外,国内外还没有相关研究的报道;如何针对圆齿野鸦椿树种的生长特性,如何有效地针对侧枝少而长、髓心大、易偏冠、易下垂或风折的特征进行管控;如何科学管控水肥使之与枝条生长量的关系协调;如何合理摘除顶芽,使更多侧芽有效萌发并尽快形成美观的株型;如何有效控制植物节间距,防止徒长,使营养生长最大又不浪费;如何合理定杆定植,才能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生长空间,以保持最佳的株型;否则要培育10年以上并经过整形才能展现其较好的观赏价值。但目前生产仍还不能参照园艺上报道进行有效的株型控制或冠型控制,急需根据树种的特性研究开发观赏用圆齿野鸦椿绿化大苗培育方法,以尽快展现幼树的观赏价值,尽早实现、提高其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圆齿野鸦椿绿化大苗培育方法,提升其幼树的观赏性和经济价值;即通过科学的综合栽培方法,选择最佳圆齿野鸦椿苗、进行合理定杆定值、摘除顶芽、科学施用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以控制苗高年生长量、枝条长、节间距,激发和控制侧枝的萌发生长,尽快形成紧凑浓绿的株冠或更美观的树体,让挂果数量增多且密集,在果实成熟时全树外观更红、更加绚丽;同时有效也解决下垂、偏冠或风折的难题;以加快成苗培养的速度,极早极大地提升其冠型的丰满度、观赏价值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方法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圆齿野鸦椿绿化大苗培育方法,其包括圆齿野鸦椿高主杆的道路两旁绿化大苗的培育方法和灌木型圆齿野鸦椿绿化大苗培育方法;其通过苗木选择、定杆、定植,综合控制施肥、摘除顶芽、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以达到有效株型或冠型培育目标。

圆齿野鸦椿高主杆的道路两旁绿化大苗的培育方法:

a、首先要求圃地土壤疏松通透性好,采用3-4年生或高于150cm的苗进行培植,定植前对植株进行定杆,定杆高度120-150cm,定植株行距250-300cm,定植时间10-12月份;

b、施用多效唑浓度250-1000mg/l,叶面喷施以一般农用喷雾器喷雾至叶面雾滴滴下为止;或以灌根法施用,以浇透树下土壤为止;于每年的4、8月份的孕芽到萌芽前各施一次;

c、苗定植成活后30天,每株每次施用复合肥50-100g,施肥时间在每年的3、5、6、9月份的雨前各施一次;定植成活一年后每株每次施用复合肥100-150g,施肥时间在每年的3、5、6、9月份的雨前各施一次;

d、在枝条萌发4-5节后摘除顶芽,促进侧芽的萌发,侧芽萌发4-5节后也摘除顶芽;

e、定植的第一年夏季,用透光50%遮荫网遮荫;

f、成苗年龄控制6-8年,高度控制在300-350cm,枝下高120-150cm,冠幅250-300cm*250-300cm。

上述的圆齿野鸦椿高主杆的道路两旁绿化大苗的培育方法,其幼苗以3年生高于150cm的优势苗进行培育为宜,其不但减少了过多截冠,同时可以保持促进植物体营养生长,提高效率。

灌木型圆齿野鸦椿绿化大苗培育方法:

a、首先要求圃地土壤疏松通透性好,采用1-2年生或高于50cm的苗进行培植,定植前对植株进行定杆,定杆高度50cm,定植株行距200-250cm,定植时间10-12月份;

b、多效唑施用浓度250-1000mg/l,叶面喷施以一般农用喷雾器喷雾至叶面雾滴滴下为止,或灌根浇透为止;于每年4、8月份孕芽到萌芽前各施一次;

c、定植成活30天后,每株每次施用复合肥30-50g,施肥时间在每年的3、5、6、9月份的雨前各施一次;定植成活一年后每株每次施用复合肥50-100g,施肥时间在每年的3、5、6、9月份的雨前各施一次;

d、在枝条萌发4-5节后摘除顶芽,促进合侧芽的萌发,侧芽萌发4-5节后也摘除顶芽;

e、定植的第一年夏季,用透光50%遮荫网遮荫;

f、成苗年龄控制4-5年,高度控制在120-150cm,枝下高50cm,冠幅200-250cm*200-250cm。

上述的灌木型圆齿野鸦椿绿化大苗培育方法,其以1年生高于50cm的优势苗开始培育为宜,其不但减少了过多截冠,同时可以保持促进植物体营养生长,提高效率。

采用本发明方法,针对不同绿化大苗需求,选择高度合理的最佳的幼苗,进行合理定杆定值、摘除顶芽、科学施用肥料和多效唑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圆齿野鸦椿苗高、年生长量、枝条长、节间距均有效控制,也激发了侧枝的萌发,侧枝数量倍增、植株株型得到有效调控,株冠更加紧凑浓绿,树体更美观;从4至5年结果树可见,其树冠紧凑、挂果数量增多、密集,果实成熟时全树外观更红、更加绚丽;同时有效地控制了2-3年生的幼树萌发力,其株高及侧枝长也得到有效控制,有效也解决了下垂、偏冠或风折的难题,树冠好,极大地提升了幼树冠型的丰满度和观赏价值。

实施例1高主杆的道路两旁绿化大苗的培育方法:

a、首先要求圃地土壤疏松通透性好,采用3-4年生或高于150cm的苗进行培植,定植前对植株进行定杆,定杆高度120-150cm,定植株行距250-300cm,定植时间10-12月份;

b、施用多效唑浓度250-1000mg/l,叶面喷施以一般农用喷雾器喷雾至叶面雾滴滴下为止,或灌根浇透为止;于每年4、8月份孕芽到萌芽前各施一次;

c、苗定植成活后30天,每株每次施用复合肥50-100g,施肥时间在每年的3、5、6、9月份的雨前各施一次;定植成活一年后每株每次施用复合肥100-150g,施肥时间在每年的3、5、6、9月份的雨前各施一次;

d、在枝条萌发4-5节后摘除顶芽,促进合侧芽的萌发,侧芽萌发4-5节后也摘除顶芽;

e、定植的第一年夏季,用透光50%遮荫网遮荫;

f、成苗年龄控制6-8年,高度控制在300-350cm,枝下高120-150cm,冠幅250-300cm*250-300cm。

实施例2

高主杆的道路两旁绿化大苗的培育方法:其如实施例1,其幼苗以3年生高于150cm的优势苗进行培育,其不但减少了过多截冠,同时可以保持促进植物体营养生长,提高效率。

实施例3

灌木型绿化大苗培育方法:

a、首先要求圃地土壤疏松通透性好,采用1-2年生或高于50cm的苗进行培植,定植前对植株进行定杆,定杆高度50cm,定植株行距200-250cm,定植时间10-12月份;

b、多效唑施用浓度250-1000mg/l,叶面喷施以一般农用喷雾器喷雾至叶面雾滴滴下为止,或灌根浇透为止;于每年4、8月份孕芽到萌芽前各施一次;

c、定植成活30天后,每株每次施用复合肥30-50g,施肥时间在每年的3、5、6、9月份的雨前各施一次;定植成活一年后每株每次施用复合肥50-100g,施肥时间在每年的3、5、6、9月份的雨前各施一次;

d、在枝条萌发4-5节后摘除顶芽,促进合侧芽的萌发,侧芽萌发4-5节后也摘除顶芽;

e、定植的第一年夏季,用透光50%遮荫网遮荫;

f、成苗年龄控制4-5年,高度控制在120-150cm,枝下高50cm,冠幅200-250cm*200-250cm。

实施例4

灌木型绿化大苗培育方法:如实施例3,其以1年生高于50cm的优势苗开始培育,其不但减少了过多截冠,同时可以保持促进植物体营养生长,提高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