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上移栽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4581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膜上移栽机。



背景技术:

我国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较大。2002~2011年,棉花年均种植面积超过5.2mh㎡,烟叶年均种植面积1.3mh㎡,烟叶产量已经位居世界首位。但我国的经济作物种植机械化程度较低,人力消耗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育苗移栽可以将作物生育期提前,有效避开早春低温、倒春寒、霜冻等灾害性气候影响,延长作物的生长期,从而提高农产品品质。移栽还能够提高作物成活率,减少二次补种,保证种植密度,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移栽机的发展还在初级阶段,生产设计技术成熟和工作性能稳定的移栽机械,并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还需时日。技术性问题具体表现是作业效果不够理想,钵苗直立率不高,漏苗率高及移栽效率低等。

目前,地膜覆盖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生产种植中,使用地膜覆盖栽培的作物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吊杯式移栽机能在膜上打孔移栽,且移栽时钵苗不受栽植器的冲击,特别适合根系不发达又易碎的钵苗移栽。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膜上移栽机,包括车架和座椅,所述座椅置于车架上,车架的水平位置的上表面置有投苗机构,投苗机构的右侧设有苗盘机构,在投苗机构左侧置有导苗嘴,车架水平位置的下表面置有栽植器,栽植器外侧设有驱动地轮,驱动地轮与覆土镇压轮齿合。

所述导苗嘴呈漏斗状。

本发明的优点是:增加种苗率,减少栽植器撕膜、刮膜现象,保证种植密度,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移栽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膜上移栽机,包括车架1和座椅2,:所述座椅2置于车架1上,车架1的水平位置的上表面置有投苗机构4,投苗机构4的右侧设有苗盘机构5,在投苗机构4左侧置有导苗嘴3,车架1水平位置的下表面置有栽植器7,栽植器7外侧设有驱动地轮8,驱动地轮8与覆土镇压轮6齿合。

所述导苗嘴3呈漏斗状。

工作原理如下:

栽植器7全部动力由驱动地轮8提供,驱动地轮8通过链条将动力一部分传到栽植机构,另一部分再经过一级锥齿轮传递到投苗机构4,实现了投苗、移栽与机器行驶的同步。投苗机构4的苗盘设有多个苗杯,工作时工人先把钵苗投入苗杯内,钵苗随着投苗机构4一起做匀速转动,当苗杯转到落苗位置时,苗杯底部的挡板自动打开,钵苗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栽植器7中。栽植器7接到钵苗后继续转动且栽植器7始终保持垂直地面,当栽植器7转动并入土达设定深度时,栽植器7鸭嘴将被凸轮控制机构打开,钵苗靠重力自动落入苗穴;为防止栽植器7回程夹带钵苗,凸轮曲线控制栽植器7上升一定高度后再闭合。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膜上移栽机,包括车架和座椅,所述座椅置于车架上,车架的水平位置的上表面置有投苗机构,投苗机构的右侧设有苗盘机构,在投苗机构左侧置有导苗嘴,车架水平位置的下表面置有栽植器,栽植器外侧设有驱动地轮,驱动地轮与覆土镇压轮齿合;本发明的优点是:增加种苗率,减少栽植器撕膜、刮膜现象,保证种植密度,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移栽效率高。

技术研发人员:沈佩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佩军
技术研发日:2017.10.27
技术公布日:2018.05.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