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百香果母本苗的繁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99243阅读:1563来源:国知局

本方案涉及种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百香果母本苗的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百香果也称黄果西番莲、紫果西番莲,是著名的热带、亚热带浆果,学名鸡蛋果(passifloraedulissims),为西番莲科(passifloraceae)西番莲属(passifloralinnaeus)多年生藤本植物。常绿木质藤本,侧根发达,茎半木质化,有卷须,茎圆柱形并微有棱角,老茎绿色,幼茎绿色中略带红色。叶纸质,长8-12cm,宽6-12cm,基部楔形或心形,互生,多数叶为掌状3深裂,中间裂片卵状长圆形,两侧裂片略小,裂片边缘有细锯齿。近裂片缺弯的基部有2个杯状小腺体,花为完全花,淡紫色,单生于叶腋;果实为浆果,椭圆至近球形果皮密布众多不规则白色斑点。

百香果果实甜酸可口,风味浓郁,具有苹果、柑桔、番石榴等多种水果综合性的香味,是世界上已知最芳香的水果之一。目前已知果实含有超过-135种香味物质,主要成分为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丁酸己酯和己酸己酯,四种酯占总芳香性物质的95%,有“果汁之王”的美誉。

百香果果实富含vc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元素、人体必需氨基酸以及具有药用价值的生物碱和黄酮类物质,具有抗菌、消炎、镇咳、化痰等作用,对咽喉炎、肠炎、痔疮、营养不良和神经衰弱等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果皮还可加工成蜜饯、果脯,具有特有的香气,口感细腻滑润,是一种极具有开发前景的优质水果。

百香果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台湾、广西、福建-、广东、海南等省(区),已有较长的种植历史,并形成了一定的商业规模。百香果当年种植当年结果,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经济水果,-深受果农及消费者青睐。近几年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热点之一,发展速度快。百香果种植面积增长快,苗木需求量大,但生产上存在苗木质量良莠不齐,苗木带毒带病的现象较为普遍等问题。生产上百香果苗木现多以实生苗和扦插苗为主,田间种植的植株普遍容易感染病毒病和茎腐病等,优良无病的母本稀缺,因此如何进行百香果无病母本苗的繁育成为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百香果母本苗的繁育方法,为百香果的种植提供大量无病接穗,用于繁育百香果健康苗木。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百香果母本苗的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砧木种子选择:在百香果果实成熟期,选择生长健壮的百香果树,采摘其上生长的充分成熟、完全转色、果形正常、饱满的果实;将采摘得到的果实常温放置6-9天,当果实开始缩水软化时,取出果实内的种子,将种子用清水浸泡12小时后脱果胶,脱果胶后的种子用清水洗净,去除空瘪及损伤的种子后,得到砧木种子;

砧木苗的培育:将砧木种子进行催芽,砧木种子催芽露白后放置在育苗穴盘的孔穴中,每穴播1粒种子,深度1.5-2cm,播后覆土浇透水,砧木苗培育所用基质为泥炭土加4-6%的蛭石和4-6%的有机肥,

砧木苗选择:选用苗茎0.3cm以上的实生苗为砧木;

接穗选择:在没有感染黄瓜花叶病毒、西番莲木质化等病毒的百香果树上采集当年生、未木质化、芽点饱满、叶色浓绿、无花叶的枝条作为接穗;

嫁接:将接穗修剪为一叶一芽的茎段,所述茎段的下端削去表皮,所述砧木在约2/3高度处截断并在截面中心劈开一个深达木质部的开口,所述开口的深度为1.8-2.2cm,将修剪好的茎段插入开口中,再用封口膜绑紧;

接后管理:在嫁接好的苗床上方40-50cm高度覆盖薄膜进行遮阳保湿,并对嫁接苗进行喷雾保湿;

移植:将苗高15cm以上的无病嫁接苗移栽入椰糠栽培袋中,将栽种了嫁接苗的栽培袋定植入覆盖了40目尼龙防虫网的大棚内,定植后浇透定根水,并定时向定植苗滴灌营养液。

优选的,所述砧木种子选择步骤中,百香果的品种为黄果1号。黄果1号为耐茎基腐病的黄果西番莲品种。

优选的,所述砧木苗的培育步骤中还包括如下步骤:每天滴灌营养液保持基质湿润,营养液配方为4水结晶硝酸800mg/l,磷酸二氢钾180mg/l,硫酸钾400mg/l,7水结晶硫酸镁400mg/l;每隔5-9天施用0.5%的15-15-15氮磷钾复合肥水溶液,所述复合肥中氮、磷、钾的摩尔比为15:15:15。

优选的,所述接穗选择步骤中,采穂的百香果品种为黄金百香果、福建1号百香果和福建2号百香果。黄金百香果、福建1号百香果和福建2号百香果为高产的百香果品种。

优选的,所述接穗选择步骤中,病毒检测采用das-elisa或pcr方法。

优选的,所述嫁接步骤中,在用封口膜绑紧过程中,使芽片与砧木形成层对齐。

优选的,所述接后管理步骤中,还包括剪除砧木上的非嫁接苗部分的萌芽。

优选的,所述移栽步骤,所述椰糠栽培袋的规格为100x20x8cm,每个椰糠栽培袋中移栽2株嫁接苗。

优选的,所述定植步骤,包括在地面上内铺设银色反光膜增加光照。

优选的,还包括病虫害防治步骤:当定植苗出现蚜虫时,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1000~2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的2000倍液进行防治;当发现定植苗有褐斑病、茎腐病发生时,喷施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的800~1200倍液或30%恶霉灵水剂的800~1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1000~1500倍液,喷药次数2~3次,喷药间隔期为7d~10d。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百香果母本苗的繁育方法,可培育出无病毒、植株抗病性强的母本苗,在繁育过程中,黄瓜花叶病毒、西番莲木质化病毒不种传,砧木苗不带毒。选用经检测的无毒接穗,嫁接苗用基质进行培育避免和土壤直接接触,减少感染茎基腐病等真菌病害的可能性,并采用40目的防虫网,隔绝虫子,预防虫媒传病。该母本苗生长量大,枝叶繁盛,可为培育百香果健康植株提供大量接穗,有利于百香果种植业的健康发展。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详予说明。

本实施方式中,封口膜为一种可自动密封的特制薄膜产品,具有良好韧性和防水防湿的性能,有效阻止样品挥发和污染,广泛用于常规实验室。

本实施方式中,parafilm封口膜是半透明的,有柔性的,热塑性塑料,高性能防水材料,本身为无色,无嗅,无味,厚度仅0.005″(0.127mm)。parafilm封口膜为许多重要实验和技术方面的理想工具,它紧紧而且自动密闭的形成在试管,细颈瓶,各种不规则工具和物体的表面。parafilm封口膜具有良好韧性,缠绕在尖锐外形物体上也不会被撕裂,21℃时也可拉伸接近两倍的长度,随温度升高,封口膜的绕韧性和柔软度也会相应提升。parafilm封口膜不耐高温,68℃时将会软化具有粘性。

实施例1:

砧木种子选择:在百香果果实成熟期,选择生长健壮的百香果树,采摘充分成熟、完全转色、果形正常、饱满的果实;将采后的果实常温放置6-9天,当果实开始缩水软化时,取出果实内的种子,将种子用清水浸泡12小时后手搓脱果胶,脱果胶后的种子用清水洗净,去除空瘪及损伤的种子后,得到砧木种子;选择的百香果的品种为黄果1号。黄果1号为耐茎基腐病的百香果品种。

砧木苗的培育:将砧木种子进行催芽,砧木种子催芽露白后放置在32孔穴穴盘中,每穴播1粒种子,深度1.0-1.5cm,播后覆土浇透水,砧木苗培育所用基质为泥炭土加5%的蛭石和5%的有机肥。基质中泥炭土、蛭石、有机肥的配方组合,为百香果砧木苗的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特别是根系生长所需用的营养,同时使得基质具有透气性、疏松性和保水性,有利于百香果的根系生长,避免烂根。在该基质上进行百香果砧木苗培育,砧木苗发芽快、成活率高,生长快、根系发达;每天喷营养液保持基质湿润,营养液配方为4水结晶硝酸800mg/l,磷酸二氢钾180mg/l,硫酸钾400mg/l,7水结晶硫酸镁400mg/l。每隔5-9天施用0.5%的15-15-15氮磷钾复合肥水溶液,所述复合肥中氮、磷、钾的摩尔比为15:15:15。营养液、氮磷钾复合肥水溶液配合,为百香果砧木苗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用喷施的方式保持基质湿润,可以使营养液较均匀的分布在基质上,有利于百香果砧木苗吸收,同时避免百香果砧木苗出现烂根的情况。

砧木苗选择:选用苗茎0.3cm以上的实生苗为砧木;

接穗选择:在没有感染黄瓜花叶病毒、西番莲木质化病毒的百香果树上采集当年生、未木质化、芽点饱满、叶色浓绿、无花叶的枝条作为接穗;按此方法选择出的植株抗病性强、成活率高;

采穂的百香果品种为黄金百香果。黄金百香果、福建1号百香果和福建2号百香果为高产的百香果品种。

病毒检测采用das-elisa或rt-pcr方法。

嫁接:将接穗修剪为一叶一芽的茎段,茎段的下端削去表皮,在砧木在约2/3高度处截断并在截面中心劈开一个深达木质部的v字形开口,开口深度2cm,将修剪好的茎段插入开口中再用封口膜绑紧;在用封口膜绑紧过程中,使芽片与砧木形成层对齐。封口膜带除了可以绑紧芽片和砧木外,具有防水性,避免嫁接伤口失水过多导致嫁接失败,同时避免伤口接触到外界不洁的水分,防止伤口在愈合过程中受感染,导致嫁接失败。封口膜可以进行自动密封,不用人工对薄膜进行打结,节约了嫁接时间。同时,封口膜相比常规嫁接用薄膜具有良好韧性,不易在嫁接过程中破损,提高了嫁接的效率。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parafilm封口膜。

接后管理:在嫁接好的苗床上方40-50cm高度覆盖薄膜进行遮阳、保湿,并对嫁接苗进行喷雾保湿;剪除砧木上的非嫁接苗部分的萌芽。

移植:将苗高15cm以上的无病嫁接苗移栽入椰糠栽培袋中,。所述椰糠栽培袋的规格为100x20x8cm,每个椰糠栽培袋中移栽2株嫁接苗。将栽种了嫁接苗的栽培袋定植入覆盖了40目尼龙防虫网的大棚内,定植后浇透定根水;大棚内安装了营养液自动滴灌系统,定时向定植苗滴灌营养液,同时地面上内铺设银色反光膜增加光照。40目尼龙防虫网可拦住百香果种植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蚜虫等害虫,防止虫媒传病。

病虫害防治步骤:当定植苗出现蚜虫时,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的1000~2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的2000倍液进行防治;当发现定植苗有褐斑病、茎腐病发生时,喷施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的800~1200倍液或30%恶霉灵水剂的800~1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的1000~1500倍液,喷药次数2~3次,喷药间隔期为7d~10d。

实施例1培育的百香果母本苗,经过rt-pcr检测,未发现黄瓜花叶病毒、西番莲木质化病毒,根系旺盛,苗生长量大,枝叶繁盛,培育半年茎粗3.1cm,枝条长达4.2米,可培育百香果健康植株提供大量接穗。

实施例2:

砧木种子选择:在百香果果实成熟期,选择生长健壮的百香果树,采摘充分成熟、完全转色、果形正常、饱满的果实;将采后的果实常温放置6-9天,当果实开始缩水软化时,取出果实内的种子,将种子用清水浸泡12小时后手搓脱果胶,脱果胶后的种子用清水洗净,去除空瘪及损伤的种子后,得到砧木种子;选择的百香果的品种为黄果1号。黄果1号为耐茎基腐病的百香果品种。

砧木苗的培育:将砧木种子进行催芽,砧木种子催芽露白后放置在32孔穴穴盘中,每穴播1粒种子,深度1.0-1.5cmcm,播后覆土浇透水,砧木苗培所用基质为泥炭土加5%的蛭石和5%的有机肥。基质中泥炭土、蛭石、有机肥的配方组合,为百香果砧木苗的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特别是根系生长所需用的营养,同时使得基质具有透气性、疏松性和保水性,有利于百香果的根系生长,避免烂根。在该基质上进行百香果砧木苗培育,砧木苗发芽快、成活率高,生长快、根系发达。每天喷营养液保持基质湿润,营养液配方为4水结晶硝酸800mg/l,磷酸二氢钾180mg/l,硫酸钾400mg/l,7水结晶硫酸镁400mg/l。每隔5-9天施用0.5%的15-15-15氮磷钾复合肥水溶液,复合肥中氮、磷、钾的摩尔比为15:15:15。营养液、氮磷钾复合肥水溶液配合,为百香果砧木苗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用喷施的方式保持基质湿润,可以使营养液较均匀的分布在基质上,有利于百香果砧木苗吸收,同时避免百香果砧木苗出现烂根的情况。

砧木苗选择:选用苗茎0.3cm以上的实生苗为砧木;

接穗选择:在没有感染黄瓜花叶病毒、西番莲木质化病毒的百香果树上采集当年生、未木质化、芽点饱满、叶色浓绿、无花叶的枝条作为接穗;按此方法选择出的植株抗病性强、成活率高;

采穂的百香果品种为福建2号百香果。黄金百香果、福建1号百香果和福建2号百香果为高产的百香果品种。

病毒检测采用das-elisa或pcr方法。

嫁接:将接穗修剪为一叶一芽的茎段,茎段的下端削去表皮,在砧木在约2/3高度处截断并在截面中心劈开一个深达木质部的v字形开口,开口深度2cm,将修剪好的茎段插入开口中再用封口膜绑紧;在用封口膜绑紧过程中,使芽片与砧木形成层对齐。封口膜带除了可以绑紧芽片和砧木外,具有防水性,避免嫁接伤口失水过多导致嫁接失败,同时避免伤口接触到外界不洁的水分,防止伤口在愈合过程中受感染,导致嫁接失败。封口膜可以进行自动密封,不用人工对薄膜进行打结,节约了嫁接时间。同时,封口膜相比常规嫁接用薄膜具有良好韧性,不易在嫁接过程中破损,提高了嫁接的效率。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parafilm封口膜。

接后管理:在嫁接好的苗床上方40-50cm高度覆盖薄膜行遮阳、保湿,并对嫁接苗进行喷雾保湿;剪除砧木上的非嫁接苗部分的萌芽。

移植:将苗高15cm以上的无病嫁接苗移栽入椰糠栽培袋中,。所述椰糠栽培袋的规格为100x20x8cm,每个椰糠栽培袋中移栽2株嫁接苗。将栽种了嫁接苗的栽培袋定植入覆盖了40目尼龙防虫网的大棚内,定植后浇透定根水;大棚内安装了营养液自动滴灌系统,定时向定植苗滴灌营养液,同时地面上内铺设银色反光膜增加光照。40目尼龙防虫网可预防虫媒传病。

实施例2培育的百香果母本苗,经过rt-pcr检测,未发现黄瓜花叶病毒、西番莲木质化病毒,根系旺盛,苗生长量大,枝叶繁盛,培育半年茎粗2.9cm,枝条长达3.8米,可为培育百香果健康植株提供大量接穗。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发明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