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筏钓翘嘴窝料的配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13281阅读:35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垂钓窝料的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垂钓都贯穿着人类的历史,从远古时期开始,人类最早的渔猎生活,都是为满足果腹之需,一竿一线一蓑衣,一波绿潭入画图,如诗如画的美景,既可获取美味,又可欣赏山水之美。因此垂钓已从古代的猎取食物为目的,发展到现在的陶冶性情为追求的一种优雅、闲适、恬淡生活的精神享受。况且鱼浑身是宝,不仅肉质细嫩口感鲜美,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更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鱼肉里包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满足了人体的日常需要;鱼眼味道肥美,令人耳聪目明;鱼皮含有丰富的胶质,营养价值高,不但可以食用,还可以用来作手工艺品。同时,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对食物的营养配置越来越讲究,自然生长与人工饲养的选择越来越倾向于自然生长,因此垂钓不仅成了修身养性、休闲娱乐、放松心情的高雅活动,也成了人们改善生活游览山水的娱乐方式。垂钓随着时代的进步,其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野钓、海钓、手竿、竞技钓,被广大的钓友所熟知,通过打底窝,挂钓饵,识鱼漂到达垂钓的目的,这种方式不仅适应男女老少,也适应许多浅水的江河湖泊。不仅达到了休闲娱乐的目的,也经过抛投竿观察浮漂达到了强身健体静心平气的作用。而这种垂钓方式的窝料往往根据对象鱼的不同以及季节、气候的不同,有针对性的简单调制而成,这些传统垂钓方式,通过底窝饵料达到诱鱼的目的,再通过钓饵诱鱼上钩。诱鱼窝料多是钓者将一些麸皮、豆粕、糟料或者鲜玉米、小米等添加一些诱鱼剂配制而成,其味型主要有腥、香、甜、酸、臭或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味型的综合调制等几种类型。这些窝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是只能适应于钓底层或近岸鱼类,而对海上或者大型水面深水区域的大型鱼类,因钓竿及钓线因素的局限性,手竿垂钓就很难再适应。

近年来从浙江千岛湖一带流行开来的筏钓方式,因其一竿一线一轮等简洁的装备,结合日本的船钓技术,逐渐形成了我国的淡水筏钓,该种钓法因装备的简单,竿子的短小灵敏轻便,适应范围之广,逐步被广大钓友所喜爱追捧,不仅可以船筏、海筏、排筏也可以桥筏,不仅可钓传统的底层鱼类,也可以垂钓不同水层的鱼类,还可以定层钓,同时因寻找鱼层需要通过钓线及竿稍传递的信号来判断鱼所在的泳层,所以整个过程充满了垂钓人与鱼的斗智斗勇,极富挑战性、娱乐性、趣味性,筏钓不仅可以适应白天垂钓,更有许多钓友通过自己的长期的实践和总结,形成了一整套夜筏的娱乐技巧,更是风靡全国各行各业的钓友,甚至有许多钓友不远千里远赴他乡,寻找灵山秀水,追享垂钓之乐,刮起了一股旅游垂钓之风。

这种筏钓的模式逐渐成为垂钓界的一种主流,个中情趣不识者不知。但是这种钓行程之法,既有别于传统钓法,又有很多相通之处,传统钓法需要打底窝,而筏钓同样需要打窝,而这种窝料有不同于传统窝料,传统窝料只要打到底,味型对口,就可招引来目标鱼类,至于挥发性、扩散性要求不高,而筏钓窝料不需要达到底部,只需要在相应的水层形成饵窝,即可招来对象鱼,还可根据目标鱼的不同调整饵窝的存在水层,因此筏钓窝料不仅在味型上要求不一,而且在窝料的形态、状态、粘性、滞留时间上也有不同的要求。目前市场上的西部风系列窝料、老坛窝料等产品受到广大钓友的喜爱,但是因其价格高昂、诱鱼性能等因素,也受到不同地域相同鱼类的限制,即同一种鱼类在不同地域,其食性也差别很大,往往一款诱饵在某地效果特好,但到了另一地却效果欠佳,究其原因是鱼类的食性存在差异,造成了效果不佳,所以发明一些可供垂钓者根据不同地理环境及不同鱼类的好恶,有针对性地配制一些诱饵,即可节省财力,又能将日常生活中不需要的食物或粮食加工粗料充分利用,不仅可以享受到筏钓之乐,又平添许多垂钓制作窝料的乐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为满足广大筏钓爱好者的需求,提供了一种筏钓翘嘴窝料的配制方法;本发明包括:组分配比及制作;其方案为:一、组分配比(按每500g饵料重量配比):麸皮100g,田螺粉50g,南极虾粉65g,蚕蛹30g,龙虾壳55g,原塘颗粒粉100g,玉米面25g,新鲜甜玉米颗粒25g,酒糟25g,雪花粉15g,蔗糖10g,维生素5g;二、制作方法:1、将田螺液氮低温带壳粉末处理备用;2、将蚕蛹、龙虾壳烘干碾碎备用;3、麸皮、玉米面放在干净的锅里文火炒至出香味;4、将新鲜甜玉米脱水处理保留原味,原塘颗粒粗粉碎备用;5、将步骤1中的田螺粉加入步骤2和步骤3中混合均匀,步骤4中的新鲜甜玉米颗粒单袋真空包装;6、将步骤5的混合物与南极虾粉、酒糟、雪花粉、蔗糖及维生素充分混合,然后与步骤4的袋装甜玉米一并封装在真空袋内即可。

该产品制作起来方便快捷材料易得,营养搭配均衡,不仅满足了翘嘴喜爱甜、腥、香食的特点,又保证了窝饵的化解性及持续性,又确保了窝料维持悬浮的状态,达到诱鱼留鱼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结合具体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按上述组分配比准备好翘嘴窝料所需要的原材料,田螺带壳粉末处理,由于是低温粉末处理,其外壳也保留在内,维持了田螺的原汁原味,更接近自然。

使用时,只需将包装袋拆解,倒出主料,再将玉米颗粒倒出,与前者混合均匀,即可置入打窝器作窝诱鱼垂钓,同时其中的玉米颗粒也可作为钓饵进行垂钓。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筏钓翘嘴窝料的配制方法,包括:组分配比及制作,组分:麸皮,田螺粉,南极虾粉,蚕蛹,龙虾壳,原塘颗粒粉,玉米面,新鲜甜玉米颗粒,酒糟,雪花粉,蔗糖,维生素;制作方法:将田螺液氮低温带壳粉末处理备用,蚕蛹、龙虾壳烘干碾碎备用,麸皮、玉米面放在干净的锅里文火炒至出香味,将新鲜甜玉米脱水处理保留原味,原塘颗粒粗粉碎备用,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匀,其中新鲜甜玉米颗粒单袋真空包装;再与南极虾粉、酒糟、雪花粉、蔗糖及维生素充分混合。该产品制作起来方便快捷材料易得,营养搭配均衡,不仅满足了翘嘴喜爱甜、腥、香食的特点,又保证了窝饵的化解性及持续性,又确保了窝料维持悬浮的状态,达到诱鱼留鱼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冯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百芈商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01
技术公布日:2018.0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