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龙虾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13422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龙虾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龙虾是我国普遍的水产产品,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现有的龙虾养殖方法很多,但大多集中在稻田、沟渠养殖,较少在池塘、浅水湖泊养殖,其主要原因在于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资金用于营造水体环境,但鉴于水体较大的情况下,如何营造适合龙虾生存、摄食的环境,目前还未有人对此进行有效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够有效提高龙虾免疫能力,提高龙虾产量的龙虾的养殖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龙虾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养殖池准备,建设养殖池塘,池塘的深度为80-120厘米,采用活水养殖,在养殖池的两端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在进水口、出水口以及养殖池的周边设置防逃网;在养殖池中设置若干凸出水面的活动台;

步骤二,投放淤泥,向养殖池内投放经过消毒的淤泥,并向养殖池内投放复合肥进行陪水;

步骤三,种植水草,在养殖池内的淤泥内种植水草,使得水草的覆盖面积为整个养殖池的面积的60-80%;

步骤四,投放幼苗,挑选未带病原菌、未经过药浴、抗病能力强的小龙虾幼苗,投放到水体中,每亩放养12-15万尾小龙虾;

步骤五,投放饲料,每天早中晚各对池内投放一次饲料,每次投料量为龙虾重的2%~3%;

步骤六,水质管理,养殖过程中需要控制池塘水中的溶氧量≥5mg/l,水温为25-30℃,ph值控制为7-7.6,并用生石灰泼洒一次,泼洒量为8kg/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方法进行龙虾养殖,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龙虾的产量,还能够提高龙虾的免疫能力,本方法在池塘准备过程中设置了防逃网,克服了小龙虾易逃跑的问题,在放养前进行了消毒处理和水草的种植,减少了水中的细菌和提升了龙虾的养殖环境,幼虾放养前先用盐水进行了清洗,杀灭了寄生虫和致病菌,增加存活率,最后通过控水管理和养殖管理,使得龙虾的生长环境能够长期的维持在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适于龙虾的生长,采用本方法进行龙虾的饲养,具有成本低、产量高、易操作的特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所述淤泥为取至无污染水塘内的淤泥,将淤泥暴晒后加入淤泥重量十分之一的生石灰后加水混合,以彻底杀灭淤泥中的病菌、害虫,消毒5-10天后将淤泥投入养殖塘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淤泥进行消毒,能进一步避免淤泥中的病菌以及害虫对龙虾生长的影响,提高龙虾的成活率。

进一步,所部步骤三中的水草包括眼子菜、罗氏轮叶黑藻、金鱼藻、伊乐藻、苦草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眼子菜、罗氏轮叶黑藻、金鱼藻、伊乐藻、苦草是常见的水生植物,来源广,且不会对龙虾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进一步,所述步骤四中,将挑选的龙虾幼苗先在温度为25-30℃,ph值为7.5-8的水体中饲养2-3天,再将以0.3-0.4℃/h的速度将温度降至10-15℃,调节ph值为6-6.5,饲养2-3天,从存活下来的幼苗中选择个体较大,未带病菌,活动能力强的小龙虾幼苗投入到养殖池内。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龙虾幼苗进行存活能力的选择,将存活能力强的龙虾幼苗进行养殖,提高了后期龙虾的养殖产量。

进一步,所述步骤五中,所述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菜籽饼30-50份、棉籽饼20-30份、豆饼20-30份、畜禽粪10-20份。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菜籽饼、棉籽饼、豆饼以及畜禽粪的混合,为龙虾的生长提供足够的营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龙虾的养殖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养殖池准备,建设养殖池塘,池塘的深度为80-120厘米,采用活水养殖,在养殖池的两端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在进水口、出水口以及养殖池的周边设置防逃网;在养殖池中设置若干凸出水面的活动台;

步骤二,投放淤泥,向养殖池内投放经过消毒的淤泥,所述淤泥为取至无污染水塘内的淤泥,将淤泥暴晒后加入淤泥重量十分之一的生石灰后加水混合,以彻底杀灭淤泥中的病菌、害虫,消毒5-10天后将淤泥投入养殖塘内,并向养殖池内投放复合肥进行陪水;

步骤三,种植水草,在养殖池内的淤泥内种植水草,所述水草为眼子菜、罗氏轮叶黑藻、金鱼藻、伊乐藻、苦草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并使得水草的覆盖面积为整个养殖池的面积的60-80%;

步骤四,投放幼苗,挑选未带病原菌、未经过药浴、抗病能力强的小龙虾幼苗,将挑选的龙虾幼苗先在温度为25-30℃,ph值为7.5-8的水体中饲养2-3天,再将以0.3-0.4℃/h的速度将温度降至10-15℃,调节ph值为6-6.5,饲养2-3天,从存活下来的幼苗中选择个体较大,未带病菌,活动能力强的小龙虾幼苗投入到养殖池内,投放到水体中,每亩放养12-15万尾小龙虾;

步骤五,投放饲料,所述饲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菜籽饼30-50份、棉籽饼20-30份、豆饼20-30份、畜禽粪10-20份,每天早中晚各对池内投放一次饲料,每次投料量为龙虾重的2%~3%;

步骤六,水质管理,养殖过程中需要控制池塘水中的溶氧量≥5mg/l,水温为25-30℃,ph值控制为7-7.6,并用生石灰泼洒一次,泼洒量为8kg/亩。

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龙虾养殖,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龙虾的产量,还能够提高龙虾的免疫能力,本方法在池塘准备过程中设置了防逃网,克服了小龙虾易逃跑的问题,在放养前进行了消毒处理和水草的种植,减少了水中的细菌和提升了龙虾的养殖环境,幼虾放养前先用盐水进行了清洗,杀灭了寄生虫和致病菌,增加存活率,最后通过控水管理和养殖管理,使得龙虾的生长环境能够长期的维持在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适于龙虾的生长,采用本方法进行龙虾的饲养,具有成本低、产量高、易操作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龙虾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养殖池准备,建设养殖池塘,池塘的深度为80‑120厘米,采用活水养殖,在养殖池的两端分别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在进水口、出水口以及养殖池的周边设置防逃网;在养殖池中设置若干凸出水面的活动台;步骤二,投放淤泥;步骤三,种植水草,在养殖池内的淤泥内种植水草;步骤四,投放幼苗;步骤五,投放饲料,每天早中晚各对池内投放一次饲料;步骤六,水质管理。本发明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龙虾的产量,还能够提高龙虾的免疫能力,使得龙虾的生长环境能够长期的维持在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适于龙虾的生长,采用本方法进行龙虾的饲养,具有成本低、产量高、易操作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莫玉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莫玉艳
技术研发日:2017.11.02
技术公布日:2018.0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