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栖乌龟的生态化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75261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栖乌龟的生态化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乌龟是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龟科,是最常见的龟鳖目动物之一,是现存最古老的爬行动物,一般生活在溪、河、湖、沼泽中。乌龟中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乌龟肉具有极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但是由于现有乌龟的种类较多,但是大部分为观赏性龟,人工饲养的食用龟药用和食用价值较低,同时饲养周期较长。

现有的乌龟在养殖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养殖误区,如在喂食乌龟时,食物容易污染到池水,导致乌龟产生病情,乌龟一旦产生病情就会对大大降低养殖效益;其次,乌龟在幼龟养殖时,养殖方法以及养殖设备不能够较好的完成幼龟成长阶段,而且在乌龟养殖过程中没有对乌龟后续可能产生的水霉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后期发病有有效的治疗,因水霉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龟在出苗、运输、放养、分养等操作过程中损伤体表,或遭受寄生虫侵袭后留下的创口感染水霉菌所致,龟水霉病最易发生在水温18~26℃的环境中,也就时春秋时节。发病初期在水中可见龟的颈部、腿部有成簇的丝状体,发展后呈棉絮状菌丝,看似一层白毛,这是水霉菌孢子发展后严重侵袭的明显症状。病龟初期吃食正常,随着病情的发展,食欲开展下降,形体消瘦,行动迟缓,并独处一隅,最后会并发其他疾病死亡。龟水霉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其病程长,属消耗性疾病,病龟不但影响生长,也影响品相,从而大大降低商品价值。

因此,对于乌龟的养殖需要提出一种生态养殖方法,能够对养殖的方法进行改进,对乌龟的水霉病进行合理且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进而提高乌龟的养殖效益以及养殖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水栖乌龟的生态化养殖方法,该养殖方法从幼龟养殖、成龟养殖过程进行养殖设备以及养殖方式的改进,提高水质,避免水质受到喂食残留物的污染;其次,对乌龟养殖期的水霉病进行预防加全面防治的方法,使水霉病的发病得到大大的改善,进而提高乌龟的产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栖乌龟的生态化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龟苗:选择健康、无病态、且个头大小一致的小乌龟作为龟苗;

2)幼龟养殖

a、幼龟养殖箱:制作若干长方体的养殖箱,在每个养殖箱内均设置至少一个高台栖息地,养殖箱内设置水位线,水位线以上的箱体四壁中,两侧壁设置紫外线灯,另外两侧壁设置加热灯,在箱体上端还设有注水口和箱盖,底部设有出水口,在养殖箱开口端横向设置一喷洒管;

b、放养前消毒:将幼龟统一放置在消毒器内,消毒器内盛放1%浓度的盐水,浸泡10-15分钟;

c、幼龟放养:在放养前对养殖箱进行消毒,在放养幼龟时,开启注水口和出水口,边放养边用清水冲洗幼龟;

d、幼龟喂养:幼龟在养殖箱内养殖期间,采用乌龟饲料:水溶式营养剂2:1的比例喂食,养殖箱的温度控制在28-30℃,喂食的量大小相当于乌龟头部大小,水质3-4天更换一次,每次更换的水质需阳光直晒1天;

3)成龟养殖

a、成龟池建造:水泥砌成一方形成龟池,在成龟池内建造高于水面的干区活动区,方便成龟进行日光浴,接受紫外线的照射,在成龟池内两相对的内壁上均设有升降式栖息板,并在成鱼池上横向架设若干并列的喂食器;

b、成龟池处理:将养殖好的幼龟在放养成龟池之前,对成龟池进行全面消毒;消毒完后,注水,并调肥池水;

c、成龟放养前消毒:在放养之前将乌龟浸泡在20%浓度的盐水中5分钟;

d、放养及管理:每天在喂食器内放置溶解后的维生素a、维生素c以及肉食,混合喂养,在喂养的过程中升降栖息板向上运动,靠近喂食器,进行喂养;

4)病害防治:当发生病害时,对乌龟受病情程度进行分类,病情严重的采用隔离治疗法,病情较轻的立即降低水位至没过乌龟体背,并用高锰酸钾分三段浓度递减式防治法进行全面防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栖乌龟的生态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幼龟养殖箱”中的高台栖息地为一水泥砌成的三棱锥结构,将该三棱锥结构上端的三分之一部分加工有圆弧槽式栖息喂食槽。

作为优选,在所述三棱锥结构的每个面上从上向下一体环绕若干层防滑凸起,并在所述圆弧槽式栖息喂食槽内也设有防滑凸起,并在所述圆弧槽式栖息喂食槽的两端侧面还加工有废水储槽,每个所述废水储槽上端均设有安全防护网。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成龟池建造”中的升降式栖息板为一网格板,网格板上加工一层栖息层,所述网格板的两端均设有滑块,在所述成鱼池内相对的两内壁上均设有滑槽组,所述网格板的两端的滑块均与所述滑槽组对应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式栖息板的升降采用手动升降或者电动升降机构来进行升降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成龟池建造”中的喂食器两端设有滑轮,在成鱼池上设有滑轨,喂食器可在成鱼池上由一端滑动到另一端,且所述喂食器包括喂食架、喂食箱以及清洗机构,所述喂食架固定架设在所述成鱼池上,所述喂食箱设置在所述喂食架上。

作为优选,在所述喂食架上且位于所述喂食箱上端设有一清洗机构,所述喂食箱上开有与所述清洗机构对应的清洗槽,并在每个所述喂食架中间开有废水过渡槽。

作为优选,所述喂食箱的两侧面均设有旋转开启门。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成龟放养前消毒”是将生石灰放入龟池中并用水搅拌成浆糊状,使ph值达到9~11,温度达到30~38℃,放置3~5小时,然后加入养殖循环水。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病害防治”中所述“隔离治疗法”是将病情严重的乌龟隔离治疗,捞出后先用20%浓度的盐水清洗一遍,再用万分之一浓度的高锰酸钾浸泡5分钟后,最后用清水冲洗,清洗完后在太阳底下晒1小时。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病害防治”中所述的“三段浓度递减式防治法”是指:首先每立方米水体30克泼洒,1小时后再加水到标准水位,接着用高锰酸钾每立方米水体20克泼洒,半小时后再加水到标准水位,最后用高锰酸钾每立方米水体30克泼洒,15分钟后再加水到标准水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首先,本发明在乌龟幼龟养殖阶段设置高台栖息地,该高台栖息地的设置不仅能够使幼龟进行自由活动,而且将喂食区域水域区分离开来,这样能够避免乌龟在进食过程将食物残渣残留到水中,影响水质,导防止乌龟感染病菌,且进食完后又能够通过快速清洗的方式保证乌龟外表面干净,在进入水中活动时不带有残留污染物;

其次,本发明在成龟养殖阶段设置改进的喂食器以及升降式栖息板,喂食器能够将乌龟的喂食和活动完全隔离开,而升降式栖息板不仅能够与喂食器相结合,达到方便喂食的目的,同时还能够实现乌龟接受紫外线照射的目的。

此外,本发明对乌龟养殖过程中最容易感染的水霉病进行有效的防治结合,能够大大减少龟水霉病的发病率,使乌龟的养殖产值大大提高,乌龟养殖的品质以及商品价值大大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一种水栖乌龟的生态化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龟苗:选择健康、无病态、且个头大小一致的小乌龟作为龟苗;

2)幼龟养殖

a、幼龟养殖箱:制作若干长方体的养殖箱,在每个养殖箱内均设置至少一个高台栖息地,养殖箱内设置水位线,水位线以上的箱体四壁中,两侧壁设置紫外线灯,另外两侧壁设置加热灯,在箱体上端还设有注水口和箱盖,底部设有出水口,在养殖箱开口端横向设置一喷洒管;

高台栖息地为一水泥砌成的三棱锥结构,将该三棱锥结构上端的三分之一部分加工有圆弧槽式栖息喂食槽;在所述三棱锥结构的每个面上从上向下一体环绕若干层防滑凸起,并在所述圆弧槽式栖息喂食槽内也设有防滑凸起,并在所述圆弧槽式栖息喂食槽的两端侧面还加工有废水储槽,每个所述废水储槽上端均设有安全防护网;

首先,高台栖息地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幼龟的活动以及幼龟接受紫外线照射,同时幼龟还能将喂食环境和生长环境隔离开来,本发明所改进的高台栖息地坐落在养殖箱内,为非悬浮状态,高台栖息地设置为三棱锥结构,上面窄,下面宽,这种四面的结构可以满足幼龟从各个方向爬行至高台栖息地上,而且为了避免幼龟在爬行过程中身体受到伤害,故在三棱锥的四个侧面上一体设置若干层的防滑凸起,防滑凸起横截面为半圆形结构,这样的结构不仅能够保证幼龟可以顺利的向上爬行,而且还能大大降低幼龟身体与三棱锥侧面接触时所产生的摩擦伤害,除此之外,在三棱锥的顶端设有喂食槽,该喂食槽侧面为圆弧槽式,这样幼龟在喂食或者活动时就不会掉下来,而且喂食与水域隔离开,避免水质受到污染,喂食槽内还设有防滑凸起,实际制作过程中,喂食槽可设为之间略高两端略低的结构,这样在喂食后对幼龟以及残留食物进行清洗时能够快速清洗干净,并将清洗的废渣水直接收集到两端侧面的废水储槽内,既方便又干净,大大降低幼龟残留食物污染水质的可能性;

此外,本发明对养殖箱内的设施进行改进,设置加热灯,通过加热灯保持养殖温度在28℃以上,因真菌的最适生长水温为18~26℃,这样不但利于龟鳖的活动听懂食,也能抑制真菌的生长;

b、放养前消毒:将幼龟统一放置在消毒器内,消毒器内盛放1%浓度的盐水,浸泡10-15分钟;

c、幼龟放养:在放养前对养殖箱进行消毒,在放养幼龟时,开启注水口和出水口,边放养边用清水冲洗幼龟,边放养变清洗是为了防止放养过程中手部的细菌感染龟体;

d、幼龟喂养:幼龟在养殖箱内养殖期间,采用乌龟饲料:水溶式营养剂2:1的比例喂食,养殖箱的温度控制在28-30℃,喂食的量大小相当于乌龟头部大小,水质3-4天更换一次,每次更换的水质需阳光直晒1天;

3)成龟养殖

a、成龟池建造:水泥砌成一方形成龟池,在成龟池内建造高于水面的干区活动区,方便成龟进行日光浴,接受紫外线的照射,在成龟池内两相对的内壁上均设有升降式栖息板,并在成鱼池上横向架设若干并列的喂食器;

升降式栖息板为一网格板,网格板上加工一层栖息层,该栖息层采用防水材料制成,并且该栖息层为一层密密麻麻设置的球面凸起,所述网格板的两端均设有滑块,在所述成鱼池内相对的两内壁上均设有竖向且延伸至池底的滑槽组,所述网格板的两端的滑块均与所述滑槽组对应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式栖息板的升降采用手动升降或者电动升降机构来进行升降操作;升降式栖息板的设置有以下几个优点:其一,通过手动升降或者安装自动化升降机构升降,在需要喂食时将位置底端的升降式栖息板向上移动,正常情况下,升降式栖息板位于成龟池底部,成龟在其上端,网格板的网格线均采用圆柱形的不锈钢材质支撑,较密实,这样不伤害到乌龟的身体,通过升降式栖息板直接将水池中的乌龟升降到水面之上进行喂食,作为生长环境和喂食区域相隔离,因为乌龟的大多数细菌的感染均来自于喂食后残渣直接进入水体或者通过乌龟的身体直接进入水体,长期水体收到污染后,就会使乌龟感染细菌,因此,如何快速便捷的实现水体与喂食部分相隔离是本发明改进的重点之一,使用上述的升降式栖息板之后,可以快速达到目的,且升降式栖息板的升降通过滑块和滑槽组的滑动来辅助,省时省力;此外,乌龟还要定期接受阳光的照射,增加钙的吸收,否则乌龟的壳不够坚硬,体质也会受到影响,而且网格板上设置有一层栖息层,该栖息层上加工有球面凸起,球面凸起防水,耐水性好,不易腐蚀,而且质轻,球面凸起的设置还能在乌龟爬行过程中起到按摩作用,实际养殖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换栖息层;此外,所述喂食箱的两侧面均设有旋转开启门;在喂食箱的两相对的前后侧面均设置开口,在开口端设置旋转轴,旋转轴上安装旋转开启门,旋转开启门与喂食箱结合处采用磁性闭合方式,在闭合式通过磁性功能能够快速密封闭合旋转开启门,同时磁性为弱磁,方便旋转进行开启;

喂食器两端设有滑轮,在成鱼池上设有滑轨,喂食器可在成鱼池上由一端滑动到另一端,且所述喂食器包括喂食架、喂食箱以及清洗机构,所述喂食架固定架设在所述成鱼池上,所述喂食箱设置在所述喂食架上;在所述喂食架上且位于所述喂食箱上端设有一清洗机构,所述喂食箱上开有与所述清洗机构对应的清洗槽,并在每个所述喂食架中间开有废水过渡槽;喂食器的使用与升降式栖息板相结合,乌龟传统的喂食方式是直接手撒或者设置一喂食台,待乌龟自己爬行到喂食台食用,但是这种方式很容易让水质受到污染,因此本发明对喂食设备进行改进,喂食器是在成龟池上可以移动的,这样在放入食物时,可以将喂食器先移动至成龟池边上,方便投入食物,投入好后,再次移动至喂食位置,升高升降式栖息板,转动旋转开启门,旋转后该旋转式开启门正好能够倾斜放置在喂食箱与升降式栖息板的栖息层之间,这样方便乌龟通过倾斜的旋转式开启门快速进入喂食箱进行食用,食用完后开启清洗机构,对乌龟以及喂食箱内进行清洗,清洗后的乌龟再次通过升降式栖息板下降至水中即可;

b、成龟池处理:将养殖好的幼龟在放养成龟池之前,对成龟池进行全面消毒;消毒完后,注水,并调肥池水;调肥池水是使水的透明调节到不高于25厘米。因真菌易在较清的池水中生长,所以调肥池水也能控制真菌的生长,采用龟苗种肥水下池,也是为了预防真菌病的发生;

c、成龟放养前消毒:在放养之前将乌龟浸泡在20%浓度的盐水中5分钟;是将生石灰放入龟池中并用水搅拌成浆糊状,使ph值达到9~11,温度达到30~38℃,放置3~5小时,然后加入养殖循环水;

d、放养及管理:每天在喂食器内放置溶解后的维生素a、维生素c以及肉食,混合喂养,在喂养的过程中升降栖息板向上运动,靠近喂食器,进行喂养;

4)病害防治:当发生病害时,对乌龟受病情程度进行分类,病情严重的采用隔离治疗法,病情较轻的立即降低水位至没过乌龟体背,并用高锰酸钾分三段浓度递减式防治法进行全面防治;

病情较重的处理方法:是将病情严重的乌龟隔离治疗,捞出后先用20%浓度的盐水清洗一遍,再用万分之一浓度的高锰酸钾浸泡5分钟后,最后用清水冲洗,清洗完后在太阳底下晒1小时,浸泡过程中药水漫过体背即可,切不可把药水浸到眼睛,同时控制好浸泡时间;

病情较轻的处理方法:首先每立方米水体30克泼洒,1小时后再加水到标准水位,接着用高锰酸钾每立方米水体20克泼洒,半小时后再加水到标准水位,最后用高锰酸钾每立方米水体30克泼洒,15分钟后再加水到标准水位,在处理水霉病时需要严格进行病情分类,分类不清楚,或者盲目的采用一种方式进行处理,会由于诊断失误,误用抗细菌的药物治疗,结果越治越厉害,不但会错失治疗时机,也会加重病情而造成损失。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