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猪放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27233发布日期:2018-07-27 18:13阅读:26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畜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猪放养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猪肉的消费大国,养猪业在我国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猪肉已成为当前人们餐桌上必备的食品,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一直是猪肉产业的出口国,但自2000年后,我们却成了猪肉进口国。2000年我国进口量首次突破500万吨,2007年达到了1300吨,并且80%以上是从巴西、阿根廷进口的饲料快速喂养猪肉,尽管快速喂养法生产的猪肉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尚无定论,但存在许多争议。而且世界上一些国家已明令禁止快速喂养法的猪肉进口,我国人民也明显的感到快速喂养的猪肉从口感上到营养上远远比不上传统的喂养法所产出的猪肉。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猪养殖越来越趋向于大规模化。

目前,全球的养猪技术缺乏、养猪风险高、猪肉品质差,这对大规模化养殖赋予了一定的挑战,寻找一种高品质、成本低的生猪放养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生态环保、可提高生猪免疫力、减少猪肉

抗菌药物含量的生猪放养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生猪放养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部分:

(1)对成年生猪在每年4月份至10月份选择两个月进行,生猪放养前空腹一天,只让其饮水;

(2)在放养的前两天每天投料两次,分别为早上和傍晚,两天后每天投料三次,每次分别在早上6点半~7点半、中午11点~12点、下午7点~8点,每头生猪平均每次投料2~3斤;

(3)每天上午9点~10点驱赶猪群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40分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猪放养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2)中,投放的饲料为添加了微量元素的配合饲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生猪进行放养可大大提高生猪的免疫力,驱赶猪群运动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了饲料转化率,提高了日增重量,提高了生猪的健康程度,进而提高了猪肉的有机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生猪放养方法,包括:(1)对成年生猪在每年4月份、5月份选择两个月进行,生猪放养前空腹一天,只让其饮水;(2)在放养的前两天每天投料两次,分别为早上和傍晚,两天后每天投料三次,每次分别在早上6点半、中午11点、下午7点,每头生猪平均每次投料2.8斤;(3)每天上午9点驱赶猪群运动,每次运动35分钟;

其中,投放的饲料为添加了微量元素的配合饲料。

实施例2:

一种生猪放养方法,包括:(1)对成年生猪在每年6月份、7月份选择两个月进行,生猪放养前空腹一天,只让其饮水;(2)在放养的前两天每天投料两次,分别为早上和傍晚,两天后每天投料三次,每次分别在早上7点、中午11点半、下午7点半,每头生猪平均每次投料2.5斤;(3)每天上午9点半驱赶猪群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

其中,投放的饲料为添加了微量元素的配合饲料。

实施例3:

一种生猪放养方法,包括:(1)对成年生猪在每年9月份、10月份选择两个月进行,生猪放养前空腹一天,只让其饮水;(2)在放养的前两天每天投料两次,分别为早上和傍晚,两天后每天投料三次,每次分别在早上7点半、中午12点、下午8点,每头生猪平均每次投料3斤;(3)每天上午10点驱赶猪群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

其中,投放的饲料为添加了微量元素的配合饲料。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畜禽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猪放养方法。该生猪放养方法,对成年生猪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放养,放养的环境中有树林,放养期间前三天每天只投料一次,三天后每天投料两次,在每天上午驱赶猪群进行运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对生猪进行放养可大大提高生猪的免疫力,驱赶猪群运动促进新陈代谢,提高了饲料转化率,提高了日增重量,提高了生猪的健康程度,进而提高了猪肉的有机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苏红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维克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2
技术公布日:2018.07.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