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18705发布日期:2019-05-22 02:00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果的种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猕猴桃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猕猴桃,落叶藤本,枝褐色,叶近圆形或宽倒卵形,花开时乳白色,后变黄色,单生或数朵生于叶腋,花期在5-6月,果熟期8-10月,猕猴桃的果实约6厘米高、圆周约4.5至5.5厘米,一般是椭圆形的,深褐色并带毛的表皮一般不食用,而其内则是呈亮绿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的种子,其果实的味道和草莓、香蕉、凤梨三者的混合味道相似,传统猕猴桃栽培技术,因栽培方法不科学不合理,使病虫害发生严重,导致生长速度慢、产量低、品质差,不能满足人们对其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猕猴桃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猕猴桃的栽培方法,包括:

(1)选地、整地:选择土壤微酸,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地,深翻土地,在土壤地面下8-10cm处填充氮磷钾复合肥150-170kg/亩、碳酸氢铵12-15kg/亩、竹炭粉50-70kg/亩、偏硅酸钠30-40kg/亩、明矾粉20-30kg/亩、氢氧化铁8-10kg/亩和土壤改良剂80-150kg/亩;所述的土壤改良剂采用如下配方重量份:膨润土140-150、聚乙烯醇3-4、石灰2-3、食用菌糠5-6、纳米碳粉2-3、大豆油4-5、纳米玉石粉5-7、过硫酸铵1-2、纳米玉石粉4-5、氯化石蜡5-6、海藻酸丙二醇酯1-2、竹炭粉6-7、硫酸锌4-5和水适量;制备方法是将膨润土、聚乙烯醇、石灰、食用菌糠加适量水研磨成浆料,加热至80-85℃,然后加入纳米玉石粉、纳米碳粉、过硫酸铵、大豆油继续研磨1-2小时,浓缩干燥,然后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搅拌均匀,造粒,即得;

(2)选苗、种植:选择优质的壮苗,栽植密度为株距×行距=3×3米;

(3)田间管理:猕猴桃需要搭架,搭架方式有:t形架、篱架、三角架、大棚架等,及时中耕除草,并在除草后每亩追施尿素120-150kg、硅藻泥15-18kg、糖醛渣13-15kg、氯化铵10-15kg、碳酸铵10-20kg、硫酸锌4-6kg、钼酸钠2-4kg、食用菌糠40-60kg、氯化锌12-15kg、锯末40-60kg、彩叶草粉20-30kg、麻风树叶粉18-25kg、茶渣30-40kg和腐植酸钾5-8kg;每次追肥后灌水1次,使土壤含水量达65-70%为宜;

(4)栽后管理:包括短截、摘心、抹芽、除副梢、整形修剪、修剪辅养枝;

(5)防治病虫害:该猕猴桃的病害有炭疽病、根结线虫病、立枯病等,可在萌芽时喷洒2次800倍多菌灵进行防治;根结线虫病,用甲基异柳磷防治;主要虫害有桑白盾蚧、槟栉盾蚧、金龟子、叶蝉、吸果夜蛾等,桑白盾蚧、槟栉盾蚧越冬虫用氧化乐果2000倍液防治;金龟子在4月上旬的傍晚用马拉硫磷1000倍液防治;叶蝉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吸果夜蛾可用套袋、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防治。

(6)及时采收:采收宜在无风的晴天上午10点前气温未升高时为佳,采收时,要轻采、轻放,包装入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栽培的猕猴桃生长健壮,可生产出个大、味美高质量的猕猴桃果实,而且本发明土壤改良剂中含有纳米玉石粉成分,其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大量微量元素,通过作物吸收,经过食物链转化,对人体有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猕猴桃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整地:选择土壤微酸,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壤土地,深翻土地,在土壤地面下8-10cm处填充氮磷钾复合肥160kg/亩、碳酸氢铵14kg/亩、竹炭粉60kg/亩、偏硅酸钠35kg/亩、明矾粉25kg/亩、氢氧化铁9kg/亩和土壤改良剂120kg/亩;所述的土壤改良剂采用如下配方重量份:膨润土145、聚乙烯醇3.5、石灰2.5、食用菌糠5.5、纳米碳粉2.5、大豆油4.5、纳米玉石粉6、过硫酸铵1.5、纳米玉石粉4.5、氯化石蜡5.5、海藻酸丙二醇酯1.5、竹炭粉6.5、硫酸锌4.5和水适量;制备方法是将膨润土、聚乙烯醇、石灰、食用菌糠加适量水研磨成浆料,加热至80-85℃,然后加入纳米玉石粉、纳米碳粉、过硫酸铵、大豆油继续研磨1-2小时,浓缩干燥,然后加入其它剩余成分,搅拌均匀,造粒,即得;

(2)选苗、种植:选择优质的壮苗,栽植密度为株距×行距=3×3米;

(3)田间管理:猕猴桃需要搭架,搭架方式有:t形架、篱架、三角架、大棚架等,及时中耕除草,并在除草后每亩追施尿素135kg、硅藻泥17kg、糖醛渣14kg、氯化铵12kg、碳酸铵15kg、硫酸锌5kg、钼酸钠3kg、食用菌糠50kg、氯化锌14kg、锯末50kg、彩叶草粉25kg、麻风树叶粉22kg、茶渣35kg和腐植酸钾6.5kg;每次追肥后灌水1次,使土壤含水量达68%为宜;

(4)栽后管理:包括短截、摘心、抹芽、除副梢、整形修剪、修剪辅养枝;

(5)防治病虫害:该猕猴桃的病害有炭疽病、根结线虫病、立枯病等,可在萌芽时喷洒2次800倍多菌灵进行防治;根结线虫病,用甲基异柳磷防治;主要虫害有桑白盾蚧、槟栉盾蚧、金龟子、叶蝉、吸果夜蛾等,桑白盾蚧、槟栉盾蚧越冬虫用氧化乐果2000倍液防治;金龟子在4月上旬的傍晚用马拉硫磷1000倍液防治;叶蝉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吸果夜蛾可用套袋、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防治。

(6)及时采收:采收宜在无风的晴天上午10点前气温未升高时为佳,采收时,要轻采、轻放,包装入库。

本发明的猕猴桃亩产量为1200-1500公斤/亩,病虫害发生率低于1.7%。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猕猴桃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选地、整地、选苗、种植、田间管理、栽后管理、防治病虫害和及时采收;本发明栽培的猕猴桃生长健壮,可生产出个大、味美高质量的猕猴桃果实,而且本发明土壤改良剂中含有纳米玉石粉成分,其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大量微量元素,通过作物吸收,经过食物链转化,对人体有益。

技术研发人员:韩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农兴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4
技术公布日:2019.05.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