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园林绿化用作业机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作业机具灵活性不够,难以适应多样性的作业任务;另外车厢内的隔间门维修成本高,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园林绿化用作业机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作业机具灵活性不够,难以适应多样性的作业任务;另外车厢内的隔间门维修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园林绿化用作业机具,包括车厢,所述车厢上设有机械手装置,所述机械手装置包括固定于车厢上的转轴安装座,所述转轴安装座内依次转动套接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前端设有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转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垂直设置且啮合传动,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形状相同,所述第三转轴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垂直设置且啮合传动,所述第一齿轮的底部连接有机械手转轴支架,所述机械手转轴支架上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的内侧端设有第五齿轮,外侧端设有机械手,所述第五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垂直设置且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形状相同,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的后端分别设有一传动齿轮,每一所述传动齿轮啮合一传动齿条,每一所述传动齿条受一气缸驱动以使所述传动齿条来回直线运动;
所述车厢内设有隔断板,所述隔断板上设有门洞,所述门洞上设有隔间门装置,所述隔间门装置包括上门体、中门体和下门体,所述上门体、中门体和下门体的截面均为正方形,且外形尺寸相同,所述隔断板中部水平设置有滑槽,所述中门体上设有滑条,所述滑条滑动地嵌设于滑槽内,所述中门体上相反于滑条的一侧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连接一竖直设置的导杆,所述导杆两端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条形槽,所述上门体和下门体的中心位置各设有一门体导向轴,所述门体导向轴配合设置于所述条形槽内,所述上门体的上端靠近门洞的角点设有门体转轴,所述下门体的下端靠近门洞的角点设有门体转轴;
所述车厢上还设有太阳能集热管减震支架,所述太阳能集热管减震支架包括主体装置和辅助装置,所述主体装置包括主支承杆、主限位板、底座、辅限位板和辅支承杆,所述底座设于车厢上,所述主限位板垂直设于底座一端上,所述主支承杆垂直设于底座上,所述辅限位板垂直设于底座另一端上,所述辅支承杆垂直设于底座上,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弧形支承片、主减震挡片、连接扣、主弧形支杆、主移动板、主连接套、主弹簧、主限位杆、弧形弹片、辅限位杆、辅连接套、辅弹簧、辅移动板、辅弧形支杆和辅减震挡片,所述主限位杆一端设于主支承杆上,另一端设于主限位板上,且平行于底座,所述主连接套套设于主限位杆上,所述主弹簧套设于主限位杆上,且一端和主连接套相连接,另一端和主限位板相连接,所述主移动板设于主连接套上,所述主弧形支杆一端设于主移动板上,所述主减震挡片设于主弧形支杆另一端上,所述辅限位杆一端设于辅支承杆上,另一端设于辅限位板上,且平行于底座,所述辅连接套套设于辅限位杆上,所述辅弹簧套设于辅限位杆上,且一端和辅连接套相连接,另一端和辅限位板相连接,所述辅移动板设于辅连接套上,所述辅弧形支杆一端设于辅移动板上,所述辅减震挡片设于辅弧形支杆另一端上,所述弧形弹片一端设于主支承杆上,另一端设于辅支承杆上,所述弧形支承片一端通过连接扣设于主支承杆上,另一端通过连接扣设于辅支承杆上,且和弧形弹片相接触。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本发明的机械手装置运动多样化,可满足多种作业需求;所述隔间门装置通过三个独立的上门体、中门体、下门体组成,结构设计新颖,维修成本低,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布局图。
图2为本发明的机械手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的机械手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的隔间门装置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的隔间门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的太阳能集热管减震支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为方便描述,图1中左侧为前,右侧为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园林绿化用作业机具,包括车厢100,所述车厢100上设有机械手装置10,所述机械手装置10包括固定于车厢100上的转轴安装座11,所述转轴安装座11内依次转动套接有第一转轴12、第二转轴13、第三转轴14,即第一转轴12、第二转轴13、第三转轴14同轴设置,第三转轴14转动设置于第二转轴13内,第二转轴13转动设置于第一转轴12内,第一转轴12转动设置于转轴安装座11内,第三转轴14与第二转轴13之间、第二转轴13与第一转轴12之间、第一转轴12与转轴安装座11之间可通过轴承(未图示)转动相连,以使第一转轴12、第二转轴13、第三转轴14的转动互不干涉,第三转轴14的长度大于第二转轴13的长度,第二转轴13的长度大于第一转轴12的长度,所述第一转轴12的前端设有旋转支架15,所述旋转支架15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16和第二齿轮17,所述第一齿轮16和第二齿轮17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转轴1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18,即第二转轴13和第三齿轮18同步转动,所述第三齿轮18与第一齿轮16相垂直设置且啮合传动,所述第一齿轮16和第三齿轮18形状相同,所述第三转轴1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四齿轮19,即第三转轴14和第四齿轮19同步转动,所述第四齿轮19和第二齿轮17相垂直设置且啮合传动,所述第一齿轮16的底部连接有机械手转轴支架20,机械手转轴支架20和第一齿轮16同步转动,所述机械手转轴支架20上转动连接有第四转轴21,第四转轴21与第三转轴14同轴设置,所述第四转轴21的内侧端设有第五齿轮22,外侧端设有机械手23,所述第五齿轮22与第二齿轮17相垂直设置且啮合传动,所述第二齿轮17、第四齿轮19、第五齿轮22形状相同,所述第一转轴12、第二转轴13、第三转轴14的后端分别设有一传动齿轮24,每一所述传动齿轮24啮合一传动齿条25,每一所述传动齿条25受一气缸(未图示)驱动以使所述传动齿条25来回直线运动。运动原理如下:单独驱动第三转轴转动时,通过第四齿轮、第二齿轮、第五次轮的传动,使第四转轴自转,其转动方向与第三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单独驱动第二转轴转动时,通过第三齿轮、第一齿轮的传动,以及第二齿轮、第五齿轮的啮合,使第四转轴在水平面方向上运动并使第四转轴自转;单独驱动第一转轴转动时,旋转支架发生旋转,带动第二齿轮运动,通过第二齿轮、第五齿轮的传动,使第四转轴向斜上方运动,并发生自转;同时驱动第三转轴和第二转轴时,可使第四转轴在水平面方向上运动,且不发生自转;因此机械手装置运动多样化,可满足多种作业需求。
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车厢100内设有隔断板30,所述隔断板30上设有门洞31,所述门洞31上设有隔间门装置,所述隔间门装置包括上门体32、中门体33和下门体34,所述上门体32、中门体33和下门体34的截面均为正方形,且外形尺寸相同,所述上门体32和下门体34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与中门体33位于不同竖直平面内,以使其三者运动时不相干涉,所述隔断板30中部水平设置有滑槽35,所述中门体33上设有滑条36,所述滑条36滑动地嵌设于滑槽35内,所述中门体33上相反于滑条36的一侧设有连接柱37,所述连接柱37连接一竖直设置的导杆38,所述导杆38两端设置有竖直设置的条形槽39,所述上门体32和下门体34的中心位置各设有一门体导向轴40,所述门体导向轴40配合设置于所述条形槽39内,所述上门体32的上端靠近门洞31的角点设有门体转轴41,所述下门体34的下端靠近门洞31的角点设有门体转轴41。所述门洞的边缘上设有密封条42用以与上门体、下门体配合密封,当需要关门时,移动中门体使滑条沿着滑槽运动,导杆通过门体导向轴带动上门体、下门体发生转动,当上门体、下门体转动了90°后,即可完成关门动作。所述隔间门装置通过三个独立的上门体、中门体、下门体组成,结构设计新颖,维修成本低,具有实用性。
如图6所示,所述车厢100上还设有太阳能集热管减震支架70,所述太阳能集热管减震支架70包括主体装置和辅助装置,所述主体装置包括主支承杆71、主限位板72、底座73、辅限位板74和辅支承杆75,所述底座73设于车厢100上,所述主限位板72垂直设于底座73一端上,所述主支承杆71垂直设于底座73上,所述辅限位板74垂直设于底座73另一端上,所述辅支承杆75垂直设于底座73上,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弧形支承片76、主减震挡片77、连接扣78、主弧形支杆79、主移动板80、主连接套81、主弹簧82、主限位杆83、弧形弹片84、辅限位杆85、辅连接套86、辅弹簧87、辅移动板88、辅弧形支杆89和辅减震挡片90,所述主限位杆83一端设于主支承杆71上,另一端设于主限位板72上,且平行于底座73,所述主连接套81套设于主限位杆83上,所述主弹簧82套设于主限位杆83上,且一端和主连接套81相连接,另一端和主限位板72相连接,所述主移动板80设于主连接套81上,所述主弧形支杆79一端设于主移动板80上,所述主减震挡片77设于主弧形支杆79另一端上,所述辅限位杆85一端设于辅支承杆75上,另一端设于辅限位板74上,且平行于底座73,所述辅连接套86套设于辅限位杆85上,所述辅弹簧87套设于辅限位杆85上,且一端和辅连接套86相连接,另一端和辅限位板74相连接,所述辅移动板88设于辅连接套86上,所述辅弧形支杆89一端设于辅移动板88上,所述辅减震挡片90设于辅弧形支杆另一端上,所述弧形弹片84一端设于主支承杆上,另一端设于辅支承杆75上,所述弧形支承片76一端通过连接扣78设于主支承杆71上,另一端通过连接扣78设于辅支承杆75上,且和弧形弹片84相接触。使用时,将太阳能集热管91放在弧形支承片76上,并且卡在主减震挡片77和辅减震挡片90之间,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震动,此时,震动的力会使太阳能集热管产生震动,震动的力有纵向的也有横向的,纵向的力向下移动时会使集热管向下移动,集热管会对弧形弹片有一个压力,继而弧形弹片对弧形支承片有一个压力,弧形支承片产生一个反弹的力消耗集热管的压力,从而减少集热管纵向的震动,横向的力会使主连接套在主限位杆上移动,主弹簧被压缩,消耗了一定的力,横向的力会使辅连接套在辅限位杆上移动,辅弹簧被压缩,消耗了一定的力,从而减少太阳能集热管的晃动,所述弧形弹片和弧形支承片的设计,可以消耗纵向震动的力,所述主弹簧和辅弹簧的设计,可以消耗横向震动的力,达到对太阳能集热管进行全方位的减震,有效提高太阳能集热管使用寿命的目的,可以使作业设备更有效的利用太阳能热能作为辅助能源。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