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壳山核桃丰产树型培育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21051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树体管理和相关肥培管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培育一种薄壳山核桃果用林早实丰产树型的方法。



背景技术:

薄壳山核桃是原产北美地区的优良经济树种,树形高大,树势挺拔,是深受欢迎的观赏、遮荫绿化行道树种。尤其是其果仁营养丰富,富含对人体保健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其结实年龄长达100年以上,盛果期产果量高达100公斤-150公斤/亩,经济效益高,在保健食用木本油料产业发展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显著社会生态经济效益。

我国虽然引种栽培已有110年历史,但因迟至2004年左右才开始果用林资源发掘利用,2012年我省和其他省才进行以本木油料产业发展为目标的果用林基地建设,由于研发时期较短,当前幼龄果园普遍产量不高。幼龄果树在主栽品种和适宜授粉树配置明确情况下4-5年果实产量仅2.8-3.5公斤/亩,7-8年10.0-12.5公斤/亩,9-10年产量达15-25公斤/亩,单株产量一般4-5公斤。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进行符合薄壳山核桃生物学特性的丰产树型培育,以至幼浆果树结实产量较低,经济效益较差,影响了木本油料薄壳山核桃产业林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壳山核桃丰产树型培育的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解决了现有的幼浆果树结实产量较低,经济效益较差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1、选用能相互授粉的良种壮苗栽植,初植密度7~9x5~7米,一次定植到位;

2、1-4年施农家有机肥,侧重主干侧枝培育树型骨架,主干定干高度0.6-0.8米;

3、在栽后2-4年内分3年对幼树主干侧枝进行短截,每年截去每层侧枝1/5-2/5长度,主侧枝层间相距0.8-1.2米,,形成偏主干的三层侧枝分层结构的雏形;

4、5年形成了侧主干分层疏透型树体结构后,不再修枝,让树体近自然生长;

5、针对早实丰产树型结实的营养需要,辅以肥料,保障结实丰产。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步骤5中的肥料包括:秋冬季施营养基础肥,夏初施坐果肥,夏末秋初施果实灌浆肥。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营养基础肥为农家肥、羊粪,700-1000斤/亩,林地均匀撒施,深翻耕30-40厘米。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坐果肥为磷酸二氨80-120斤/亩+尿素25-35斤/亩,林地均匀撒施,浅耕翻10-15厘米。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果实灌浆肥为硫酸钾70-100斤/亩,林地均匀撒施,耕翻10-15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薄壳山核桃丰产树型培育的方法,采用以上5个关键技术,能培育出丰产的薄壳山核桃近自然的侧枝分层疏透树型,提高光合作用的面积,进而提高果树对光的利用率,达到早实丰产效果,使幼龄果树产量显著增加,产生良好示范效果与经济效益。

二、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薄壳山核桃丰产树型培育的方法,步骤三可以显著控制顶端优势生长,促进了下部分层侧枝粗壮,基本形成偏主干的分层结构,促进了侧枝二级结果枝显著增多,为有利于早实丰产奠定了侧主干分层疏透的树体基础。

三、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薄壳山核桃丰产树型培育的方法,步骤四形成了侧主干分层疏透型树体结构后,针对薄壳山核桃高大乔木深根强阳性的生物学特性,一般不再修枝,让树体近自然生长,为早实丰产提供丰产营养面积,形成近自然的侧枝主干疏透分层型丰产树型。

四、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薄壳山核桃丰产树型培育的方法,步骤一中选取能相互授粉的良种壮苗,保证了幼苗的存活率,为后续丰产提供基础;初植密度7~9x5~7米,薄壳山核桃属于高大乔木,栽植过密会造成拥挤,影响后期的生长;一次定植到位,后期移植不仅会造成树木的受损,而且移植费用较高,十分不方便。

五、在不同的时期施用不同的肥料,为薄壳山核桃丰产打下夯实的基础,秋冬季施营养基础肥,提供丰产所需要的基础营养;夏初果实坐果发育初期,施磷酸二氨和尿素,促进根系生长发育,为丰产进一步提供营养;夏末初秋增施果实灌浆肥,提高果实品质,增强抗逆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

本技术:
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薄壳山核桃丰产树型培育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2+2a良种壮苗,配置波尼,马罕,肖肖尼,威奇塔等优良品种,按8x6米种植密度栽植。

2、栽后1-4年在保障林地水份供应,保湿保墒,确保95%以上成活率基础上,培养树型骨架,主干高度0.8米;施用农家有机肥(饼肥、农家肥)为主,侧重主侧枝培育。

3、科学修剪,控制树高顶端优势促进侧枝粗壮与结果枝组增加。1-4年科学进行控制主干过旺生长的主侧枝修剪。第2年对第一层侧枝进行短截,截掉主侧枝1/3长度;同时去强留弱控制顶端优势,促进下面侧枝生长,形成第二层侧枝;第3年对第二层侧枝短截回缩,截掉主侧枝长度1/3;第4年对第三层侧枝短截,主侧枝层间相距1.0米。

4、5年形成了侧主干分层疏透型树体结构后,不再修枝,让树体近自然生长。

5、辅以相关科学施肥技术,促进早实丰产。

(1)冬季施营养基础肥。施用农家肥(羊粪),850斤/亩均匀撒施,深翻耕30厘米。

(2)夏初,林地全面深翻30-40厘米后增施坐果肥。在果实坐果发育初期,施用磷酸二氨(51%)100斤/亩+(尿素)30斤/亩。方法均匀撒施,深翻林地,浅翻10厘米。

(3)夏末秋初,实用硫酸钾肥(50%),用量80斤/亩。林地均匀撒施,耕翻10厘米。

使用本发明所述的丰产树型培育的方法得出的薄壳山核桃树,200亩山岗林地,5-6年生幼树产量达7.5-15.0公斤/亩,7-8年亩产18-23.5公斤/亩,9-10年产量达58.9-75公斤/亩,分别比一般栽培产量提高167.8-328.6%,80.0-88.0%和292.7-300.0%。主栽优良品种波尼,9-10年平均单株产量达3.5公斤-10.0公斤;最优单株产量高达28.0-33.5公斤,产值达2800元-3752元/株。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壳山核桃丰产树型培育的方法,选取能相互授粉的良种壮苗;1‑4年施农家有机肥,侧重主干侧枝培育树型骨架;栽后2‑4年对幼树主干侧枝进行短截,每年截去每层侧枝1/3长度,主侧枝层间相距1.0米左右,形成偏主干的三层侧枝分层结构的雏形;5年形成了侧主干分层疏透型树体结构后,不再修枝,让树体近自然生长;针对早实丰产树型结实的营养需要,辅以肥料,保障结实丰产。采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培育出丰产的薄壳山核桃近自然的侧枝分层疏透树型,达到早实丰产效果,使幼龄果树产量显著增加,产生良好示范效果与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泗洪县科晖现代农业发展生态园
技术研发日:2017.11.21
技术公布日:2018.0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