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苗木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221047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涉及果树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猕猴桃苗木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猕猴桃果实大,风味浓甜可口,较耐贮藏。新梢生长量大,其萌芽率为36.3-73.7%,成枝力极强,结果枝率为85%左右,第三年平均株产20-25kg左右,盛产期亩产可达2000-3000kg,丰产稳产性强。因其营养丰富,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苗木生产制约了人们的需求,如何提供大量的优势苗木,已被大家所探索。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猕猴桃苗木生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种子采集,播种,浇水,移栽苗圃地的制作,间苗,移栽,嫁接和病虫防治。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步骤组成:

1、种子采集:将成熟且具有优势特征的野生猕猴桃果采回后,放在阴凉处一周后剥除果皮,放在制备好的纱布袋中搓洗,洗去果肉留下种子,剔去杂质、瘪壳。将种子摊放晾干,用牛皮纸袋封装后低温下贮藏。

2、播种:播种前15天,将干藏好的种子取出用60-70℃热水浸1.5个小时,再在凉水里浸2-3天,捞出用5倍的湿润干净沙子拌匀装入盆中待用。在立春时,选择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呈微酸性砂壤土做苗床进行播种。将带沙的种子均匀撒在苗圃上,盖上一层细土,最后盖上塑料薄膜。

3、浇水:苗床需长期保持湿润,晴天早晚喷水一次。播后20天有部分出苗,晴天中午揭开两头通风。当有80%出苗时,揭去塑料薄膜。

4、移栽苗圃地的制作:移栽苗圃地做厢,厢面高于沟60cm,宽50-80cm。苗床需做50cm以上的沟,以防夏季渍涝,根系受害。

5、间苗:幼苗出土后,一般过密,为保证苗齐苗壮,2-3片真叶时适当间苗。

6、移栽:苗长到4-5片真叶时即可选择阴天带土移栽,株行距20cm×30cm。猕猴桃幼苗细弱,需要防干、防旱、防雨水冲渍,移栽后在晴天、白天、大雨天遮盖,夜晚、阴天、小雨天揭开遮荫网。当幼苗长出5-6片真叶时即可逐步撤去遮荫网。及时摘心、抹芽,促使幼苗增粗。

7、嫁接:当野生实生幼苗的直径达1.2cm以上时,即可用作砧木进行嫁接。选择优质猕猴桃做接穗,春季嫁接用的接穗可结合冬季修剪采集,埋入湿沙中保藏在室内阴、晾通风的地方,第二年春天嫁接。夏秋季采集的接穗,应将叶片剪去,以减少水分蒸发,并且最好是随采随接。

8、病虫防治:猕猴桃幼苗期易遭受立枯病、蝼蛄和地老虎的侵害。可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稀释液进行防治。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猕猴桃苗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储藏温度是2-4℃。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猕猴桃苗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的盖土厚度为1-2cm。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红心猕猴桃苗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间苗要求是去弱留壮、除病留强。

优选的是,所述的一种猕猴桃苗木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所述的接穗枝要求是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充分成熟、腋芽饱满的1年生或当年生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一种猕猴桃苗木生产方法,充分根据猕猴桃的生长、发育规律,创新地开展猕猴桃苗木生产,特别是利用野生猕猴桃的生长等遗传优势和猕猴桃的特殊优良性质进行嫁接生产,为规模化生产优质猕猴桃提供了大量苗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情况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1、种子采集:将成熟且具有优势特征的野生猕猴桃果采回后,放在阴凉处一周后剥除果皮,放在制备好的纱布袋中搓洗,洗去果肉留下种子,剔去杂质、瘪壳。将种子摊放晾干,用牛皮纸袋封装后低温下贮藏。

2、播种:播种前15天,将干藏好的种子取出用60℃热水浸1.5个小时,再在凉水里浸2天,捞出用5倍的湿润干净沙子拌匀装入盆中待用。在立春时,选择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呈微酸性砂壤土做苗床进行播种。将带沙的种子均匀撒在苗圃上,盖上一层细土,盖上塑料薄膜。

3、浇水:苗床需长期保持湿润,晴天早晚喷水一次。播后20天有部分出苗,晴天中午揭开两头通风。当有80%出苗时,揭去塑料薄膜。

4、移栽苗圃地的制作:移栽苗圃地做厢,厢面高于沟60cm,宽50cm。苗床需做50cm以上的沟,以防夏季渍涝,根系受害。

5、间苗:幼苗出土后,一般过密,为保证苗齐苗壮,2片真叶时适当间苗。

6、移栽:苗长到4片真叶时即可选择阴天带土移栽,株行距20cm×30cm。猕猴桃幼苗细弱,需要防干、防旱、防雨水冲渍,移栽后在晴天、白天、大雨天遮盖,夜晚、阴天、小雨天揭开遮荫网。当幼苗长出5片真叶时即可逐步撤去遮荫网。及时摘心、抹芽,促使幼苗增粗。

7、嫁接:当野生实生幼苗的直径达1.2cm以上时,即可用作砧木进行嫁接。选择优质猕猴桃做接穗,春季嫁接用的接穗可结合冬季修剪采集,埋入湿沙中保藏在室内阴、晾通风的地方,第二年春天嫁接。夏秋季采集的接穗,应将叶片剪去,以减少水分蒸发,并且最好是随采随接。

8、病虫防治:猕猴桃幼苗期易遭受立枯病、蝼蛄和地老虎的侵害。可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稀释液进行防治。

实施例2

1、种子采集:将成熟且具有优势特征的野生猕猴桃果采回后,放在阴凉处一周后剥除果皮,放在制备好的纱布袋中搓洗,洗去果肉留下种子,剔去杂质、瘪壳。将种子摊放晾干,用牛皮纸袋封装后低温下贮藏。

2、播种:播种前15天,将干藏好的种子取出用70℃热水浸1.5个小时,再在凉水里浸3天,捞出用5倍的湿润干净沙子拌匀装入盆中待用。在立春时,选择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呈微酸性砂壤土做苗床进行播种。将带沙的种子均匀撒在苗圃上,盖上一层细土,最后盖上塑料薄膜。

3、浇水:苗床需长期保持湿润,晴天早晚喷水一次。播后20天有部分出苗,晴天中午揭开两头通风。当有80%出苗时,揭去塑料薄膜。

4、移栽苗圃地的制作:移栽苗圃地做厢,厢面高于沟60cm,宽80cm。苗床需做50cm以上的沟,以防夏季渍涝,根系受害。

5、间苗:幼苗出土后,一般过密,为保证苗齐苗壮,3片真叶时适当间苗。

6、移栽:苗长到5片真叶时即可选择阴天带土移栽,株行距20cm×30cm。猕猴桃幼苗细弱,需要防干、防旱、防雨水冲渍,移栽后在晴天、白天、大雨天遮盖,夜晚、阴天、小雨天揭开遮荫网。当幼苗长出6片真叶时即可逐步撤去遮荫网。及时摘心、抹芽,促使幼苗增粗。

7、嫁接:当野生实生幼苗的直径达1.2cm以上时,即可用作砧木进行嫁接。选择优质猕猴桃做接穗,春季嫁接用的接穗可结合冬季修剪采集,埋入湿沙中保藏在室内阴、晾通风的地方,第二年春天嫁接。夏秋季采集的接穗,应将叶片剪去,以减少水分蒸发,并且最好是随采随接。

8、病虫防治:猕猴桃幼苗期易遭受立枯病、蝼蛄和地老虎的侵害。可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稀释液进行防治。

本发明通过效果检验,①根据猕猴桃的生长、发育规律,创新的开展猕猴桃苗木生产;②利用野生猕猴桃的生长等遗传优势和猕猴桃的特殊优良性质进行嫁接生产;③经济效益高,规模化生产优质猕猴桃提供了大量苗木。

总而言之,本发明方法是对猕猴桃苗木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特别是利用野生猕猴桃的生长等遗传优势和猕猴桃的特殊优良性质进行嫁接生产,满足了猕猴桃规模化生产的苗木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