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蹄的高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90000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果树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蹄的高产方法。



背景技术:

马蹄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其食用部分主要为顶端鹏达的球茎,也是其繁殖器官,马蹄适用于南方温湿天气,在10~15℃时中球即可萌发,抽生新根,25~30℃有利于分蘖。马蹄在耕作层松软,底土坚实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在栽培上,一般将马蹄种植在池沼中或者水田里,有利于球茎的生长发育。

马蹄连坐易导致和或在内管病虫害的爆发,马蹄常见的疾病主要有枯萎病、杆枯病、白粉病;害虫主要有白暝。害虫侵害是影响马蹄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施肥不当,也易导致马蹄出现生理病害,如缺乏硼、锌、铁、锰等微量元素,易导致马蹄出现生理性尾红,即马蹄出现红尾不干苗,或只在顶端的一小节上杆干枯。施肥管理和病虫防控技术决定着马蹄的产量。

现有的马蹄病害防控技术主要采用喷洒化学农药的方法,喷洒化学农药具有药效强,见效快等优点,但是化学农药易产生抗病性,同时需经常喷洒才具有较好的病害防控效果。另一方面,马蹄的施肥主要施加复合肥或者农家肥,由于种植马蹄的土壤大多水分含量高,肥料中的钾、氮、磷易溶于水,马蹄易吸收,但是肥效短,容易出现生理性病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马蹄抗病性弱、虫害防治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马蹄的高产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马蹄的高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土壤改良:采用收割水稻后的稻田作为种植地,对留在稻田里的稻禾喷洒发酵菌后发酵5~7d,向稻田中施洒鸡粪、木屑、花生粕、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后,补充喷洒发酵菌;再对稻田进行翻耕后暴晒5~7d后即可种植马蹄;

(2)肥水管理:马蹄种植期间施加两次农家肥,第一次施加农家肥在马蹄种植后10~15d,第二次喷砂在马蹄收成前一个月;马蹄种植期间,每个月施加一次含有硼、锌、铁、锰等微量元素的化合肥;

(3)病害防控:马蹄种植期间,每隔一个月喷洒一次植物源防虫剂;所述的植物源防虫剂由白头翁提取物、蜂蜜、白花曼陀罗醇提取物、石竹提取物、三白草科提取物组成。

其中,所述的植物源防虫剂由质量份的如下原料组成:白头翁醇提取物5~9份、蜂蜜4~9份、白花曼陀罗醇提取物8~14份、石竹提取物5~8份、三白草科提取物16~20份。

其中,所述的白头翁提取物含有如下含量的白头翁皂甙0.1~3g/ml3、白头翁素1~7g/ml3;所述的白花曼陀罗醇提物含有东莨菪碱5~10g/ml3、莨菪碱1~7g/ml3;所述的石竹提取物含有水杨酸苄酯4~13g/ml3、皂甙9~17g/ml3、水杨酸甲酯13~25g/ml3;所述三白草科提取物中含有甲基正壬酮1.3~7g/ml3、肉豆蔻醚3~5g/ml3

其中,所述的发酵菌由活菌数数量比为9~24:4~8:1~5:8~13:21~26:24~31的em菌、地衣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解纤维素木霉菌、米曲霉、苏云金芽孢杆菌组成。

其中,所述的农家肥由质量份的腐熟牛粪5~10份、腐熟猪粪5~7份、花生粕4~9份、菜籽粕3~9份、鸟粪1~7份、沼气池渣8~14份混合发酵制成。

其中,所述的含有硼、锌、铁、锰等微量元素的化合肥由质量份的如下原料制成:硫酸锌1~5份、硼酸6~8份、硫酸亚铁1~5份、硼酸2~6份、硫酸铵1~8份、磷酸二氢钾4~8份组成。

其中,步骤(1)中,所述发酵菌两次喷洒的喷洒量均为20~30kg/亩。

白头翁中含有的皂甙在体外和体内都能抑制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生长,对多种病菌具有抑制作用

白花曼陀罗主要含有的成分为东莨菪碱、莨菪碱,其对蜱螨亚纲的叶螨科的植食螨类具有胃触杀作用。

石竹提取物中含有水杨酸甲酯,水杨酸甲酯具有杀菌、杀虫作用,水杨酸还是植物信息素,其可促进植物对昆虫的防御机制,进而抵御昆虫的攻击,起到杀虫的作用。

三白草科中含有的甲基正壬酮和肉豆蔻醚引起马蹄枯萎病和白粉病的霉菌和细菌具有杀灭作用。

所述的白头翁提取物由如下方法提取得到:将白头翁干燥后粉碎过100目筛,将粉碎后的白头翁置于超临界萃取斧中,以石油醚为夹带剂,在萃取温度为31℃,萃取压力为35mpa,二氧化碳的流速为22l/min下萃取10min后分离得到所述白头翁提取物。

所述的白花曼陀罗醇提取物由如下方法提取得到:将白花曼陀罗干燥后粉碎过100目筛,将粉碎后的白花曼陀罗置于超临界萃取斧中,以80%乙醇为夹带剂,在萃取温度为35℃,萃取压力为42mpa,二氧化碳的流速为27l/min下萃取10min后分离得到所述白花曼陀罗醇提取物。

所述的石竹提取物由如下方法提取得到:将石竹干燥后粉碎过100目筛,将粉碎后的石竹置于超临界萃取斧中,以25%乙醇溶液为夹带剂,在萃取温度为46℃,萃取压力为25mpa,二氧化碳的流速为225l/min下萃取10min后分离得到所述石竹提取物。

所述的三白草科提取物由如下方法提取得到:将三白草科干燥后粉碎过100目筛,将粉碎后的三白草科置于超临界萃取斧中,以乙酸乙酯为夹带剂,在萃取温度为28℃,萃取压力为35mpa,二氧化碳的流速为25l/min下萃取25min后分离得到所述三白草科提取物。

植物源防虫剂相比于化学性杀虫剂具有如下优点:

1、植物源防虫剂易于被生物降解、易于光解,一般无残留,比较安全;

2、植物资源丰富,自然界中很多植物含有杀菌和灭菌成分,植物源防虫剂来源广泛;

3、植物源防虫剂具有选择性高的特点,不同的植物的活性成分对不同害虫有杀灭作用;

4、植物源防虫剂不易产生抗药性,植物源防虫剂对害虫的作用位点不同,针对性强,药效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植物源防虫剂含有白头翁皂甙、白头翁素、东莨菪碱、莨菪碱、水杨酸苄酯、皂甙、水杨酸甲酯、甲基正壬酮、肉豆蔻醚等活性成分,对引起马蹄枯萎病、杆枯病、白粉病的病菌具有杀灭作用,同时对白暝也具有触杀作用,植物源防虫剂中还添加蜂蜜,多白暝具有引诱作用,提高植物源防虫剂对白暝的触杀效果。

(2)本发明的发酵菌采用em菌、地衣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解纤维素木霉菌、米曲霉、苏云金芽孢杆菌配合,em菌土壤改良常用菌,地衣芽孢杆菌具有抗病、杀灭有害菌的作用,淡紫拟青霉对植物根系的线虫具有杀灭作用,解纤维素木霉菌对农作物秸秆、木屑、稻禾等高纤维素原料具有降解作用,米曲霉对农作物秸秆、木屑、稻禾等中的有机质降解成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物质、苏云金芽孢杆菌对线虫以及鳞翅目等节肢动物具有特异性毒杀作用。本发明添加em菌、地衣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解纤维素木霉菌、米曲霉、苏云金芽孢杆菌改良土壤,可将农作物秸秆、木屑、稻禾等原料发酵,提高土壤的肥力,种植时可不用施肥,减少肥料的用量;同时对土壤中的害虫和致病菌均也具有杀灭作用。

(3)本发明的马蹄高产方法使得马蹄不易患枯萎病、白粉病、白暝防治效果好,采用农家肥施肥,肥效长,定期施加化合肥,肥力足,马蹄产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试验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马蹄的高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土壤改良:采用收割水稻后的稻田作为种植地,对留在稻田里的稻禾喷洒发酵菌后发酵7d,向稻田中施洒鸡粪、木屑、花生粕、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后,补充喷洒发酵菌;再对稻田进行翻耕后暴晒5d后即可种植马蹄;所述的发酵菌由活菌数数量比为24:4:5:8:26:24的em菌、地衣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解纤维素木霉菌、米曲霉、苏云金芽孢杆菌组成;所述发酵菌两次喷洒的喷洒量均为30kg/亩;

(2)肥水管理:马蹄种植期间施加两次农家肥,第一次施加农家肥在马蹄种植后10d,第二次喷砂在马蹄收成前一个月;马蹄种植期间,每个月施加一次含有硼、锌、铁、锰等微量元素的化合肥;所述的农家肥由质量份的腐熟牛粪10份、腐熟猪粪5份、花生粕9份、菜籽粕3份、鸟粪7份、沼气池渣8份混合发酵制成;所述的含有硼、锌、铁、锰等微量元素的化合肥由质量份的如下原料制成:硫酸锌5份、硼酸6份、硫酸亚铁5份、硼酸2份、硫酸铵8份、磷酸二氢钾4份组成;

(3)病害防控:马蹄种植期间,每隔一个月喷洒一次植物源防虫剂;所述的植物源防虫剂由质量份的如下原料组成:白头翁醇提取物9份、蜂蜜4份、白花曼陀罗醇提取物14份、石竹提取物5份、三白草科提取物20份;所述的白头翁提取物含有如下含量的白头翁皂甙0.1g/ml3、白头翁素7g/ml3;所述的白花曼陀罗醇提物含有东莨菪碱5g/ml3、莨菪碱7g/ml3;所述的石竹提取物含有水杨酸苄酯4g/ml3、皂甙17g/ml3、水杨酸甲酯13g/ml3;所述三白草科提取物中含有甲基正壬酮7g/ml3、肉豆蔻醚3g/ml3

实施例2

一种马蹄的高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土壤改良:采用收割水稻后的稻田作为种植地,对留在稻田里的稻禾喷洒发酵菌后发酵5d,向稻田中施洒鸡粪、木屑、花生粕、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后,补充喷洒发酵菌;再对稻田进行翻耕后暴晒7d后即可种植马蹄;所述的发酵菌由活菌数数量比为9:8:1:13:21:31的em菌、地衣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解纤维素木霉菌、米曲霉、苏云金芽孢杆菌组成;所述发酵菌两次喷洒的喷洒量均为20kg/亩;

(2)肥水管理:马蹄种植期间施加两次农家肥,第一次施加农家肥在马蹄种植后15d,第二次喷砂在马蹄收成前一个月;马蹄种植期间,每个月施加一次含有硼、锌、铁、锰等微量元素的化合肥;所述的农家肥由质量份的腐熟牛粪5份、腐熟猪粪7份、花生粕4份、菜籽3~9份、鸟粪1份、沼气池渣14份混合发酵制成;所述的含有硼、锌、铁、锰等微量元素的化合肥由质量份的如下原料制成:硫酸锌1份、硼酸8份、硫酸亚铁1份、硼酸6份、硫酸铵1份、磷酸二氢钾8份组成;

(3)病害防控:马蹄种植期间,每隔一个月喷洒一次植物源防虫剂;所述的植物源防虫剂由质量份的如下原料组成:白头翁醇提取物5份、蜂蜜9份、白花曼陀罗醇提取物8份、石竹提取物8份、三白草科提取物16份;所述的白头翁提取物含有如下含量的白头翁皂甙3g/ml3、白头翁素1g/ml3;所述的白花曼陀罗醇提物含有东莨菪碱10g/ml3、莨菪碱1g/ml3;所述的石竹提取物含有水杨酸苄酯13g/ml3、皂甙9g/ml3、水杨酸甲酯25g/ml3;所述三白草科提取物中含有甲基正壬酮1.3g/ml3、肉豆蔻醚5g/ml3

实施例3

一种马蹄的高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土壤改良:采用收割水稻后的稻田作为种植地,对留在稻田里的稻禾喷洒发酵菌后发酵6d,向稻田中施洒鸡粪、木屑、花生粕、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后,补充喷洒发酵菌;再对稻田进行翻耕后暴晒6d后即可种植马蹄;所述的发酵菌由活菌数数量比为20:7:3:10:25:28的em菌、地衣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解纤维素木霉菌、米曲霉、苏云金芽孢杆菌组成;所述发酵菌两次喷洒的喷洒量均为25kg/亩;

(2)肥水管理:马蹄种植期间施加两次农家肥,第一次施加农家肥在马蹄种植后13d,第二次喷砂在马蹄收成前一个月;马蹄种植期间,每个月施加一次含有硼、锌、铁、锰等微量元素的化合肥;所述的农家肥由质量份的腐熟牛粪8份、腐熟猪粪6份、花生粕8份、菜籽粕7份、鸟粪5份、沼气池渣10份混合发酵制成;所述的含有硼、锌、铁、锰等微量元素的化合肥由质量份的如下原料制成:硫酸锌3份、硼酸7份、硫酸亚铁3份、硼酸5份、硫酸铵7份、磷酸二氢钾6份组成;

(3)病害防控:马蹄种植期间,每隔一个月喷洒一次植物源防虫剂;所述的植物源防虫剂由质量份的如下原料组成:白头翁醇提取物8份、蜂蜜6份、白花曼陀罗醇提取物12份、石竹提取物6份、三白草科提取物18份;所述的白头翁提取物含有如下含量的白头翁皂甙2g/ml3、白头翁素6g/ml3;所述的白花曼陀罗醇提物含有东莨菪碱8g/ml3、莨菪碱6g/ml3;所述的石竹提取物含有水杨酸苄酯8g/ml3、皂甙14g/ml3、水杨酸甲酯22g/ml3;所述三白草科提取物中含有甲基正壬酮4g/ml3、肉豆蔻醚4g/ml3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马蹄高产方法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对比例1不采用的植物源防虫剂由白头翁醇提取物和白花曼陀罗醇提取物组成。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马蹄高产方法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对比例2不采用的植物源防虫剂由石竹提取物和三白草科提取物组成。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马蹄高产方法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对比例3采用的发酵菌由em菌、地衣芽孢杆菌、解纤维素木霉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组成。

对比例4

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马蹄高产方法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对比例4采用的发酵菌由em菌、淡紫拟青霉、米曲霉、苏云金芽孢杆菌组成。

对比例5

对比例5与实施例1的马蹄高产方法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对比例5采用的发酵菌为em菌。

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3以及对比例1~对比例5提供的马蹄高产方法种植马蹄,观察马蹄患枯萎病、白粉病的患病率,以及受到白暝侵害的情况记录在表1中,每种马蹄高产方法的马蹄亩产量记录在表2中。

表1

表2

由表1和表2可知,本发明的马蹄高产方法对枯萎病、白粉病的预防效果好,对白暝的防治效果佳,无白暝侵害马蹄,说明本发明采用的植物源防虫剂中的白头翁皂甙、白头翁素、东莨菪碱、莨菪碱、水杨酸苄酯、皂甙、水杨酸甲酯、甲基正壬酮、肉豆蔻醚活性物质相互配合,病害预防效果好;本发明的马蹄亩产量相比于对比例1~对比例5都高,说明采用em菌、地衣芽孢杆菌、淡紫拟青霉、解纤维素木霉菌、米曲霉、苏云金芽孢杆菌配合对土壤进行改良,提高肥力的同时,可杀灭土壤中的有害菌,减少马蹄枯萎病的发病率,本发明发酵菌通过降低马蹄的疾病发病率,增加土壤的肥力,从而提高马蹄的产量。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