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鱼苗投放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高效投放珍贵鱼苗系统。
背景技术:
珍贵鱼类因为其适应环境的能力差而种群数量稀少,而人类社会一直有着“物以稀为贵”的传统,因此珍贵鱼类的大量培育养殖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而在珍贵鱼苗的投放过程中,渔场企业常常因为珍贵鱼类的“娇贵”特性而损失惨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高效投放珍贵鱼苗系统,投放更安全,提高鱼苗投放存活率和投放效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安全高效投放珍贵鱼苗系统,包括进鱼槽、保温水槽和出鱼口,进鱼槽连接到保温水槽,保温水槽另一端连接出鱼口,出鱼口出水端连接有坡面缓冲板,出鱼口上方安装有通水管,通水管连接到上端开口的混合槽,混合槽通过管道连接到水泵,水泵连接到蓄水池。
优选的,上述通水管安装有流量控制阀。
优选的,上述保温水槽采用双层空心钢板制作。
优选的,上述保温水槽侧壁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
优选的,上述混合槽内交错布置有多个六棱柱凸台,相邻六棱柱凸台间保持间隙。
优选的,上述六棱柱凸台设置为空心结构,下端设置有向下倾斜的透气孔,六棱柱凸台连接有增氧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进鱼槽设置保温水槽,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珍贵鱼苗适宜生存温度,避免鱼苗在投放期间死于温度过高或过低,混合槽中便于饵料投放,水与饵料通过混合槽与水流的流量调节阀联合作用下,可以将饵料与水以及氧气混合均匀,不仅可以避免鱼苗在投放期间因氧气不足而死亡而且可以避免鱼苗长期滞留保温水槽的情况,本发明不仅最大限度地保证在投放珍贵鱼苗的过程中鱼苗的存活率,投放更安全,而且大幅提高了鱼苗投放的效率,适合于养殖珍贵鱼类的大型渔场,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方便快捷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混合槽结构示意图;
图3是混合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一种安全高效投放珍贵鱼苗系统,包括进鱼槽1、保温水槽8和出鱼口7,进鱼槽1连接到保温水槽8,保温水槽8另一端连接出鱼口7,出鱼口7出水端连接有无毒阻尼材料制作的坡面缓冲板6,坡面缓冲板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水流冲击,出鱼口7上方安装有通水管4,通水管4连接到上端开口的混合槽3,混合槽3通过管道连接到水泵5,水泵5连接到蓄水池。
优选的,上述通水管4安装有流量控制阀2。
优选的,上述保温水槽8采用双层钢板制作,内壁涂覆有专门的保温材料,保温效果更好。
优选的,上述保温水槽8侧壁设置有透明的观察窗9,便于观察放入鱼苗的状况以及水位情况。
优选的,上述混合槽3内交错布置有多个六棱柱凸台10,相邻六棱柱凸台10间保持间隙,便于水流与饵料以及氧气充分混合,混合槽3长度方向一侧设置有进水口13连接水泵,另一侧设置有出水口14连接流量控制阀,进口水流冲击交错布置的六棱柱,一方面能够将投放的饵料混合均匀,另一方面,水流冲击六棱柱,还能够起到增氧的作用,投放鱼苗更安全,提高鱼苗投放存活率。
优选的,上述六棱柱凸台10设置为空心结构,下端设置有向下倾斜的透气孔11,六棱柱凸台10连接有增氧泵12,增氧泵增氧,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提高饵料与水的混合均匀性,另一方面增加含氧量。
使用者使用时,将装有待投放鱼苗的装置紧连进鱼槽(最大限度地避免鱼苗直接与空气接触),同时打开水泵,将饵料投入到混合槽并设置流量调节阀到合适的水流速度,然后等待鱼苗投放完毕即可,使用完毕时,使用者停止投料并关闭水泵以及流量调节阀,这时将装有鱼苗的装置与进鱼槽断连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