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改善肉猪福利水平和提高猪肉品质的综合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福利养殖和健康养殖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已有正在申请或已授权的专利方面:2014年申请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4161219a一种可改善母猪福利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母猪妊娠前期配合饲料及其加工方法)是通过改进母猪妊娠前期配合饲料从而提高母猪福利;2009年申请并获得授权的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518218b一种生态养猪的综合方法),集成了现代发酵技术、宽位饲养技术和小空间环境控制技术等,形成的满足猪福利、环境保护和产品安全等客观需求的发酵床式生态养猪技术体系,然而该专利是基于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体系,在现代商品生猪生产中并不是主流饲养方式。
目前,国内生猪养殖仍主要集中在高效养殖水平,主要围绕母猪高产高效、肉猪高度集约化,追求高度集约化阶段,这种高度集约化条件下,猪只普遍缺乏空间、运动量不足,导致猪只整体器官机能(包括心肺功能、免疫机能等)差,要保证禽畜大面积成活,使用抗生素成了必需的手段,这种养殖环境下,我国生猪健康水平普遍偏低,抗生素残留和细菌耐药性问题严重,不但使得我国生猪养殖效率难以提高,也对肉食品安全和抗生素耐受提出了重大挑战。同时,也跳不出“猪只不健康→药物保健→长期使用药物,导致机体肠道和功能器官异常→猪群健康水平下降→药物保健”这种怪圈。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为了跳出“猪只不健康→药物保健→长期使用药物,导致机体肠道和功能器官异常→猪群健康水平下降→药物保健”这种怪圈,必须采取综合的方法,从养殖方式、改善动物肠道、减少或不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等方面进行改变。故而,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改善肉猪福利水平和提高猪肉品质的综合方法。
而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一个方面,解决猪只应激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改善肉猪福利水平和提高猪肉品质的综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产保一体化步骤:将猪只于25-28天龄断奶,经过12-15天原圈留栏饲养;其中,断奶后1周之内仍饲喂教槽料,断奶后7-10天之后开始过渡吃保育料,过渡期为五天,每天换料20%;
大栏群养步骤:在猪只日龄达到40天、日采食量达到500g/天和/或猪只体重普遍达到11kg以上,从产房转移至生长育肥舍;其中,所述生长育肥舍采用大栏饲养,饲养密度为1.2m2/头猪,饲养数量为60-80头/圈;所述生长育肥舍设有至少一个猪只料盆和至少一个自动饲喂料槽,所述自动饲喂料槽在猪日龄达到70天后开启,在所述自动饲喂料槽开启后,所述猪只料盆加料应不够猪只吃饱,迫使猪只因为吃不饱而到所述自动饲喂料槽采食;
换料管理步骤:至猪只60天龄后,统一过渡饲喂小猪料,过渡期为10天,每2天更换20%的料;100天龄后各场根据实际情况过渡为中、大猪料。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产保一体化,将猪只断奶天数提高到25-28天龄,并原圈留栏饲养12-15天,避免猪只因断奶换栏造成应激,造成猪只健康问题,提高猪只福利;换料过渡期为五天,避免饲料变更造成应激效应。自动饲喂料槽和猪只料盆过渡配合使用,给予猪只学习的时间并避免过渡阶段的营养问题。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生长育肥舍的所述自动饲喂料槽个数为2,所述生长育肥舍的所述猪只料盆个数为2。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猪只进入所述生长育肥舍的前2周,在所述生长育肥舍内设置橡胶制、麻制或布制啃咬型玩具;所述猪只进入所述生长育肥舍3-10周期间,在所述生长育肥舍内设置轮胎和/或不倒翁;所述猪只进入所述生长育肥舍11-20周期间,在所述生长育肥舍内设置悬挂铁链和/或地面放置pvc管玩具。
在该技术方案中,结合猪只身体素质配备玩具,提高猪只福利,保证猪只健康,同时也避免猪只打架。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若所述猪只为冬春季进入所述生长育肥舍,应在所述生长育肥舍内铺设干稻草,所述干稻草两天一换,并持续2周或至猪群稳定,避免应激效应。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可根据季节和各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对日龄较小的猪只进行保温。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猪只在进入生长育肥舍后需注射2次口蹄疫疫苗。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生长育肥舍的地面包括实心地面和漏缝地面,所述实心地面处有隔栏、漏缝区互通部,所述漏缝区互通部与漏缝地面连通;所述漏缝区安装有自动饮水器。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生长育肥阶段的所述猪只的饲料配方中添加4-6%的发酵饲料;所述发酵饲料采用乳酸菌和/或酵母菌,所述发酵饲料的品控标准为:ph值4.1-4.5,乳酸含量0.7%-0.8%,乳酸活菌数3.0-5.0×106;酵母菌活菌数:3.0-5.0×106。
避免使用抗生素,而在源头改善猪只消耗系统,提高食物获取量,并保证猪只健康。
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在育肥阶段(100天后),所述猪只不允许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任何抗生素,个别猪只生病可注射抗生素治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遵循减少猪只应激水平的思路,从断奶到出栏整个阶段采取延迟断奶至35~40d、取消保育舍、育肥阶段大栏群养、育肥阶段添加发酵饲料和育肥阶段饲料不添加任何抗生素等方法,集成为一种能够满足猪只福利、提高猪肉品质和肉品安全等需求的健康养殖技术体系。经过长期的示范和推广,具有提高猪只福利水平、减少猪只应激和提高猪肉品质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可改善肉猪福利水平和提高猪肉品质的综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改善肉猪福利水平和提高猪肉品质的综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产保一体化步骤:将猪只于25-28天龄断奶,经过12-15天原圈留栏饲养;其中,断奶后1周之内仍饲喂教槽料,断奶后7-10天之后开始过渡吃保育料,过渡期为五天,每天换料20%;
大栏群养步骤:在猪只日龄达到40天、日采食量达到500g/天和/或猪只体重普遍达到11kg以上,从产房转移至生长育肥舍;其中,所述生长育肥舍采用大栏饲养,饲养密度为1.2m2/头猪,饲养数量为60-80头/圈;所述生长育肥舍设有至少一个猪只料盆和至少一个自动饲喂料槽,所述自动饲喂料槽在猪日龄达到70天后开启,在所述自动饲喂料槽开启后,所述猪只料盆加料应不够猪只吃饱,迫使猪只因为吃不饱而到所述自动饲喂料槽采食;
换料管理步骤:至猪只60天龄后,统一过渡饲喂小猪料,过渡期为10天,每2天更换20%的料;100天龄后各场根据实际情况过渡为中、大猪料。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生长育肥舍的所述自动饲喂料槽个数为2,所述生长育肥舍的所述猪只料盆个数为2。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猪只进入所述生长育肥舍的前2周,在所述生长育肥舍内设置橡胶制、麻制或布制啃咬型玩具;所述猪只进入所述生长育肥舍3-10周期间,在所述生长育肥舍内设置轮胎和/或不倒翁;所述猪只进入所述生长育肥舍11-20周期间,在所述生长育肥舍内设置悬挂铁链和/或地面放置pvc管玩具。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猪只为冬春季进入所述生长育肥舍,应在所述生长育肥舍内铺设干稻草,所述干稻草两天一换,并持续2周或至猪群稳定。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可根据季节和各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对日龄较小的猪只进行保温。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猪只在进入生长育肥舍后需注射2次口蹄疫疫苗。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生长育肥舍的地面包括实心地面和漏缝地面,所述实心地面处有隔栏、漏缝区互通部,所述漏缝区互通部与漏缝地面连通;所述漏缝区安装有自动饮水器。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生长育肥阶段的所述猪只的饲料配方中添加4-6%的发酵饲料;所述发酵饲料采用乳酸菌和/或酵母菌,所述发酵饲料的品控标准为:ph值4.1-4.5,乳酸含量0.7%-0.8%,乳酸活菌数3.0-5.0×106;酵母菌活菌数:3.0-5.0×106。
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在育肥阶段(100天后),所述猪只不允许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任何抗生素,个别猪只生病可注射抗生素治疗。
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改善肉猪福利水平和提高猪肉品质的综合方法。
本发明遵循减少猪只应激水平的思路,从断奶到出栏整个阶段采取延迟断奶至35~40d、取消保育舍、育肥阶段大栏群养、育肥阶段添加发酵饲料和育肥阶段饲料不添加任何抗生素等方法,集成为一种能够满足猪只福利、提高猪肉品质和肉品安全等需求的健康养殖技术体系。经过长期的示范和推广,具有提高猪只福利水平、减少猪只应激和提高猪肉品质等优点。本发明集成包括“断奶仔猪延迟转群”、“产保一体化”、“保肥一体化”、“生长、育肥阶段大栏群养”、“生长、育肥阶段饲料配方中添加6~10%的发酵饲料”和“育肥阶段不添加抗生素”等方法,是一种可提高商品肉猪猪肉品质和改善福利水平的健康养殖方法,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1518218b一种生态养猪的综合方法)基于发酵床式养猪技术体系在思路和养殖工艺上完全不同。
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一种可改善肉猪福利水平和提高猪肉品质的综合方法包括:
s1、断奶仔猪延迟转群,取消保育舍,实现“产保一体化”。
现代集约化养猪为了加快产床的周转,普遍在仔猪断奶7天内将仔猪混群、转栏至保育舍,断奶仔猪遭受断奶、换料和转群多方应激,这种断奶、转群模式下,仔猪受应激的影响在断奶后7-14d通常会出现“生长抑制”现象,采食量较低且不稳定,生长速度差且波动性强,维持需要增加,对肠道病原菌的敏感性增加,发生断奶后腹泻率高,这种“早期断奶应激综合征”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实施例在该环节,将断奶仔猪转群时间延迟到断奶后12~15天,母猪离开后,同窝仔猪原圈留栏饲养12~15d,仔猪在产床顺利完成断奶和饲料过渡。本实施例中,仔猪25~28天龄断奶,经过12~15d的原圈留栏饲养,断奶后1周之内仍饲喂教槽料,7~15天之后开始过渡吃保育料,过渡期为五天,每天换料20%。仔猪日龄达到40d前,“杜长大”商品仔猪体重普遍达到11kg以上,直接从产房转移至生长、育肥舍。
s2、“保肥一体化”和“育肥阶段大栏群养”。
减少在断奶、转群和高密度饲养带来的应激,实现肉猪福利养殖。本实施例在该环节,仔猪断奶后,直接移入生长、育肥舍,并采取大栏群养模式。
大栏规格及养殖要求:
(1)接收转入猪群:40日龄断奶仔猪,体重普遍大于11kg,完成保育料过渡,转群前猪只日采食量应达到500g/天。
(2)密度:60-80头/圈(群),猪舍采用大栏饲养,饲养密度为1.2m2/头猪。
(3)地面要求:实心地面宽度2米、漏缝地面宽度3米;缝隙宽度为20mm;实心地面处有隔栏、漏缝区互通,或符合规格的2个小栏中间打通合并为一个大栏。
(4)自动饮水器个数及高度:在漏缝区安装1个280mm地面高度自动饮水器和2个380mm地面高度的自动饮水器。
(5)料槽要求:两个大栏间安装一个适合中大猪的自动饲喂料槽,在猪日龄达到70d后开启,从进栏到69d,使用可移动式保育猪自动饲喂料槽2个,并配备仔猪料盆2个(确保仔猪在学会自动料槽前获得充分的采食),为了让仔猪学会使用自动料槽,仔猪料盆加料应不够猪只吃饱,迫使猪只应吃不饱到自动料槽采食。
(6)保温装置(冬天):可根据季节和各场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对日龄较小的猪只进行保温。
(7)玩具:冬春季进栏:干稻草、2d一换,持续2周直至猪群稳定,期间选用宠物橡胶蛋(1个/4头)、布条哑铃(1个/4头)等橡胶和布制啃咬型玩具;进栏3~10周,选用轮胎和不倒翁,各设4个/大栏;进栏11~20周,悬挂铁链(1条铁链/20头肉猪)和地面放置pvc管玩具(1个/8头肉猪,长1m、直径8cm规格)。夏秋季进栏:进栏前2周,选用宠物橡胶蛋(1个/4头)、猫狗耐咬磨牙棉绳结(1个/4头)、网球棉绳哑铃(1个/4头)等橡胶制、麻制或布制啃咬型玩具;进栏3~10周,选用轮胎和不倒翁,各设4个/大栏;进栏11~20周,悬挂铁链(1条铁链/20头肉猪)和地面放置pvc管玩具(1个/8头肉猪,长1m、直径8cm规格)。
(8)换料:仔猪进栏前需完成保育料过渡,至60d龄后,统一过渡饲喂小猪料,过渡期为10d,每2天更换20%的料;100d龄后各场根据实际情况过渡为中、大猪料。
(9)免疫:采用正常的免疫程序,要确保猪瘟、伪狂犬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猪只在进入育肥舍后需注射2次口蹄疫疫苗,其他疫苗根据猪场情况选用。
s3、生长、育肥阶段饲料配方中添加4~6%的发酵饲料
随着抗生素的不断限制或禁用,在饲料中添加复合菌发酵饲料已成为一种重要的选择,发酵饲料不但可以产生天然的有机酸,而且可提供大量的益生菌和益生元,对保护断奶仔猪腹泻和调整中大猪后肠肠道菌群具有重要作用,此外,本实施例中发酵饲料采用乳酸菌和酵母菌,发酵料品控标准为:ph值4.1~4.5,乳酸含量0.7%~0.8%,乳酸活菌数3.0~5.0×106;酵母菌活菌数:3.0~5.0×106。
s4、育肥阶段饲料不添加任何抗生素。
本实施例要求大栏群养猪只在育肥阶段(100d后),不允许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任何抗生素,个别猪只生病可注射抗生素治疗。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实验以及有益效果做进一步阐述。
1、生长性能比较
在本实施例中,共进行三批次的试验比较,这里对各个批次进行一一说明。
1)、第一批次
在肉猪生长育肥阶段,综合应用本发明综合方法,通过106天的试验,对肉猪增重、料肉比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在育肥阶段采用本发明综合方法,肉猪日增重提高3.34%、料肉比下降1.56%,具体结果见表1。
表1综合采用本发明综合方法对肉猪育肥的应用效果(1)
2)、第二批次
在肉猪生长育肥阶段,综合应用本发明综合方法,通过125天的试验,对肉猪增重、料肉比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在育肥阶段采用本发明综合方法,肉猪日增重提高5.8%、料肉比下降0.1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综合采用本发明综合方法对肉猪育肥的应用效果(2)
3)、第三批次
在肉猪生长育肥阶段,综合应用本发明综合方法,通过106天的试验,对肉猪增重、料肉比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在育肥阶段采用本发明综合方法,肉猪日增重提高9.85%、料肉比下降4.14%,具体结果见表3。
表3综合采用本发明综合方法对肉猪育肥的应用效果(3)
2、肉质性能指标
随机抽取两组猪各3头,屠宰后取倒数第3肋骨处背最长肌肉样送检,结果发现本发明组猪肉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5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844%(p□0.05),结果见表4。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位棕榈油酸和油酸)具有降低坏胆固醇,提高好胆固醇比例的功效,所有它具有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对两组猪肉肉质性状进行评分或检测,结果发现本发明可大大降低滴水损失(1.94%vs4.84%),提高了生猪的屠宰效益,具体结果见表5。
表4综合采用本发明综合方法对肉猪胴体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表5综合采用本发明综合方法对肉猪品质的影响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