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榛子树种子育苗接种印度块菌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62535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度块菌接种方法,尤其是一种榛子树种子育苗接种印度块菌的方法,属于野生菌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印度块菌(tuberindicum),又名松露,俗名猪拱菌、无娘果等,被称为“国际第一名菌”。印度块菌富含17种氨基酸、8种维生素、适量的蛋白质、以及雄性酮、甾醇、鞘脂、脂肪酸、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50余种生理活性成分,并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8种氨基酸、锌、锰、铁、钙、磷、硒等必需营养素,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衰老、益胃、清神、止血、疗痔等药用价值,具有抗癌活性,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激发脑细胞活力。由于野生印度块菌产量低,需要依靠人工栽培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而有效的接种方法不仅是印度块菌菌根化生产的前提,也是块菌栽培成败的关键。

榛子树(corylusheterophyllafisch),又名榛子,是世界上四大干果(核桃、扁桃、榛子、腰果)之一,为桦木科榛属灌木或小乔木,生于海拔200-1000米的山地阴坡灌丛中。分布于中国、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美国、朝鲜、日本、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蒙古东部,国内分布于贵州、四川东部、陕西、甘肃中部和东南部、河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生于海拔700-2500米的山地林间,抗寒性强,喜欢湿润的气候。它较为喜光,充足的光照能促进其生长发育和结果。榛子树苗的繁殖方式有播种育苗,分株、根蘖育苗和压条育苗,种子发芽力保持1年,播种时间以春季为宜。

目前,国内外虽有少量关于印度块菌的栽培接种技术,并一定程度地运用到人工栽培实践中,但多停留在探索阶段,技术还远不成熟。榛子树作为印度块菌的宿主植物之一,在印度块菌的人工栽培中受到关注,但现有榛子树接种技术尚不成熟,接种效果不理想,接种成功率较低,导致印度块菌栽培的成本增加、产量受限,难以推广应用,需要研究有效的华山松印度块菌人工接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印度块菌人工栽培中接种成功率低、成本高等不足,提出一种榛子树种子育苗接种印度块菌的方法,通过宿主植物幼苗培育和营造菌种生长环境,提高印度块菌接种成功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榛子树种子育苗接种印度块菌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种子预处理:取榛子树种子,置于0-4℃下冰箱内保藏4-5个月,取出后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三次消毒处理,先用浓度35-40%的h2o2液体浸泡0.5-1小时,擦洗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到浓度30-35%的乙醇中进行第二次消毒10-20min,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再放入浓度1.5-5%的次氯酸钠水溶液中进行第三次消毒15-25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2-3次,得到预处理后的榛子种子,置于培养皿中备用;

(2)制备块菌菌种液:选择成熟的鲜印度块菌,清洗干净后用无菌水冲洗2-3次,然后置于粉碎机中粉碎至粒度50-80目的细末状,再按1:5-10的体积比加入无菌水,得到印度块菌菌种液备用;

(3)制备育苗基质:按1:0.8-1:3-4的重量比,取干燥的河沙、蛭石、生荒土粉碎至粒度小于等于4mm并混合均匀,再加入步骤(2)制备的块菌菌根液,使混合料含水率达50-55%,得到育苗基质备用;

(4)制备接种基质:按1:0.8-1:2-3:2-3的重量比,取干燥的河沙、蛭石、生荒土、榛子树菌根土粉碎至粒度小于等于4mm并混合均匀,适量拌入水使含水率达到40-45%,得到接种基质备用;

(5)播种育苗:在温室大棚中,控制适当的温度、湿度、光照度,将步骤(1)中预处理后的榛子树种子,按3-5cm的深度播入步骤(3)得到的育苗基质中,再按常规方法进行育苗管理,浇水、除草,保持育苗基质的湿度,至种子出苗后1-2个月,得到榛子树幼苗;

(6)菌根苗培育:自育苗基质中取出步骤(5)所得榛子树幼苗,将榛子树幼苗的根系浸入步骤(2)制备的印度块菌菌种液中至少3.5min,取出后植入步骤(4)所得接种基质中,控制温室大棚内适当的温度、湿度、光照度,按常规方法进行苗期管理,浇水、除草,并每月对幼苗施步骤(2)制备的块菌菌种液2-3次,保持接种基质的湿度,经4-6个月的培育,即得到印度块菌菌根苗。

所述榛子树种子是产量高、粒大、种仁饱满、无病虫害、连续结果能力强的单株榛子树的种子。

所述步骤(3)和(4)中,调整育苗基质和接种基质的ph值为6.7-7.5,为微酸或中性,以利于榛子树种子的出苗、生长和菌种的生长。

所述步骤(4)中,制备接种基质的榛子树菌根土是取自榛子树林中伴生有印度块菌的榛子树下松散的表层土壤,以保证菌种接种后生长良好,避免育苗缺少松树菌根土而影响接种菌种的生长。

所述步骤(5)中,种子出芽后,每月再施用步骤(2)制备的块菌菌种液2-3次,以增强印度块菌的接种效果。

所述步骤(5)中,榛子树幼苗植入接种基质的密度为每平方米150-300株。

所述步骤(5)中,榛子树种子的播种时间宜在每年的4-5月,以利于种子出苗和树苗的生长,以4月中下旬为宜。

所述步骤(5)和(6)中,控制温室大棚内的温度为20-26℃、湿度为75-85%、光照度为20000-28000lux。

本发明中育苗基质和接种基质的成分配比、接种基质湿度、幼苗种植密度、温室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等各参数均可根据实际需要具体确定,保证良好的接种效果即可。

本发明采用带有印度块菌菌种和恰当组分的育苗基质、接种基质,利用特殊的接种育苗方法,通过多环节的多重菌种布施,为印度块菌菌种在榛子树苗根部的宿生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大大提高了接种的成功率,降低了人工种植印度块菌的成本,可使印度块菌的接种率达到90%以上。菌根苗移栽种植后4-7年进入收获期,单产8kg/亩以上。具有方法可靠、接种率高、成本低等优点,适宜广泛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尽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的技术或产品,均为现有技术或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实施例1:本榛子树种子育苗接种印度块菌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种子预处理:取产量高、粒大、种仁饱满、无病虫害、连续结果能力强的单株榛子树的种子,置于0℃下冰箱内保藏4个月,取出后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三次消毒处理,先用浓度35%的h2o2液体浸泡1小时,擦洗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到浓度30%的乙醇中进行第二次消毒20min,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再放入浓度1.5%的次氯酸钠水溶液中进行第三次消毒25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2次,得到预处理后的榛子种子,置于培养皿中备用;

(2)制备块菌菌种液:选择成熟的鲜印度块菌,清洗干净后用无菌水冲洗2次,然后置于粉碎机中粉碎至粒度50目的细末状,再按1:10的体积比加入无菌水,得到印度块菌菌种液备用;

(3)制备育苗基质:按1:0.8:3的重量比,取干燥的河沙、蛭石、生荒土粉碎至粒度2mm以下并混合均匀,再加入步骤(2)制备的块菌菌根液,使混合料含水率达50%,调整育苗基质的ph值为6.7,得到育苗基质备用;

(4)制备接种基质:按1:0.8:2:2的重量比,取干燥的河沙、蛭石、生荒土、榛子树菌根土粉碎至粒度2mm以下并混合均匀,适量拌入水使含水率达到40%,调整育苗基质的ph值为6.7,得到接种基质备用;所用榛子树菌根土是取自榛子树林中伴生有印度块菌的榛子树下松散的表层土壤,以保证菌种接种后生长良好;

(5)播种育苗:每年的4月下旬,在温室大棚中,控制棚内温度20℃、湿度75%、光照度20000lux,将步骤(1)中预处理后的榛子树种子,按每平方米150株的密度和3cm的深度播入步骤(3)得到的育苗基质中,再按常规方法进行育苗管理,浇水、除草,出苗后每月再浇施步骤(2)制备的块菌菌种液2次,保持育苗基质50%的含水率,至种子出苗后1个月,得到榛子树幼苗;

(6)菌根苗培育:自育苗基质中取出步骤(5)所得榛子树幼苗,将榛子树幼苗的根系浸入步骤(2)制备的印度块菌菌种液中3.5min,取出后植入步骤(4)所得接种基质中,控制温室大棚内温度20℃、湿度75%、光照度20000lux,按常规方法进行苗期管理,浇水、除草,并每月对幼苗施步骤(2)制备的块菌菌种液2次,保持接种基质40%的含水率,经4个月的培育,即得到印度块菌菌根苗。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本发明方法,印度块菌的接种率为90%,种植后第7年进入收获期,块菌的单产由现有方法的2kg/亩提高到8kg/亩,且块菌促进了马尾松的生长发育,同时榛子树又有效地促进了块菌的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可保持与稳定生态系统,促进森林植被的恢复与发育。

实施例2:本榛子树种子育苗接种印度块菌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种子预处理:取产量高、粒大、种仁饱满、无病虫害、连续结果能力强的单株榛子树的种子,置于4℃下冰箱内保藏5个月,取出后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三次消毒处理,先用浓度40%的h2o2液体浸泡0.5小时,擦洗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到浓度35%的乙醇中进行第二次消毒10min,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再放入浓度5%的次氯酸钠水溶液中进行第三次消毒15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得到预处理后的榛子种子,置于培养皿中备用;

(2)制备块菌菌种液:选择成熟的鲜印度块菌,清洗干净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然后置于粉碎机中粉碎至粒度50目的细末状,再按1:5的体积比加入无菌水,得到印度块菌菌种液备用;

(3)制备育苗基质:按1:1:4的重量比,取干燥的河沙、蛭石、生荒土粉碎至粒度4mm并混合均匀,再加入步骤(2)制备的块菌菌根液,使混合料含水率达55%,调整育苗基质的ph值为7.5,得到育苗基质备用;

(4)制备接种基质:按1:1:3:3的重量比,取干燥的河沙、蛭石、生荒土、榛子树菌根土粉碎至粒度4mm并混合均匀,适量拌入水使含水率达到45%,调整育苗基质的ph值为7.5,得到接种基质备用;所用榛子树菌根土是取自榛子树林中伴生有印度块菌的榛子树下松散的表层土壤,以保证菌种接种后生长良好;

(5)播种育苗:每年的4中旬月,在温室大棚中,控制棚内温度26℃、湿度85%、光照度28000lux,将步骤(1)中预处理后的榛子树种子,按每平方米300株的密度和5cm的深度播入步骤(3)得到的育苗基质中,再按常规方法进行育苗管理,浇水、除草,出苗后每个月再浇施步骤(2)制备的块菌菌种液3次,保持育苗基质55%的含水率,至种子出苗后2个月,得到榛子树幼苗;

(6)菌根苗培育:自育苗基质中取出步骤(5)所得榛子树幼苗,将榛子树幼苗的根系浸入步骤(2)制备的印度块菌菌种液中10min,取出后植入步骤(4)所得接种基质中,控制温室大棚内温度26℃、湿度85%、光照度28000lux,按常规方法进行苗期管理,浇水、除草,并每月对幼苗施步骤(2)制备的块菌菌种液3次,保持接种基质45%的含水率,经6个月的培育,即得到印度块菌菌根苗。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本发明方法,印度块菌的接种率为95%,种植后第4年进入收获期,块菌的单产由现有方法的2kg/亩提高到12kg/亩,且块菌促进了马尾松的生长发育,同时榛子树又有效地促进了块菌的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可保持与稳定生态系统,促进森林植被的恢复与发育。

实施例3:本榛子树种子育苗接种印度块菌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种子预处理:取产量高、粒大、种仁饱满、无病虫害、连续结果能力强的单株榛子树的种子,置于2℃下冰箱内保藏4.5个月,取出后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三次消毒处理,先用浓度38%的h2o2液体浸泡0.6小时,擦洗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到浓度32%的乙醇中进行第二次消毒15min,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再放入浓度3%的次氯酸钠水溶液中进行第三次消毒20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得到预处理后的榛子种子,置于培养皿中备用;

(2)制备块菌菌种液:选择成熟的鲜印度块菌,清洗干净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然后置于粉碎机中粉碎至粒度80目的细末状,再按1:8的体积比加入无菌水,得到印度块菌菌种液备用;

(3)制备育苗基质:按1:0.9:3.5的重量比,取干燥的河沙、蛭石、生荒土粉碎至粒度3mm以下并混合均匀,再加入步骤(2)制备的块菌菌根液,使混合料含水率达52%,调整育苗基质的ph值为7.0,得到育苗基质备用;

(4)制备接种基质:按1:1:2.5:2.5的重量比,取干燥的河沙、蛭石、生荒土、榛子树菌根土粉碎至粒度3mm以下并混合均匀,适量拌入水使含水率达到42%,调整育苗基质的ph值为7.0,得到接种基质备用;所用榛子树菌根土是取自榛子树林中伴生有印度块菌的榛子树下松散的表层土壤,以保证菌种接种后生长良好;

(5)播种育苗:每年的4月中旬,在温室大棚中,控制棚内温度23℃、湿度80%、光照度25000lux,将步骤(1)中预处理后的榛子树种子,按每平方米200株的密度和4cm的深度播入步骤(3)得到的育苗基质中,再按常规方法进行育苗管理,浇水、除草,出苗后每个月再浇施步骤(2)制备的块菌菌种液2次,保持育苗基质52%的含水率,至种子出苗后1个月,得到榛子树幼苗;

(6)菌根苗培育:自育苗基质中取出步骤(5)所得榛子树幼苗,将榛子树幼苗的根系浸入步骤(2)制备的印度块菌菌种液中7min,取出后植入步骤(4)所得接种基质中,控制温室大棚内温度23℃、湿度80%、光照度25000lux,按常规方法进行苗期管理,浇水、除草,并每月对幼苗施步骤(2)制备的块菌菌种液3次,保持接种基质42%的含水率,经5个月的培育,即得到印度块菌菌根苗。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本发明方法,印度块菌的接种率为91%,种植后第6年进入收获期,块菌的单产由现有方法的2kg/亩提高到9kg/亩,且块菌促进了马尾松的生长发育,同时榛子树又有效地促进了块菌的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可保持与稳定生态系统,促进森林植被的恢复与发育。

实施例4:本榛子树种子育苗接种印度块菌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种子预处理:取产量高、粒大、种仁饱满、无病虫害、连续结果能力强的单株榛子树的种子,置于1℃下冰箱内保藏5个月,取出后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三次消毒处理,先用浓度36%的h2o2液体浸泡0.6小时,擦洗后用无菌水冲洗干净;然后放到浓度33%的乙醇中进行第二次消毒13min,用无菌水冲洗干净;再放入浓度2%的次氯酸钠水溶液中进行第三次消毒18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2次,得到预处理后的榛子种子,置于培养皿中备用;

(2)制备块菌菌种液:选择成熟的鲜印度块菌,清洗干净后用无菌水冲洗2次,然后置于粉碎机中粉碎至粒度60目的细末状,再按1:6的体积比加入无菌水,得到印度块菌菌种液备用;

(3)制备育苗基质:按1:0.9:4的重量比,取干燥的河沙、蛭石、生荒土粉碎至粒度3.5mm以下并混合均匀,再加入步骤(2)制备的块菌菌根液,使混合料含水率达54%,调整育苗基质的ph值为6.9,得到育苗基质备用;

(4)制备接种基质:按1:0.8:3:3的重量比,取干燥的河沙、蛭石、生荒土、榛子树菌根土粉碎至粒度3mm以下并混合均匀,适量拌入水使含水率达到43%,调整育苗基质的ph值为6.9,得到接种基质备用;所用榛子树菌根土是取自榛子树林中伴生有印度块菌的榛子树下松散的表层土壤,以保证菌种接种后生长良好;

(5)播种育苗:每年的5月初,在温室大棚中,控制棚内温度25℃、湿度78%、光照度23000lux,将步骤(1)中预处理后的榛子树种子,按每平方米180株的密度和3.5cm的深度播入步骤(3)得到的育苗基质中,再按常规方法进行育苗管理,浇水、除草,出苗后每个月再浇施步骤(2)制备的块菌菌种液3次,保持育苗基质55%的含水率,至种子出苗后2个月,得到榛子树幼苗;

(6)菌根苗培育:自育苗基质中取出步骤(5)所得榛子树幼苗,将榛子树幼苗的根系浸入步骤(2)制备的印度块菌菌种液中8min,取出后植入步骤(4)所得接种基质中,控制温室大棚内温度25℃、湿度78%、光照度23000lux,按常规方法进行苗期管理,浇水、除草,并每月对幼苗施步骤(2)制备的块菌菌种液3次,保持接种基质45%的含水率,经5个月的培育,即得到印度块菌菌根苗。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本发明方法,印度块菌的接种率为93%,种植后第5年进入收获期,块菌的单产由现有方法的2kg/亩提高到11kg/亩,且块菌促进了马尾松的生长发育,同时榛子树又有效地促进了块菌的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可保持与稳定生态系统,促进森林植被的恢复与发育。

上面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作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所述内容,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做出各种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