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地绿化的草籽播种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0662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地绿化的草籽播种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播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地绿化的草籽播种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群涌向城市,农村人口越来越少。留在农村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和儿童,劳动力都投奔到城市中,使得农业种植变得越来越困难。尤其是种植玉米,豆科类植物,需要掘土、放种、浇水等一系列环节,步骤繁琐且非常劳累,一般一个人很难做到。针对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能够制造出效率高、针对性强、结构可靠的机器人来帮助农业种植户减轻负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申请号为201420487498.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播种子的移动机器人,包括:滚轮式车体行进机构、洒水装置、播种装置、掘土装置、振动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述播种机器人通过滚轮式车体行进机构,并在箱内设置一系列的装置,实现智能播种与浇灌,节约人力成本、降低费用、灵活度高,然而,该装置不便于根据地形调节机器人的高度位置,且播种时容易造成播种不均匀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地绿化的草籽播种机器人。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地绿化的草籽播种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洒水装置和播种装置,且洒水装置和播种装置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下方设有开设在机器人本体底侧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顶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播种管,且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的底端均延伸至播种管内,所述播种管上活动套接有限位管,且限位管的底端延伸至凹槽外。

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底部四角位置均开设有滑动凹槽,所述滑动凹槽内滑动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延伸至滑动凹槽外,且安装有驱动轮,所述支撑柱与驱动轮之间设有减震机构,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滑动凹槽靠近齿条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转动安装有齿轮,且齿轮的一侧延伸至转动槽外并与齿条相啮合,所述转动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转动电机的一端转动安装在转动槽远离转动电机的一侧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红外感应器,所述机器人本体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和控制器,所述红外感应器、蓄电池、控制器和转动电机依次连接并构成回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上均固定安装有控制阀门。

优选地,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开设在支撑柱底端的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滑动安装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底端延伸至缓冲槽外,且与驱动轮的顶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缓冲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一侧延伸中第一滑槽外,且固定安装在缓冲块上,所述缓冲块的顶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在缓冲槽的顶侧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滑动凹槽远离转动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一侧延伸至第二滑槽外,且固定安装在支撑柱上,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滑动凹槽的顶端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限位管靠近任意一个支撑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限位管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相对应的支撑柱靠近限位管的一侧底端上,所述连接杆为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多个活动杆,多个活动杆的上方分别设有开设在机器人本体底侧的多个活动槽,所述活动杆的顶端滑动安装在活动槽内,所述活动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的一侧延伸至第三滑槽外,且固定安装在活动杆上,所述活动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活动槽的顶侧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四滑块,第四滑块的一侧延伸至第四滑槽外,且固定安装在限位上。

本发明中,所述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地绿化的草籽播种机器人,通过滑动凹槽、支撑柱、放置槽、齿条、转动槽、齿轮、红外感应器、第二弹簧、第二滑槽、第二滑块、缓冲槽、缓冲块、第一弹簧、驱动轮、转动电机、转动杆配合使用,红外感应器将感应到的路况传输到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转动电机转动,转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移动,齿条带动支撑柱在滑动凹槽内上下移动,支撑柱带动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滑动,同时,驱动轮移动过程中,驱动轮带动缓冲块在缓冲槽内滑动,缓冲块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滑动,能够便于根据路况调节机器人本体的高度,且在移动过程中具有缓冲的效果,通过连接杆、凹槽、播种管、限位管、第四滑槽、第四滑块、活动槽、活动杆、第三弹簧、第三滑槽、第三滑块配合使用,支撑柱上下移动过程中带动连接杆上下移动,连接杆带动限位管在凹槽内移动,且限位管带动第四滑块在第四滑槽内滑动,同时,连接杆带动活动杆在活动槽内滑动,活动杆带动第三滑块在第三滑槽内滑动,且挤压第三弹簧,能够便于根据机器人本体的高度调节限位管的高度位置,防止播种时播种不均匀,本发明能够便于根据路况调节机器人本体的高度,且在移动过程中具有缓冲的效果,同时,能够便于根据机器人本体的高度调节限位管的高度位置,防止播种时播种不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地绿化的草籽播种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地绿化的草籽播种机器人的图1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地绿化的草籽播种机器人的机器人本体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地绿化的草籽播种机器人的图1中b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地绿化的草籽播种机器人的图1中c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器人本体、2-洒水装置、3-播种装置、4-第一连接管、5-第二连接管、6-蓄电池、7-控制器、8-连接杆、9-滑动凹槽、10-支撑柱、11-放置槽、12-齿条、13-转动槽、14-齿轮、15-红外感应器、16-第二弹簧、17-第二滑槽、18-第二滑块、19-缓冲槽、20-缓冲块、21-第一弹簧、22-驱动轮、23-转动电机、24-转动杆、25-凹槽、26-播种管、27-限位管、28-第四滑槽、29-第四滑块、30-活动槽、31-活动杆、32-第三弹簧、33-第三滑槽、34-第三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适用于丘陵山地绿化的草籽播种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1,机器人本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洒水装置2和播种装置3,且洒水装置2和播种装置3的底部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5,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5的下方设有开设在机器人本体1底侧的凹槽25,凹槽25的顶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播种管26,且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5的底端均延伸至播种管26内,播种管26上活动套接有限位管27,且限位管27的底端延伸至凹槽25外。

机器人本体1的底部四角位置均开设有滑动凹槽9,滑动凹槽9内滑动安装有支撑柱10,支撑柱10的底端延伸至滑动凹槽9外,且安装有驱动轮22,支撑柱10与驱动轮22之间设有减震机构,支撑柱10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11,放置槽11内固定安装有齿条12,滑动凹槽9靠近齿条1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13,转动槽13内转动安装有齿轮14,且齿轮14的一侧延伸至转动槽13外并与齿条12相啮合,转动槽13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23,转动电机23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杆24,转动杆24远离转动电机23的一端转动安装在转动槽13远离转动电机23的一侧内壁上,通过滑动凹槽9、支撑柱10、放置槽11、齿条12、转动槽13、齿轮14、红外感应器15、第二弹簧16、第二滑槽17、第二滑块18、缓冲槽19、缓冲块20、第一弹簧21、驱动轮22、转动电机23、转动杆24配合使用,红外感应器15将感应到的路况传输到控制器7,控制器7控制转动电机23转动,转动电机23带动转动杆24转动,转动杆24带动齿轮14转动,齿轮14带动齿条12移动,齿条12带动支撑柱10在滑动凹槽9内上下移动,支撑柱10带动第二滑块18在第二滑槽17内滑动,同时,驱动轮22移动过程中,驱动轮22带动缓冲块20在缓冲槽19内滑动,缓冲块20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滑动,能够便于根据路况调节机器人本体1的高度,且在移动过程中具有缓冲的效果,通过连接杆8、凹槽25、播种管26、限位管27、第四滑槽28、第四滑块29、活动槽30、活动杆31、第三弹簧32、第三滑槽33、第三滑块34配合使用,支撑柱10上下移动过程中带动连接杆8上下移动,连接杆8带动限位管27在凹槽25内移动,且限位管27带动第四滑块29在第四滑槽28内滑动,同时,连接杆8带动活动杆31在活动槽30内滑动,活动杆31带动第三滑块34在第三滑槽33内滑动,且挤压第三弹簧32,能够便于根据机器人本体1的高度调节限位管27的高度位置,防止播种时播种不均匀,本发明能够便于根据路况调节机器人本体1的高度,且在移动过程中具有缓冲的效果,同时,能够便于根据机器人本体1的高度调节限位管27的高度位置,防止播种时播种不均匀。

机器人本体1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红外感应器15,机器人本体1内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6和控制器7,红外感应器15、蓄电池6、控制器7和转动电机23依次连接并构成回路,第一连接管4和第二连接管5上均固定安装有控制阀门,减震机构包括开设在支撑柱10底端的缓冲槽19,缓冲槽19内滑动安装有缓冲块20;缓冲块20的底端延伸至缓冲槽19外,且与驱动轮22的顶端固定连接,缓冲槽19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一侧延伸中第一滑槽外,且固定安装在缓冲块20上,缓冲块20的顶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21,第一弹簧21的顶端固定安装在缓冲槽19的顶侧内壁上,滑动凹槽9远离转动槽13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17,第二滑槽17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18,第二滑块18的一侧延伸至第二滑槽17外,且固定安装在支撑柱10上,支撑柱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6,第二弹簧16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滑动凹槽9的顶端内壁上,限位管27靠近任意一个支撑柱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杆8,连接杆8远离限位管27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相对应的支撑柱10靠近限位管27的一侧底端上,连接杆8为倾斜设置,连接杆8的顶侧固定安装有多个活动杆31,多个活动杆31的上方分别设有开设在机器人本体1底侧的多个活动槽30,活动杆31的顶端滑动安装在活动槽30内,活动槽30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三滑槽33,第三滑槽33内滑动安装有第三滑块34,第三滑块34的一侧延伸至第三滑槽33外,且固定安装在活动杆31上,活动杆3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32,第三弹簧32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活动槽30的顶侧内壁上,凹槽5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四滑槽28,第四滑槽28内滑动安装有第四滑块29,第四滑块29的一侧延伸至第四滑槽28外,且固定安装在限位27上,通过滑动凹槽9、支撑柱10、放置槽11、齿条12、转动槽13、齿轮14、红外感应器15、第二弹簧16、第二滑槽17、第二滑块18、缓冲槽19、缓冲块20、第一弹簧21、驱动轮22、转动电机23、转动杆24配合使用,红外感应器15将感应到的路况传输到控制器7,控制器7控制转动电机23转动,转动电机23带动转动杆24转动,转动杆24带动齿轮14转动,齿轮14带动齿条12移动,齿条12带动支撑柱10在滑动凹槽9内上下移动,支撑柱10带动第二滑块18在第二滑槽17内滑动,同时,驱动轮22移动过程中,驱动轮22带动缓冲块20在缓冲槽19内滑动,缓冲块20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滑动,能够便于根据路况调节机器人本体1的高度,且在移动过程中具有缓冲的效果,通过连接杆8、凹槽25、播种管26、限位管27、第四滑槽28、第四滑块29、活动槽30、活动杆31、第三弹簧32、第三滑槽33、第三滑块34配合使用,支撑柱10上下移动过程中带动连接杆8上下移动,连接杆8带动限位管27在凹槽25内移动,且限位管27带动第四滑块29在第四滑槽28内滑动,同时,连接杆8带动活动杆31在活动槽30内滑动,活动杆31带动第三滑块34在第三滑槽33内滑动,且挤压第三弹簧32,能够便于根据机器人本体1的高度调节限位管27的高度位置,防止播种时播种不均匀,本发明能够便于根据路况调节机器人本体1的高度,且在移动过程中具有缓冲的效果,同时,能够便于根据机器人本体1的高度调节限位管27的高度位置,防止播种时播种不均匀,红外感应器的型号为15lhi778,驱动轮22的型号为mrt10。

本发明:红外感应器15将感应到的路况传输到控制器7,控制器7控制转动电机23转动,转动电机23带动转动杆24转动,转动杆24带动齿轮14转动,齿轮14带动齿条12移动,齿条12带动支撑柱10在滑动凹槽9内上下移动,支撑柱10带动第二滑块18在第二滑槽17内滑动,同时,驱动轮22移动过程中,驱动轮22带动缓冲块20在缓冲槽19内滑动,缓冲块20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滑动,达到便于根据路况调节机器人本体1的高度,且在移动过程中具有缓冲效果的目的,支撑柱10上下移动过程中带动连接杆8上下移动,连接杆8带动限位管27在凹槽25内移动,且限位管27带动第四滑块29在第四滑槽28内滑动,同时,连接杆8带动活动杆31在活动槽30内滑动,活动杆31带动第三滑块34在第三滑槽33内滑动,且挤压第三弹簧32,达到便于根据机器人本体1的高度调节限位管27的高度位置,防止播种时播种不均匀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