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系统及催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00605阅读:15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系统及催芽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北方为长日照高寒地区,生育期短、有效积温低;春季升温慢,夏季高温期短,秋季降温快,直接播种水稻产量低、品质差,所以北方水稻采用两段式栽培,第一段为大棚育秧期,当秧苗经过35~40天的生长,为三叶一心期时,进行本田插秧,进入第二阶段栽培。水稻育秧前期准备步骤有晒种、选种、浸种、消毒、催芽等五个环节,尤其是浸种和催芽对温度要求高,操作方法不当,易引起“烧种”和“烂种”,初次种植水稻的农民由于对浸种催芽技术掌握不好,经常性的造成水稻种子发芽不好或不发芽,给稻农造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系统与集中浸种催芽方法,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系统,包括智能控温系统、浸种催芽箱和水循环与加热系统;

所述的智能控温系统包括控制器、测温仪、感温探头组成,用于控制浸种催芽箱中的水温;

所述的浸种催芽箱长×宽×高=8×3×1.5米,用于装载水稻种子进行浸种催芽;

所述的水循环与加热系统,包括锅炉、水泵、管道和喷淋装置,锅炉通过外循环管道与浸种催芽箱连接,对浸种催芽箱的水温起到升温和降温作用;喷淋装置通过管道水泵与浸种催芽箱连接,用于水循环。

该一种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系统的催芽方法为:

(1)在催芽车间摆放浸种催芽箱;催芽车间摆放4~8个浸种催芽箱,每个浸种催芽箱一次可摆放水稻种子15吨左右,可插秧3000亩水稻田,一个催芽车间一次催芽可插秧1~2万亩水稻田。

(2)选好的水稻种子装在纱网袋中,每袋25~35kg,装满2/3即可,在浸种催芽箱内进行码垛装箱,码井字垛,浸种催芽箱内壁的四周要留有10cm的距离,垛高低于箱上口20~30cm,在码垛的同时,在不同位置均匀放置感温探头;一个浸种催芽箱内放置放置感温探头6~8个。

(3)低温浸种:将11~13℃浸种消毒药水注入到浸种催芽箱中,水层没过种子袋20cm,浸种标准水温控制在11℃,水温高于12℃降温,低于10℃开始加热,浸种时间为7~10天,达到浸种标准后排水;

(4)变温催芽:通过锅炉加热水温,注入浸种催芽箱中,通过外循环管道加温;当水温升至32℃时,开始从浸种催芽箱上部喷淋循环水催芽,催芽10~12h,促使种子破胸;将水温调整到25~28℃,催芽10~12h,芽根形成“双山”型,长度不超过2mm,催芽即结束;

(5)晾芽锻炼:播种前把芽谷在室内摊薄炼芽24小时,以增强芽谷播后对环境的适应性,抢晴天播种。

与现有技术比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按水稻种子发芽各阶段的对温度的生理需要,通过智能化控温系统设置好温度,通过水的外循环系统保证浸种催芽箱中的水温保持在种子发芽要求的范围内,浸种催芽的每个步骤都按标准进行操作,水稻种子达到“快”(2~3天内催好芽)、“齐”(发芽率90%以上)、“匀”(芽长整齐一致)、“壮”(芽色白,无异味,芽长半粒谷,根长一粒谷)目的,对于大面积规模化农业生产高品质水稻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述。

2016~2017年试验在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和水稻科技园区进行,水稻品种为垦稻24号。

试验设2个处理,处理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系统及催芽方法;处理2为常规育秧方法。处理1实施方案为,按本发明要求设置,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系统(智能控温系统、浸种催芽箱、水循环与加热系统),催芽方法:水稻种子装箱码垛、恒温浸种、变温催芽、摊凉锻炼待播种。处理2实施方案为,常规浸种催芽方法,水稻浸种催芽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

试验结果:

试验各处理水稻芽种素质考查数据

试验于水稻播种前考查了芽种素质,采用本发明的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系统及催芽方法效果明显,催芽时间较对照提前1天,发芽率达到98%以上,芽的均匀度达96%以上,壮芽率达96%以上,均好于对照,见表1。

表1试验各处理水稻芽种素质考查数据

试验各处理水稻秧苗素质考查数据:

将两种催芽系统得到的芽种种植在水稻育秧棚中,一个育秧棚360m2,分为两部分,一半播种本发明方法所得芽种,一半播种传统浸种催芽方法所得芽种。试验于水稻插秧前考查了秧苗素质,采用本发明的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系统及催芽方法效果明显,较对照出苗期提前1天,苗色浓绿,叶龄、株高、根条数、根长、叶长、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都高于对照,水稻秧苗达到壮秧标准,见表2。

表2试验各处理水稻苗期植株性状考查数据

试验各处理对水稻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的影响:

将两个处理分别插秧在两个水稻池中,秋季水稻收获时取样测定水稻产量。水稻收获时,每个试验区连续取样30株,进行产量性状调查,采用本发明的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系统及催芽方法可增加水稻的平方米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单穗粒重;于试验区的每个处理中随机选取三点,每点选20平方米,将水稻收获实测产,产量结果表明,由于水稻秧苗素质好,插秧后反青快,水稻产量比对照提高,采用本发明的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系统及催芽方法比常规方法平均增产2.99%,平收282公斤/公顷,按水稻价格2.83元/公斤计算,平均增收798元/公顷,见表3。

表3试验各处理对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注:各处理产量计算结果水分均已扣除。测产小区面积20平方米

综上所述,采用本发明的水稻智能化浸种催芽系统及催芽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可提高育秧棚温度育苗床温度,提高水稻秧苗素质,水稻平均增产2.99%,平均增收282公斤/公顷,按水稻价格2.83元/公斤计算,平均增收798元/公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实施例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