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少花龙葵嫁接后代对硒的富集能力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450862阅读:9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少花龙葵嫁接后代对硒的富集能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少花龙葵又名乌点规,白花菜(学名:solanumphoteinocarpumnakamuraetodashima),是纤弱草本,茎无毛或近于无毛,其叶可供蔬食,有清凉散热之功,并可兼治喉痛。

硒对于人体的酸碱平衡的维持具有重要的左右,当缺硒时,会造成全身无力、疲乏、心跳减弱、头昏眼花,严重时,还会导致呼吸麻痹死亡。

目前,对于如何提升作物中硒含量的研究不多,主要集中在施用硒肥方面,如申请号为201510372442.3的中国专利“一种富硒梨的种植方法”、申请号为201510695420.0的中国专利“富硒葡萄栽培方法”和申请号为201710492306.7的中国专利“一种油茶富含硒的种植方法”。上述方法依赖于肥料的选择,不能从本质上提高作物对于硒的吸收富集,不利于实际的推广使用。

近些年来,利用嫁接方法从根本上提高作物的富硒能力的研究得到了一些进展,如申请号为201510274516.x的中国专利“一种富硒草莓的二次嫁接繁殖方法”和申请号为201610514416.4的中国专利“一种有机富硒香瓜大棚种植方法”。不过,由于不同的嫁接方法(如砧木和接穗的不同)所带来的效果,特别在元素的富集与否方面,通常是不确定的。

因此,对于如何提升少花龙葵的硒富集能力,以增强其食药用价值,是本领域所亟待解决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少花龙葵嫁接后代对硒的富集能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选取矿山生态型少花龙葵、农田生态型少花龙葵中的一种作为砧木,另一种作为接穗,进行嫁接,收集嫁接处理后砧木及接穗的后代;

所述矿山生态型少花龙葵为生长在铅锌矿区的少花龙葵;

所述农田生态型少花龙葵为生长在农田中的少花龙葵。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采用嫁接的方法提高作物的硒富集能力的报道较少,且无规律可寻。在零星的有关报道中,仅有一些利用不同作物进行嫁接以提升硒富集能力的报道,如申请号为201510274516.x的中国专利“一种富硒草莓的二次嫁接繁殖方法”和申请号为201610514416.4的中国专利“一种有机富硒香瓜大棚种植方法”。

在目前的报道中,由于尚未找到利用何两种作物进行嫁接便可以提升作物的硒富集能力的规律,使得提升作物硒富集能力方面的研究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错实验工作。

另外,由于不同作物的生长特性不同,常会发生嫁接后作物难以存活的现象,导致嫁接失败,这更增加了利用嫁接提升嫁接后代对于硒的吸收富集能力的难度。

值得指出的是,目前,利用嫁接提高嫁接后代对于硒的吸收富集能力的报道更是鲜有。

本发明通过长期的实验摸索,惊喜的发现当利用生长在铅锌矿区的少花龙葵和生长在农田中的少花龙葵进行嫁接后,可以显著的提高其嫁接后代对于硒的吸收富集能力。由于硒含量的提升,本发明进一步的提高了少花龙葵的食药用价值,为少花龙葵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作为本发明一个可选的方案,砧木为矿山生态型少花龙葵或农田生态型少花龙葵上长度为6cm的下部苗。

作为本发明一个可选的方案,接穗为矿山生态型少花龙葵或农田生态型少花龙葵上长度为4cm的上部苗。

优选的,进行所述嫁接时,采用劈接法。进行所述嫁接时,保留砧木叶片及幼芽。

一般而言,嫁接后,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为8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显著的提高了少花龙葵嫁接后代对于硒的吸收富集能力,提高了少花龙葵的食药用价值;同时,本发明由于是利用同一种作物不同生态型进行嫁接,易于存活且可促进嫁接后代的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是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发明内容所做出的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试验方法

1.1试验材料

在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唐家山铅锌矿(矿山生态型)和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农场(农田生态型)各收集一株具有成熟果实的少花龙葵,分别采集两种生态型的少花龙葵种子,风干,保存。

唐家山铅锌矿(北纬29°24′,东经102°38′)位于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唐家乡,平均海拔890m,属北温带与季风带之间的山地亚热带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特点,多年平均气温17.9℃,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41.8mm,多年平均日照1475.8h,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248.2mm。

四川农业大学雅安校区农场(北纬30°23′,东经103°48′)位于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平均海拔620m,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6.2℃,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743.3mm,多年平均日照1035h,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011.2mm。

1.2嫁接

将采集的两种生态型的少花龙葵种子分别播种和育苗,待株高约10cm时进行嫁接处理。待少花龙葵果实成熟后,分别收集未嫁接、正反嫁接处理的砧木及接穗的后代(第一代)种子保存,分别记为:矿山ck、农田ck、矿山砧木、农田砧木、矿山接穗、农田接穗。

嫁接方法为劈接法,用宽约1cm、长20cm的塑料带进行绑缚,使砧木与接穗的结合部分牢牢地贴在一起。嫁接后浇水并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为80%,用地膜覆盖保湿,并用遮阳网遮盖。10d后逐步移除地膜和遮阳网,并取下绑缚的塑料薄膜。嫁接成活后,全部种植在无重金属污染的土中,根据土壤水分实际情况不定期浇水确保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左右。

嫁接处理方式如下:

(1)矿山生态型不嫁接处理(矿山ck):直接将矿山生态型少花龙葵幼苗移栽种植,收集种子保存。

(2)农田生态型不嫁接处理(农田ck):直接将农田生态型少花龙葵幼苗移栽种植,收集种子保存。

(3)矿山生态型作为砧木嫁接(矿山砧木,农田接穗):将矿山生态型和农田生态型少花龙葵幼苗分别从离地约6cm处剪断,矿山生态型少花龙葵幼苗下部苗(6cm)作为砧木,农田生态型少花龙葵的上部苗(4cm)作为接穗进行嫁接,保留砧木叶片及幼芽。

(4)农田生态型作为砧木嫁接(农田接穗,矿山砧木):将矿山生态型和农田生态型少花龙葵幼苗分别从离地约6cm处剪断,农田生态型少花龙葵幼苗下部苗(6cm)作为砧木,矿山生态型少花龙葵的上部苗(4cm)作为接穗进行嫁接,保留砧木叶片及幼芽。

1.3试验设计

将取自四川农业大学温江校区附近农田的潮土(土壤全硒含量0.35mg/kg)风干,过5mm筛,分别称取3.0kg装于15cm×18cm(高×直径)的塑料盆内。将na2seo3溶液加入土壤中,使土壤硒(ⅳ)含量为10mg/kg,保持土壤湿润,放置60d,不定期翻土混合,使土壤充分混合均匀。将采用不同方式嫁接成活的两种生态型少花龙葵正反嫁接后代(矿山ck、农田ck、矿山砧木、农田砧木、矿山接穗、农田接穗)种子直接撒播于农田中,地膜覆盖保湿,待出苗后揭开地膜。将2对真叶展开的长势一致的少花龙葵幼苗分别种植于盆中,每盆4株,每个处理重复6次。经常浇水以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为80%。

待少花龙葵进入盛花期后,对植物整株收获,用自来水将根系、砧木茎秆、砧木叶片、上部茎秆和上部叶片清洗干净,再用去离子水冲洗3次,于110℃杀青15min,75℃烘干至衡重,称重,粉碎,过100目筛。采用硝酸-高氯酸消煮,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豆瓣菜各部分硒含量。

1.4计算公式

根冠比=根系干重/地上部干重;转运系数(tf)=植物地上部分硒含量/根系硒含量。

(二)试验结果与分析

表1不同嫁接处理对两种生态型少花龙葵后代生物量的影响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处理在5%显著水平上差异显著;下同。

表中,在农田生态型的3组实验组中,“农田接穗”代表的是农田生态型的少花龙葵作为接穗开花结果后代,其基因与农田生态型的少花龙葵的一致;“农田砧木”代表的是农田生态型的少花龙葵作为砧木发的侧枝开花结果后代,其基因与农田生态型的少花龙葵的一致;

在矿山生态型的3组实验组中,“矿山接穗”代表的是矿山生态型的少花龙葵作为接穗开花结果后代,其基因与矿山生态型的少花龙葵的一致;“矿山砧木”代表的是矿山生态型的少花龙葵作为砧木发的侧枝开花结果后代,其基因与矿山生态型的少花龙葵的一致;下同。

表2不同嫁接处理对两种生态型少花龙葵后代硒含量的影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