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树木喷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92408发布日期:2018-06-15 20:47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林树木培育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树木喷药器。



背景技术:

农林经济是国家基础经济类型,关乎着民生大计,在农林经济中,树木类型的产品占有很大比重,占据较大比重的为果树的果实以及制造家具等实用器具的木材,不论是农业中果树还是林业中的经济树木,在种植过程中都需要管理,例如需要管理人员施肥、除草以及喷药等,但是很多类型的树木都较为高大,喷药时非常不便,人工使用喷药壶喷药时很难喷洒均匀,甚至伸不到树冠上,给灭病虫害带来一定程度的难度,现有的技术无法做到方便、快速、均匀的目的,因此,为了提升种植品质,目前市场急需相关解决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均匀且方便的对树木进行全方位喷药的树木喷药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树木喷药器,包括行走装置、支撑杆、药液供给装置、旋转装置动力装置和喷药装置,行走装置包括行走轮和车架,药液供给装置包括药液储存箱、药液泵和输送管,旋转装置包括旋转箱、旋转轴和旋转驱动电机,喷药装置包括喷药器、喷药杆和喷头,动力装置包括蓄电池和控制柜,所述行走轮设置在车架下方,药液储存箱位于车架上端面一侧,药液泵设置在药液储存箱上,药液泵连接输送管,支撑杆下端竖直设置在车架上端一侧,支撑架上端向着药液储存箱相反的方向弯曲且上端水平延伸,输送管敷设在支撑杆上并延伸至支撑杆上端端部,旋转箱固定在支撑杆上端端部,旋转轴穿设在旋转箱中,旋转驱动电机固定在旋转箱上,旋转驱动电机通过齿轮连接旋转轴,喷药器固定在旋转轴上且喷药器上设置的药液壶位于喷药器上端,所述喷药器上设有遥控开关,喷药杆一端固定在旋转轴下端,喷药杆为至少三段的且夹角为钝角的杆状,喷头均布在喷药杆上并连通喷药器,蓄电池设置在车架上并与药液储存箱位于同一侧,蓄电池连接控制柜,控制柜设置在车架上,控制柜通过电缆连接药液泵和旋转驱动电机。

所述输送管上端端部悬空设置在喷药器的药液壶上方。

所述喷药器为汽油机喷药器或者干电池喷药器。

所述支撑杆弯曲处设有加强杆。

所述旋转轴下端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下端面固定喷药杆。

所述喷药杆至少有两个。

所述支撑杆竖直部分为伸缩杆。

本发明具有以下显著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设置的支撑杆能够将喷药器和喷药杆从上方伸到树木的树冠上,大大方便了对树冠顶部的喷药,达到喷药覆盖全树冠的目的。

2.本发明设置的旋转轴能够转动从而带动喷药杆转动,同时为了顺利喷药,喷药器也随同旋转轴转动,这样便能够在喷药杆不断旋转喷药的情况下达到均匀喷药的目的。

3.本发明设置的输送管能够将储存的药液送到支撑杆顶端,当喷药器的药液壶位于输送管端部下端时即可进行补充药液,方便了工作中的药液补充。

4.本发明结构紧凑,适合多种树木的喷药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树木喷药器,包括行走装置、支撑杆4、药液供给装置、旋转装置动力装置和喷药装置,行走装置包括行走轮11和车架1,药液供给装置包括药液储存箱3、药液泵31和输送管32,旋转装置包括旋转箱5、旋转轴51和旋转驱动电机53,喷药装置包括喷药器6、喷药杆61和喷头62,喷药器6为汽油机喷药器或者干电池喷药器,动力装置包括蓄电池2和控制柜22,所述行走轮11设置在车架1下方,药液储存箱3位于车架1上端面一侧,药液泵31设置在药液储存箱3上,药液泵31连接输送管32,支撑杆4下端竖直设置在车架1上端一侧,支撑架4上端向着药液储存箱3相反的方向弯曲且上端水平延伸,支撑杆4弯曲处设有加强杆41,输送管32敷设在支撑杆4上并延伸至支撑杆4上端端部,旋转箱5固定在支撑杆4上端端部,旋转轴51穿设在旋转箱5中,旋转驱动电机53固定在旋转箱5上,旋转驱动电机53通过齿轮连接旋转轴51,喷药器6固定在旋转轴51上且喷药器6上设置的药液壶位于喷药器6上端,输送管32上端端部悬空设置在喷药器6的药液壶上方,旋转轴51下端设有固定板52,固定板2下端面固定喷药杆61一端,喷药杆61有四个且均为三段的且夹角为钝角的杆状,喷头62均布在喷药杆61上并连通喷药器6,蓄电池2设置在车架1上并与药液储存箱3位于同一侧,蓄电池2通过电线盒21连接控制柜22,控制柜22设置在车架1上,控制柜22通过电缆连接药液泵31和旋转驱动电机53。进一步的,支撑杆4竖直部分可使用伸缩杆。

使用时,将发明推至需要喷药的树木旁,调整喷药杆61包含树冠的位置,通过控制柜22控制旋转驱动电机53转动,并遥控控制喷药器6的运行即可实现对树冠的全方位喷药,当喷药器6中的药液壶的药液不足时,令药液壶旋转至输送管32端部下方即可打开药液泵31补充药液。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