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坑生态修复绿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2767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矿坑生态修复绿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修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矿坑生态修复绿化装置。



背景技术:

矿产资源的开采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必要的资源,另一方面也会不同程度地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废弃矿坑就是这一问题最集中的反应,尤其是铁矿坑最为突出,对其进行改造非常困难,故对于矿坑生态修复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例如公告号为CN201420753669.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矿坑生态修复绿化装置,包括设于矿坑倾斜内壁上的框体和种植土,种植土由框体底部向上依次为蓄水棉、石沙混合层、营养层、土壤层及覆盖在土壤层表面的土壤固定网;框体边缘向内延伸出可勾住土壤固定网的内勾边,框体内底面沿矿坑内壁倾斜方向均布有蓄水挡板;还包括铺于矿坑内壁表面的垫棉,垫棉的顶部和底部通过固定杆固定,相邻框体之间设有T形杆,T形杆具有穿过垫棉插入斜坡内的底部和卡住相邻框体的顶部,T形杆的底部和顶部可拆卸连接。蓄水棉增强种植土的蓄水能力,蓄水挡板可使土壤湿度均匀,T形杆方便安装拆卸框体,垫棉可实现在凹凸地面上的固定,该绿化方式容易实现,成本低。

但是由于矿坑的内壁通常并不是平整的的,而框体的底壁是平整的,故在矿坑内壁上固定框体时会由于框体表面无法很好的与矿坑内壁贴合导致安装不牢固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坑生态修复绿化装置,能够更好的与矿坑内壁贴合增加安装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矿坑生态修复绿化装置,包括设于矿坑内壁上且用于种植植物的框体,所述框体内填充种植土,所述框体底壁包括多块条板,所述条板之间相互铰接,所述框体上设置有连接条板且保持框体底壁平整的限位件,所述框体侧壁上开设有供条板穿出的贯穿槽。

框体的底壁由多块相互铰接的条板组成,故在使用框体遇到矿坑内壁呈弧面时,框体能够自由的调整并与矿坑内壁更好的贴合,从而能够使得框体能够更加牢固安装,而在框体不使用时,可以借助限位件对条板进行限位保持框体底壁的平整,多出的条板部分可以从贯穿槽穿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条板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限位件包括穿设在通孔内的杆件,所述杆件之间相互铰接,所述杆件的两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

这样在不使用框体时,可以调整杆件的位置,使得杆件的位置处于条板的铰接处时,此时杆件的铰接处与条板的铰接处处于错位状态,然后通过两端的限位螺母进行锁紧限位,此时条板被限制翻转,使得框体的底部的能够保持平整,能够用于表面平整的矿坑内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框体侧壁与条板之间连接有软质挡布。

首先软质挡布能够起到阻挡种植土的作用,防止框体底壁下陷其与侧壁之间出现供种植土漏出的开口,且软质挡布也不会影响框体底盘恢复至水平状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框体内间隔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倾斜设置。

倾斜设置的挡水板具有更好的挡水效果且承载能力强度,另外间隔设置的挡水板能够将框体分隔成多个区域,并且有效防止水分的快速流失,更加适于植物的生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挡水板中部均开设有通水孔。

将通水孔设置在挡水板中部,在水量不是特别多的情况下能够被挡水板所阻挡,而在水量太多时能够借助通水孔不断下排,从而有效防止水量太多导致植物的死亡,起到一定保护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框体的两侧沿竖直方向延伸有防护板。

两侧防护板的设置,矿坑内壁滚下的石子等能够被防护板所阻挡,从而对植物起到保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框体上开设有收纳防护板的收纳槽,所述防护板和框体上设置有对应的插孔且插孔内插接有限位销钉。

从而在框体使用时可以将防护板从收纳槽中抽出,并借助限位插销对防护板进行限位,通过防护板来更好的保护植物,而在框体没有使用时,可以将防护板收纳到收纳槽内,借助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框体一侧设置有轴体,另一侧设置有与轴体配合的筒体,相邻所述框体之间通过轴体与筒体的配合铰接。

通过轴体和筒体的设置,能够实现相邻框体之间的连接,从而便于多个框体的同时安装,提高安装效率,且框体之间相互铰接便于根据矿坑内壁的情况实现适当的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相邻所述框体设置有固定在矿坑内壁的压紧件,所述压紧件两侧向下凸设有凸块,所述框体上设置有凸块配合的凹槽。

通过压紧件的设置能够压紧框体将其固定在矿坑内壁上,进一步通过凸块和凹槽的配合能够增加相邻框体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使用时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框体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条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框体;2、种植土;3、挡水板;31、通水孔;4、防护板;41、收纳槽;42、限位销钉;51、轴体;52、筒体;6、条板;61、通孔;62、杆件;63、贯穿槽;7、软质挡布;8、限位螺母;9、压紧件;91、凸块;9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一种矿坑生态修复绿化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多个相互连接且固定在矿坑内壁上的框体1,并在框体1上种植绿色植物来实现对矿坑生态的修复。

如图2所示,框体1内填充有种植土2,并且在框体1内设置有倾斜的挡水板3,倾斜设置的挡水板3具有更好的挡水效果且承载能力强度,另外间隔设置的挡水板3能够将框体1分隔成多个区域,并且有效防止水分的快速流失,更加适于植物的生长,且在挡水板3的中部开设有通水孔31,在水量不是特别多的情况下能够被挡水板3所阻挡,而在水量太多时能够借助通水孔31不断下排,从而有效防止水量太多导致植物的死亡,起到一定保护的作用。

同时在框体1的两侧设置有防护板4,两侧防护板4的设置,矿坑内壁滚下的石子等能够被防护板4所阻挡,从而对植物起到保护,并在框体1上开设有容纳防护板4的收纳槽41,防护板4和框体1上设置有对应的插孔且插孔内插接有限位销钉42,从而在框体1使用时可以将防护板4从收纳槽41中抽出,并借助限位插销对防护板4进行限位,通过防护板4来更好的保护植物,而在框体1没有使用时,可以将防护板4收纳到收纳槽41内,借助占用空间。

框体1一侧设置有轴体51,另一侧设置有与轴体51配合的筒体52,相邻所述框体1之间通过轴体51与筒体52的配合铰接,这样便于多个框体1的同时安装,提高安装效率,且框体1之间相互铰接便于根据矿坑内壁的情况实现适当的调节;并且在两个框体1之间设置有压紧框体1且用于固定在矿坑内壁的压紧件9,且压紧件9两侧凸设有凸块91,框体1上设置有与凸块91配合的凹槽92,从而能够压紧框体1将其固定在矿坑内壁上,进一步通过凸块91和凹槽92的配合能够增加相邻框体1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另外框体1的底壁有多个相互铰接的条板6的组成,条板6组成的总长度大于框体1的长度,多出的条板6从框体1的贯穿槽63穿出并被限位,故在使用框体1遇到矿坑内壁呈弧面时,框体1能够自由的调整并与矿坑内壁更好的贴合,从而能够使得框体1能够更加牢固安装,且底壁与框体1的侧壁连接有软质挡布7,软质挡布7能够起到阻挡种植土2的作用,防止框体1底壁下陷其与侧壁之间出现供种植土2漏出的开口。

如图3所示,在各个条板6上设置有对应的通孔61,并在通孔61内穿设有相互铰接的杆件62,并在杆件62的两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8,这样在不使用框体1或者需要铺设的表面平整时,可以调整杆件62的位置,使得杆件62的位置处于条板6的铰接处时,此时杆件62的铰接处与条板6的铰接处处于错位状态,然后通过两端的限位螺母8进行锁紧限位,此时条板6被限制翻转,使得框体1的底部的能够保持平整,能够用于表面平整的矿坑内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