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栽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0880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立式栽培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立式栽培机。

技术背景

目前,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以其突出的优点,已成为花卉种植领域最为先进也最为流行的装置,通过对置于空气中的根部进行雾化浇灌,有效的防止由于较大水流压力造成的根部断损,避免了当气温较高和浇灌用水更换不及时时,在断裂处产生细菌的问题。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均为单层设置,种植品种较为单一,因为装置本身的占地面积相对于传统的花盆等种植容器大许多,成本也相对较高,单层的设置严重的影响了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的推广和应用。

鉴于上述现有的植物栽培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立式栽培机,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栽培机,通过将多组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立式设置,并通过电气系统对各组植物栽培装置的水分和光照情况分别控制,增加了植物的栽培量的同时降低了设备的成本,使得装置更加美观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立式栽培机,包括动力设备、支撑部、至少两组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和电气系统;

动力设备设置在立式栽培机的底部,为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泵送水分;

支撑部固定在动力设备上,对垂直并列设置的至少两组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进行支撑;

电气系统分别与动力设备和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电连接,对动力设备和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的工作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包括雾化区、蓄水区和种植区;

雾化区与蓄水区并列设置,种植区设置在雾化区、蓄水区上部;

雾化区靠近支撑部设置。

进一步地,雾化区包括入水区、出水区、雾化发生器和扇雾片;

雾化发生器设置在入水区底部,用于为植物根系提供雾气以供生长;

扇雾片均设置在雾化发生器上方,使得雾化发生器所产生的雾气分散均匀;

入水区与出水区之间通过隔板分隔。

进一步地,支撑部上位于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下方,设置有入水口、出水口和电气连接口;

入水口通过管路与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的进水端和动力设备连接;

出水口通过管路与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的出水口和动力设备连接;

电气连接口通过电线分别与雾化发生器和电气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部顶端和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底部均设置有光照部;光照部与电气系统电连接。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通过将多组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立式设置,并通过电气系统对各组植物栽培装置的水分和光照情况分别控制,增加了植物的栽培量的同时降低了设备的成本,使得装置更加美观实用;

2、在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中设置雾化区、蓄水区和种植区,可满足种植区所下垂的根系在不同时期的水分需要;当植物根系处于生长初期,对水分需求量相对较小,且长度较短,未垂入蓄水区内,仅通过雾化区所提供的雾气进行水分供给,有效防止由于较大水流压力对较稚嫩根系造成损伤;当植物根系生长的较为茂盛和强壮时,对水分需求量增大,且会垂入蓄水区内,通过蓄水区和雾化区同时进行水分供给,以满足植物对水分的较大需求;

3、隔板的设置,使得入水区的水位高度可控,当水分超过隔板高度,则入水区的水分会自动越过隔板顶部流入出水区,从而保证雾化发生器的工作效果;

4、支撑部上设置入水口、出水口、电气连接口,并将管路和电线等隐藏在支撑部内部,保证了装置的美观性,同时使得设备连接更为简单;

5、光照部的设置,降低对环境的要求,位置摆设更加灵活,使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光照更加适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立式栽培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立式栽培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1动力设备、2支撑部、21入水口、22出水口、23电气连接口、3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31雾化区、31-1雾化发生器、31-2扇雾片、32蓄水区、33隔板、4光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撰写。

如图1~4所示,立式栽培机,包括动力设备1、支撑部2、三组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3和电气系统;动力设备1设置在立式栽培机的底部,为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3泵送水分;支撑部2固定在动力设备1上,对垂直并列设置的三组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3进行支撑;电气系统分别与动力设备1和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3电连接,对动力设备1和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3的工作进行控制;通过将多组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3立式设置,并通过电气系统对各组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3的水分和光照情况分别控制,增加了植物的栽培量的同时降低了设备的成本,使得装置更加美观实用。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3包括雾化区31、蓄水区32和种植区;雾化区31与蓄水区32并列设置,种植区设置在雾化区31和蓄水区32上部;雾化区31靠近支撑部2设置;在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中设置雾化区31、蓄水区32和种植区,可满足种植区所下垂的根系在不同时期的水分需要;当植物根系处于生长初期,对水分需求量相对较小,且长度较短,未垂入蓄水区32内,仅通过雾化区31所提供的雾气进行水分供给,有效防止由于较大水流压力对较稚嫩根系造成损伤;当植物根系生长的较为茂盛和强壮时,对水分需求量增大,且会垂入蓄水区32内,通过蓄水区32和雾化区31同时进行水分供给,以满足植物对水分的较大需求。雾化区31包括入水区、出水区、雾化发生器31-1和扇雾片31-2;雾化发生器31-1设置在入水区底部,用于为植物根系提供雾气以供生长;扇雾片31-2均设置在雾化发生器31-1上方,使得雾化发生器31-1所产生的雾气分散均匀;入水区与出水区之间通过隔板33分隔;隔板33的设置,使得入水区的水位高度可控,当水分超过隔板33高度,则入水区的水分会自动越过隔板33顶部流入出水区,从而保证雾化发生器的工作效果。

支撑部2上位于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3下方,设置有入水口21、出水口22、电气连接口23; 入水口21通过管路分别与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3的进水端和动力设备1连接;出水口22通过管路分别与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3的出水端和动力设备1连接;电气连接口23通过电线分别与雾化发生器31-1和所述电气系统连接;支撑部2上设置入水口21、出水口22、电气连接口23,并将管路和电线等隐藏在支撑部2内部,保证了装置的美观性,同时使得设备连接更为简单。

支撑部2顶端和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3底部均设置有光照部4;光照部4与电气系统电连接;光照部4的设置,降低对环境的要求,位置摆设更加灵活,使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光照更加适宜。

本实用新型立式栽培机在工作时,储存于动力设备1内的水分通过位于支撑部2内的管路,由动力设备1内的水泵向上输送,通过入水口21经过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3的进水端进入雾化区31,由雾化发生器31-1产生雾气,为植物根系提供所需水分;同时蓄水区32内储存一定水分,当植物根系生长较为茂盛,对水分需求量较大时,为垂入其中的根系提供更多的水分;由于雾化发生器31-1在工作时,对水位高度有要求,因此设置隔板33,当水分超过隔板33高度,则入水区的水分会自动越过隔板33顶部流入出水区,通过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3的出水端进入支撑部2内的管路,循坏回动力设备1;通过电气系统对不同组的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3的雾化发生器31-1和光照部4进行控制,根据每组雾化式植物栽培装置3实际种植的植物对光照和水分的需要进行电气控制,从而保证不同植物的生长需要。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