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鼠机器人。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抓方便且成本不高的捕鼠机器人。
背景技术:
老鼠是四害之首,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所产生的危害众所周知,每年因为鼠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不计其数,灭鼠是一个长期又坚巨的任务。老鼠又是智商极高的动物,普通的捕鼠机器人中,饵料投放在封闭式的传统鼠笼中,老鼠也不上钩,捕捉效果很差,老鼠对于这类鼠笼的出现会产生天生的警惕性,会不自觉的避而远之,或者出现饵料被偷走而不见老鼠的情况,传统的粘鼠板,老鼠也不会轻易上钩,捕捉效果很差。当前高压电捕鼠器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非专业人士极易触电,而且布控繁琐,需要专人值守,效果也不太好。当前的红外线捕鼠器设计复杂,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极差,制造成本高,电源功耗高,捕捉效率低,难以普及与推广。
因此亟需寻找一种设计结构简单、捕抓方便、实用性强且成本不高的捕鼠机器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并提供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捕鼠机器人,除饵料诱捕外,通过设置活动板结合杠杆原理,方便诱使老鼠进入框架主体后电动门关闭,从而提高老鼠抓捕率,设计结构简单、捕抓方便、实用性强、方便清洗且成本不高。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捕鼠机器人,包括:
电源箱,其内部设有电源;
传动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电源箱外部,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连接到所述电源的伺服电机、由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旋转的齿轮以及穿过所述齿轮的传动杆;
框架主体,其为双层结构,所述框架主体设置在靠近所述电源箱,其包括下层的方形的第一框架和上层的第二框架,所述第二框架为一面敞开的方形,其通过固定件可拆卸的铰接在所述第一框架上,所述固定件与所述传动杆连接。
优选的是,还包括:设于所述电源箱内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到所述伺服电机。
优选的是,所述框架主体上远离所述第二框架的一侧固定设有支座,所述支座上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到活动板的中部,活动板的一端可拆卸的放置有内部设有触力传感器的盒体,活动板的另一端上放有与所述盒体等重量的诱饵,其中,所述触力传感器连接到所述控制器。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框架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的一侧,所述第二框架围设的方形与所述第一框架围设的方形的面积的比为0.9~1.3:2。
优选的是,所述齿轮包括主动轮与直径小于所述主动轮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设于所述主动轮的下方且与所述主动轮相互啮合。
优选的是,所述传动杆穿过所述从动轮与所述固定件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固定件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框架相对的内侧的一对第一连接件和在所述第二框架的外侧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所述传动杆穿过所述从动轮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形状相同,其均为两邻边长度不等的直角形,其中直角形的较短边上均匀设有圆孔,直角形的较长边上设有圆孔和十字孔。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捕鼠机器人,框架主体中的第二框架通过固定件可拆卸的铰接在第一框架上,而固定件与所述传动杆连接,使得传动装置中的电机通过齿轮传动能通过固定件带动第二框架从第一框架的一侧偏转接近180°到另一侧,从而夹住老鼠,不让老鼠逃脱,相比传统的捕鼠装置此种传动方式使用更加可靠且可使用寿命更久,且设计结构简单、捕抓方便、实用性强且成本不高,且框架主体中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可拆卸方便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捕鼠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捕鼠机器人,包括:
电源箱1,其内部设有电源;
传动装置2,其设置在所述电源箱1外部,所述传动装置2包括连接到所述电源的伺服电机210、由所述伺服电机210驱动旋转的齿轮220以及穿过所述齿轮220的传动杆230;
框架主体3,其为双层结构,所述框架主体3设置在靠近所述电源箱1,其包括下层的方形的第一框架310和上层的第二框架320,所述第二框架320为一面敞开的方形,其通过固定件330可拆卸的铰接在所述第一框架310上,所述固定件330与所述传动杆230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捕鼠机器人使用时,电源可选用两节电池,电源接通后,当老鼠进入第二框架320能到达的范围或跨入第一框架310范围内后,伺服电机210带动齿轮220转动,通过传动杆230带动固定件330与第二框架320连接的部分一起转动,使铰接在第一框架310上的一侧的第二框架320偏转接近180°到第一框架310上的另一侧,从而从上方夹住老鼠,不让老鼠逃脱。相比传统的捕鼠装置此种传动方式反应灵敏、使用更加可靠且装置整体可使用寿命更久,且设计结构简单、捕抓方便、实用性强且成本不高,其中框架主体中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通过固定件可拆卸的连接,使两部分分别可拆卸下后方便清洗后重复利用,避免藏污纳垢。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设于所述电源箱1内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连接到所述伺服电机210。通过设置控制电机启动的控制器,可进一步配合红外传感器结合设置诱饵或其他方式诱捕老鼠,实现捕鼠机器人的自动化,更方便抓捕老鼠,节省人力且安全可靠。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框架主体3上远离所述第二框架的一侧固定设有支座4,所述支座4上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到活动板5的中部,活动板的一端可拆卸的放置有内部设有触力传感器的盒体510,活动板的另一端上放有与所述盒体等重量的诱饵520,其中,所述触力传感器连接到所述控制器。通过设置活动板5,活动板5一侧的盒体510内可设置与触力传感器接触或分离的接触片,结合杠杆原理,当没有老鼠时,活动板5为平衡状态,接触片与触力传感器分离,传动装置2不工作,当有老鼠被诱饵诱惑,放有诱饵的活动板5的一侧重量加重,此侧下沉,另一侧上升,接触片上升至与触力传感器接触,触力传感器连接到控制器,控制器使传动装置5开始工作,第二框架320偏转到第一框架310另一侧,从而夹住老鼠,取下老鼠处理后,将第一框架310与第二框架320分离后分别清洗,然后通过固定件330固定铰接,再次在活动板5的另一端上放置与盒体510等重量的诱饵,使接触片与触力传感器分离,传动装置2不工作,节省能源,等待下一次老鼠到来时再次启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框架320固定在所述第一框架310的一侧,所述第二框架320围设的方形与所述第一框架310围设的方形的面积的比为0.9~1.3:2。此范围内面积比保证最大程度的可夹住老鼠不易发生偏移,也方便结合诱饵等的设置诱捕老鼠。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齿轮220包括主动轮与直径小于所述主动轮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设于所述主动轮的下方且与所述主动轮相互啮合。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杆230穿过所述从动轮与所述固定件330连接。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件330包括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二框架相对的内侧的一对第一连接件331和在所述第二框架的外侧的第二连接件332,所述第一连接件331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框架320与所述第一框架310,所述传动杆320穿过所述从动轮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32连接。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件33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332的形状相同,其均为两邻边长度不等的直角形,其中直角形的较短边上均匀设有圆孔,直角形的较长边上设有圆孔和十字孔。此种方式中,可在直角形的较长边上设置多个圆孔,在远离直角处的最远处设置一个十字孔,可满足多种连接需要,第一连接件331和第二连接件332的形状相同方便加工。传动杆230穿过从动轮与第二连接件332,从第二连接件上的十字孔与第二框架连接,方便传动使第二框架向上偏转。第二框架320与第一框架310的连接处通过设置在内侧的一对第一连接件331固定铰接,固定时紧固件通过第一连接件331上的圆孔使二者固定。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