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浇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铁皮石斛施肥与消毒的浇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铁皮石斛施肥与消毒均是由人工手动操作,也就是说,工人是用喷雾器给大棚内的铁皮石斛施肥或消毒,这种操作方式:一是需要耗费很多的人力资源;二是速度慢,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喷淋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铁皮石斛施肥与消毒的浇喷装置,该装置的套筒空腔内设置一个水管,水管的一头由内往外延伸,并连通水源,水管的另一头连通一号蓄水仓,一号蓄水仓的空腔内连通二号蓄水仓的空腔内,二号蓄水仓的环形外侧分别由接管连通内环管与外环管;本构置可用于铁皮石斛的消毒、施肥及清水喷淋。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一号蓄水仓、内环管与外环管,套筒的上端呈水平状设置一个圆形固定板,固定板表面的四边外缘分别设置一个螺孔,套筒的上部一侧挖穿一个圆形口子,套筒的下端焊接在一号蓄水仓上表面的居中处,一号蓄水仓上表面的一边外缘设置一个液体进口,液体进口由弹盖盖住,一号蓄水仓的下侧焊接在二号蓄水仓的上表面居中处,一号蓄水仓与二号蓄水仓分别是呈水平状悬置在套筒的下部,一号蓄水仓的空腔内连通二号蓄水仓的空腔内,二号蓄水仓的四边外侧分别由一个接管连通对应处内环管的一面外侧,也就是说,二号蓄水仓外环体的四个接口与内环管一边外侧的四个接口分别由接管连通,内环管与外环管之间由四个接管连通,内环管另一边外侧的四个接口分别由接管连通对应处外环管一边外侧的接口,内环管与外环管的下侧分别间隔均匀设置喷头,每个喷头的喷孔均是对着大棚内的营养床,内环管与外环管均是呈水平状围着二号蓄水仓的外面;套筒的空腔内垂直设置一个水管,水管的一头由里往外穿过套筒一侧上部的圆形口子后,并一直往外延伸,延伸出去的这头水管末端连通水源,水管的另一头由上往下一直延伸,延伸下去的水管另一头末端焊接在一号蓄水仓上表面居中处的圆形空口子侧沿,所述的水管是指套筒空腔内的水管,靠近套筒上侧圆形口子的水管内设置一个截水阀;二号蓄水仓的下侧间隔均匀设置喷头,所述的下侧是指二号蓄水仓的下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号蓄水仓的空腔内连通二号蓄水仓的空腔内,二号蓄水仓的环形外侧分别由接管连通内环管与外环管;二号蓄水仓上表面一边外缘设有一个液体进口,液体进口主要是用于添加液体化肥或消毒液;套筒上端的固定板是固定在棚体的上部,内环管与外环管是对着营养床的中间处,本构置结构新颖、操作方便,其不仅可用于铁皮石斛的清水喷淋,且还能消毒、施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示意图。
其中:1、固定板;2、套筒;3、一号蓄水仓;4、液体进口;5、二号蓄水仓;6、内环管;7、外环管;8、喷头;9、圆形口子;10、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中,套筒2的上端呈水平状设置一个圆形固定板1,套筒2的上部一侧挖穿一个圆形口子9,套筒2的下端焊接在一号蓄水仓3上表面的居中处,一号蓄水仓3上表面的一边外缘设置一个液体进口4,液体进口4由弹盖盖住,一号蓄水仓3的下侧焊接在二号蓄水仓5的上表面居中处,二号蓄水仓5的四边外侧分别由一个接管连通对应处内环管6的一面外侧,内环管6与外环管7之间由四个接管连通,内环管6与外环管7的下侧分别间隔均匀设置喷头8。
图2包括图1,套筒2的空腔内垂直设置一个水管10,水管10的一头由里往外穿过套筒2一侧上部的圆形口子9后,并一直往外延伸,延伸出去的这头水管10末端连通水源,水管10的另一头由上往下一直延伸,延伸下去的水管10另一头末端焊接在一号蓄水仓3上表面居中处的圆形空口子侧沿,靠近套筒2上侧圆形口子9的水管10内设置一个截水阀。
图3包括一号蓄水仓3,二号蓄水仓5的下侧间隔均匀设置喷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