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插秧拉线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3206阅读:11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生产用具改进与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稻插秧拉线固定架。



背景技术:

对于一些田间地块小的、山坡上以及科学实验田等不便于机械化水稻插秧的区域,水稻的种植仍然是采用人工插秧的方式。为了使插秧整齐、等行距或宽窄成行,需要拉一根线插秧,传统的方法采用两个木桩捆绑于线绳的两端,然后拉直线作为参照物来插秧,这样只能插1行秧,且行间距还需用尺子量取或肉眼观察,且需专人两头量取,再将线绳固定插在地里,增加了了劳动强度,插秧效率降低,生产效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水稻插秧拉线固定架,使用这种工具在小块田地中尤其是科学试验田能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插秧的效果明显得到改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水稻插秧拉线固定架,包括带有横杆刻度的横杆及若干个卡箍套件,固定架还包括若干个长纵杆及短纵杆,长纵杆及短纵杆通过卡箍套件与横杆相连,并能在横杆上横向滑动;两个长纵杆之间可以通过卡箍套件及升缩杆相连。

优化设计,将横杆设计为中空,中空部为收纳室。这样横杆中空的收纳室内就可以置入连接绳。

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将卡箍套件、长纵杆、短纵杆及升缩杆设计成尺寸小于横杆的大小,这样均可置于横杆的收纳室中。

进一步,将横杆端部设有堵头帽;堵头帽上设有钩环。

优化设计,将长纵杆上设有纵杆刻度和/或连接绳捆扎槽;同样升缩杆上也设有连接绳捆扎槽。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方便,效率高于用棍棒拉绳来确定直线插秧的方式,值得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水稻插秧拉线固定架,如附图1所示,包括带有横杆刻度10的横杆1及若干个卡箍套件2,所述固定架还包括若干个长纵杆3及短纵杆5,所述长纵杆3及短纵杆5通过卡箍套件2与横杆1相连,并能在横杆1上横向滑动;两个长纵杆3之间可以通过卡箍套件2及升缩杆4相连;所述的卡箍套件可以是滑块和固定螺栓组成。

为了能最大限度的简化携带工具保证带工具时出现丢三落四的情况,可以将横杆1呈中空设计,中空部为收纳室。这样,收纳室内就可以预先放置连接绳6。

同样基于上述的理由,可以将卡箍套件2、长纵杆3、短纵杆5及升缩杆4设计成小于横杆的大小尺寸,这样就可以将全部的组合件均可置于横杆1的收纳室中,方便携带。

为了不会将置于收纳室的组件漏出,可以在所述的横杆1端部设有堵头帽11。在堵头帽11上设有钩环12是为了可以晾挂。

生产实践中,为了方便牢固的捆扎连接绳,可以在长纵杆3上设有连接绳捆扎槽31,为了能精确的确定行距则可以在长纵杆上设有纵杆刻度30,当然,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二者均可设计在长纵杆上。

相邻两个长纵杆之间为了能方便调节距离,可以将长纵杆之间的连接杆设计成升缩杆4,当然,升缩杆也可以起到作为固定手柄的作用,在升缩杆上也可以设有连接绳捆扎槽31,方便需要捆扎连接绳时使用。这样,通过卡箍套件对拉线尺度进行调整,以此适合不同水稻品种尺寸要求,可同时完成等行距和宽窄行两种效果;且一次可拉3条线绳,完成插3行秧苗,节约时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