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精量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3200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玉米精量播种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玉米播种机,具体涉及玉米播种机的一种精量播种器。



背景技术:

现有玉米精量播种机,多数通过机械式实现精量播种。如中国专利201120133689公开的多功能玉米精密播种机,其主要技术特征是播种滚筒的接种管设在滚筒的内表面上,接种管的上端设有下前端高于下后端的存种管,存种管的下前端铰接有与拌种管接触的挡板,挡板上固定有使存在、种管下端闭合的配重块,即从排种器到穴播嘴的落种管结构复杂,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卡种断种的现象,造成后期缺苗的损失。其他播种机则经常发生在同穴中播入两粒甚至三粒种子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玉米精量播种器,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实现了玉米播种的单穴单粒精量播种。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玉米精量播种器,包括滚筒、牵引架、穴播嘴、滚筒轴、种子斗、种子管、种子槽、排种门、固定输种管、活动输种管、支撑架、铰接件、种子勺。所述的滚筒为中空的圆柱形,通过滚筒轴由牵引架支撑并牵引,在滚筒的圆周面的外侧均匀设置4-6组穴播嘴。种子斗设在滚筒的一侧,种子斗经种子管与种子槽连通。所述的种子槽设在以滚筒轴为圆心、滚筒内侧的下半区,两侧为滚筒的挡板,下部为半圆形边,在种子槽的外侧的底部设有排种门。在滚筒内侧与穴播嘴相连处设有固定输种管,穴播嘴与固定输种管相通。所述的固定输种管的一边经铰接件与活动输种管铰接,在与铰接件相邻边的固定输种管上设有支撑架。在滚筒轴的中央放射状固定着与穴播嘴3数量对应的种子勺。

所述的种子管的下部设有调位槽,由种子槽上固定的螺杆螺母组件活动固定。

所述的种子勺的勺子直径为8-10 mm。

作业时,种子从种子斗经种子管落入种子槽,种子勺随着滚筒轴的顺时针转动,勺子中从种子槽舀出一粒玉米种子,进而送进活动输种管中,种子顺着活动输种管、固定输种管落入穴播嘴,在穴播嘴的作用下播入土中。

通过调节种子管下部的调位槽,可调整种子槽内的种子存量高度,以确保种子勺既能舀到种子,且只能舀到一粒种子。

排种结束后,打开种子槽上的排种门,将剩余的种子清理出。

本实用新型的玉米精量播种器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1)结构设计合理、巧妙简洁,特别设计的种子勺是保证精量播种的关键部件。(2)动静结合的输种管设计尤其巧妙,当种子通过时,固定输种管与活动输种管处于直通管道状态,当种子通过后,在种子槽的外侧由支撑架支持下,固定输种管与活动输种管在有限的空间内以拆线形状通过种子槽底部。(3)实现了玉米播种单穴单粒,起到真正的精量播种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A-A剖视图。

图中:1、滚筒,2、牵引架,3、穴播嘴,4、滚筒轴,5、种子斗,6、种子管,7、种子槽,8、排种门,9、调位槽,10、固定输种管,11、活动输种管,12、支撑架,13、铰接件,14、种子勺,15、螺杆螺母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玉米精量播种器,包括滚筒1、牵引架2、穴播嘴3、滚筒轴4、种子斗5、种子管6、种子槽7、排种门8、固定输种管10、活动输种管11、支撑架12、铰接件13、种子勺14。滚筒1为中空的圆柱形,通过滚筒轴4由牵引架2支撑并牵引,在滚筒1的圆周面的外侧均匀设置4-6组穴播嘴3。种子斗5设在滚筒1的一侧,种子斗5经种子管6与种子槽7连通。种子槽7设在以滚筒轴4为圆心、滚筒1内侧的下半区,两侧为滚筒1的挡板,下部为半圆形边。在种子槽7的外侧的底部设有排种门8。在滚筒1内侧与穴播嘴3相连处设有固定输种管10,穴播嘴3与固定输种管10相通。固定输种管10的一边经铰接件13与活动输种管11铰接,在与铰接件13相邻边的固定输种管10上设有支撑架12。在滚筒轴4的中央放射状固定着与穴播嘴3数量对应的种子勺14。在种子管6的下部设有调位槽9,由种子槽7上固定的螺杆螺母组件15活动固定。种子勺14的勺子直径为8-10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