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发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3191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水稻发芽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稻发芽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种子的发芽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吸胀阶段:水稻种子胚乳中的淀粉、蛋白质等物质吸水膨胀,酶开始活动,呼吸作用加强,同时贮藏物质开始转化和运输。2、萌动阶段:随着稻种吸胀和含水量增加,种子代谢活动旺盛,胚乳养分被分解成简单的可溶性物质,同时胚吸收这些被分解的物质,形成新的复杂的有机物,构成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胚的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就突破种皮外露,称为“破胸”或“露白”。3、发芽阶段:种子露白后,胚继续生长,当胚根伸长到与种子等长,胚芽伸长到种子长度的一半时,称为发芽。

农民在水稻种子发芽操作中,通常都没有专门的发芽装置,采用稻草绳围成一个圈,圈内放聚乙烯薄膜,种子放置在薄膜上,然后加药液浸泡一段时间后,将薄膜收拢,过筛去除药液,再用清水清洗种子,再将种子放在薄膜中,加一点水加湿继续催芽,然后等待种子发芽。这种操作方法相对粗犷,出芽率不能控制,且出芽率较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水稻种子发芽机,[申请号:201520893704.6],包括水槽、外箱、内箱、氧气机、循环风机、臭氧机、门体和控制器,所述外箱的底部设有水槽,所述外箱的内壁的两侧安装有加热板,外箱的内侧设有内箱,所述内箱的内部的两侧固定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上方安装有喷 头,所述内箱的内部的背面安装有紫外消毒灯,内箱的内部的顶部安装有相互对称的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外箱的顶部安装有循环风机,循环风机的两侧皆连有循环风管,所述循环风机一侧安装有氧气机,所述循环风机另一侧安装有臭氧机,所述外箱的一侧安装有门体,门体上安装有控制器。该方案提高了出芽率,出芽速度,而且保证了出芽质量和出芽的整齐度。然而,该发芽机结构复杂,且在外箱的内壁的两侧安装有加热板这种加热方式使内箱中的温度由两侧到中间呈由高到低分布,内箱中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对发芽率会产生消极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水稻发芽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水稻发芽装置,包括具有箱门的箱体,所述的箱体内并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发芽板,所述的发芽板呈顶部敞口四周密封的矩形框体,所述的发芽板底部具有浸泡水排放阀,箱体顶部具有一个液体喷淋头且液体喷淋头的进料口延伸出箱体外部,所述的箱体相对置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进风夹套和一个出风夹套,进风夹套连接有热风进风管且该热风进风管位于箱体顶部,出风夹套底部设有热风出风口且该热风出风口位于箱体底部,所述的箱体底部还设有一个低点排放阀。

在上述的水稻发芽装置中,所述的箱体内壁并在竖直方向上设有若干用于放置发芽板的搁条,发芽板压设在搁条上并呈水平状态放置,进风夹套底部设有液体排放阀,热风出风口上也设有一个液体排放阀。

在上述的水稻发芽装置中,进风夹套上连接有若干连通进风夹套的进风罩,且每个搁条的下方至少设有一个进风罩,出风夹套上连接有若干连通出风夹套的出风罩且每个搁条下方至少设有 一个出风罩。

在上述的水稻发芽装置中,所述的出风罩和进风罩固定在箱体内壁上,且进风罩和出风罩的宽度分别小于搁条的宽度从而使进风罩和出风罩缩入到搁条下表面内。

在上述的水稻发芽装置中,所述的液体喷淋头连接有液体进料机构,所述的热风进风管连接有热风进风机构。

在上述的水稻发芽装置中,所述的液体进料机构和热风进风机构固定在平板推车上。

在上述的水稻发芽装置中,所述的液体进料机构包括进料泵,所述的进料泵的出料口连接液体喷淋头,进料泵的进料口并联至少连接有一个水箱和一个药液箱,所述的热风进风机构包括鼓风机,所述的鼓风机的进风口连接电热器,鼓风机的出风口连接热风进风管。

在上述的水稻发芽装置中,所述的箱体上设有若干温度计和湿度计,每个发芽板的下方至少设有一个温度计和一个湿度计,箱体底部设有若干滚轮。

在上述的水稻发芽装置中,所述的发芽板的内壁上设有一圈突出于发芽板内壁的挡圈,所述的挡圈上压设有一块匀液板,所述的匀液板上密布有小孔。

在上述的水稻发芽装置中,所述的发芽板底部设有一块海绵块且海绵块位于浸泡水排放阀上方,海绵块的横截面形状、大小于发芽板的横截面相配适。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箱体内部的热空气形成强制性逆流,使箱体内部温度分布均匀,有利于提高水稻种子的发芽率,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推广应用。

2、发芽板设计合理,能使水稻种子浸泡均匀,且具有良好的保湿效果。

3、发芽板在箱体内的设置,加液方便,无需逐个添加液体,使用过程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发芽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发芽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液体进料机构和热风进风机构放置在平板推车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箱体1、发芽板2、浸泡水排放阀3、液体喷淋头4、进风夹套5、出风夹套6、热风进风管7、热风出风口8、低点排放阀9、搁条10、液体排放阀11、进风罩12、出风罩13、液体进料机构14、热风进风机构15、平板推车16、进料泵17、水箱18、药液箱19、鼓风机20、电热器21、温度计22、湿度计23、滚轮24、挡圈25、匀液板26、海绵块27、第一截止阀28、第二截止阀29、第三截止阀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水稻发芽装置,包括具有箱门的箱体1,箱门与箱体活动密封连接,关闭箱门可以使箱体1呈封闭状态,所述的箱体1内并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发芽板2,发芽板2可以是矩形,也可以是圆形,所述的发芽板2呈顶部敞口四周密封的矩形框体,所述的发芽板2底部具有浸泡水排放阀3,箱体1顶部具有一个液体喷淋头4且液体喷淋头4的进料口延伸出箱体1 外部,所述的箱体1相对置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进风夹套5和一个出风夹套6,进风夹套5和出风夹套6可以焊接在箱体1外壁上,进风夹套5连接有热风进风管7且该热风进风管7位于箱体1顶部,出风夹套6底部设有热风出风口8且该热风出风口8位于箱体1底部,所述的箱体1底部还设有一个低点排放阀9。

在本实施例中,热风进风管7可以连接热风发生器,常用的热风发生器可以是电吹风,或工业用的热风机等等,液体喷淋头4可以连接泵料器,如水泵,从而可以往箱体1内部打水或药液,从而对发芽板2中的水稻种子进行浸泡或杀菌处理,液体从顶部的发芽板2进入,打开浸泡水排放阀3进入到下方的发芽板2中,依次进入,直到箱体1底部的发芽板2的液量足够,再从最底部的发芽板2依次关闭浸泡水排放阀3,从而使所有的发芽板2都有足够的液量且不浪费水或药液。

进风夹套5和出风夹套6相对置的设置,且热风进风管7和热风出风口8分别位于箱体1的顶部和底部,形成热风逆流,从而使整个箱体1内的温度均匀,发芽率得到提高,低点排放阀9用于排放箱体1内部的积水,液体喷淋头4可以是普通的喷淋头或淋浴头,起到喷洒效果,防止水流冲击力太大而导致最顶部的发芽板2中的水稻种子被冲出发芽板。

箱体1上设有若干温度计22和湿度计23,每个发芽板2的下方至少设有一个温度计22和一个湿度计23,箱体1底部设有若干滚轮24。箱体1底部设置滚轮24,方便移动。温度计22和湿度计23用于观察箱体1不同位置的温度和湿度。

箱体1内壁并在竖直方向上设有若干用于放置发芽板2的搁条10,搁条10呈长条状,设有若干层,每层搁条10包括两个相对置的搁条,两个相对置的搁条10之间的距离小于发芽板2的宽度,发芽板2压设在搁条10上并呈水平状态放置,进风夹套5底部设有液体排放阀11,热风出风口8上也设有一个液体排放阀 11,液体排放阀11用于排放进入到夹套中的液体,防止夹套腐蚀,其中连接热风出风口8的液体排放阀11还能调节出风量,从而控制箱体1内部的温度。

进风夹套5上连接有若干连通进风夹套5的进风罩12,且每个搁条10的下方至少设有一个进风罩12,出风夹套6上连接有若干连通出风夹套6的出风罩13且每个搁条10下方至少设有一个出风罩13。进风罩12和出风罩13的外表面优选为弧面,且进风罩12和出风罩13上密布小孔。

出风罩13和进风罩12固定在箱体1内壁上,可以是焊接或卡接等固定,且进风罩12和出风罩13的宽度分别小于搁条10的宽度从而使进风罩12和出风罩13缩入到搁条10下表面内,较少液体进入到进风罩12和出风罩13的量。

结合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发芽板2的内壁上设有一圈突出于发芽板2内壁的挡圈25,所述的挡圈25上压设有一块匀液板26,所述的匀液板26上密布有小孔,液体先进入到匀液板26,再从匀液板26的小孔均匀的杀到发芽板2中,使发芽板2中的水稻种子不会因为水流的冲击而分布不均匀,达到种子浸泡均匀的效果。

发芽板2底部设有一块海绵块27且海绵块27位于浸泡水排放阀3上方,海绵块27的横截面形状、大小于发芽板2的横截面相配适。海绵块27具有吸水作用,起到储水保湿效果。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

水稻种子称量好以后,放入到发芽板2中,发芽板2搁在搁条10上呈水平放置,关闭箱门,液体喷淋头4可以连接自来水管或其他的加料装置,加入药液,药液的配置及与种子的比例如下:用一包2mL 10%的浸种灵加水8-10kg,浸5kg种子,浸种2昼夜;或选用16%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10g加10%吡虫啉8g(10%庄爱1代)兑水4-6kg,浸稻种3-4kg,浸种2昼夜。

加药液的过程是从上到下依次打开每个发芽板2的浸泡水排放阀3(最底部的浸泡水排放阀3关闭),每块发芽板2加料完成后,再从下到上依次关闭每个浸泡水排放阀3。

药液浸泡完成后,液体喷淋头4加清水,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在清水中浸1昼夜,以预防水稻干尖线虫病、恶苗病等,浸泡完成后,打开浸泡水排放阀3及低点排放阀9排去清水,海绵块27吸有水,起到保湿作用。

通过热风进风管7连接热风机,在相对湿度70-90%,温度25-35℃下催生粗壮短芽,出现短芽即为发芽完成。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液体进料机构14和热风进风机构15,优选地,液体进料机构14和热风进风机构15固定在平板推车16上,移动方便。

具体的说,液体喷淋头4连接有液体进料机构14,所述的热风进风管7连接有热风进风机构15。

在本实施例中,液体进料机构14包括进料泵17,所述的进料泵17的出料口连接液体喷淋头4,进料泵17的进料口并联至少连接有一个水箱18和一个药液箱19,所述的热风进风机构15包括鼓风机20,所述的鼓风机20的进风口连接电热器21,鼓风机20的出风口连接热风进风管7。

如图2所示,进料泵17通过第一截止阀28连接水箱18,水箱18里面可以加清水,进料泵17通过第二截止阀29和第三截止阀30分别连接一个药液箱19,两个药液箱19中可以加入不同的药液或配置不同的药液。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实施例提供了两个药液箱19,但并不局限于只能设置两个药液箱19,可以是三个,四个或更多。

至于进料泵17,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当理解,可以是涡轮泵, 柱塞泵,齿轮泵等等。而进料泵17与液体喷淋头4可以通过快接式卡扣连接,鼓风机20与热风进风管7可以通过抱箍或快接式卡扣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通过平板推车16,提供了移动式加料站,与箱体1连接方便,如要提高箱体1内部的湿度,可通过进料泵17往箱体1内部加入清水,具体操作为关闭第二截止阀29和第三截止阀30,打开第一截止阀28,如要加药液,可以选择打开第二截止阀29和第三截止阀30中的其中一个,再关闭其他两个阀门,形成切换。

电热器21是现有技术,用于对空气进行加热,并通过鼓风机20将热空气加入到箱体1中。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箱体1、发芽板2、浸泡水排放阀3、液体喷淋头4、进风夹套5、出风夹套6、热风进风管7、热风出风口8、低点排放阀9、搁条10、液体排放阀11、进风罩12、出风罩13、液体进料机构14、热风进风机构15、平板推车16、进料泵17、水箱18、药液箱19、鼓风机20、电热器21、温度计22、湿度计23、滚轮24、挡圈25、匀液板26、海绵块27、第一截止阀28、第二截止阀29、第三截止阀3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