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蚊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2823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灭蚊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蚊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灭蚊灯。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灭蚊灯一般采用电网进行杀虫,杀虫时会有气味冒出,且杀虫完毕后,虫尸焦糊在电网上,非常难清洗,专利201410349359.X公开了一种提供一种便于清洗、无化学污染的灭蚊灯, 通过灯管发出射线吸引蚊虫,再利用风力吸入蚊虫达到灭蚊的技术效果,解决了电网杀虫虫尸焦糊在电网上难以清洗的问题。但是,这种灭蚊灯还存在以下缺陷:1、灯管发出的光线透过壳体后减弱,诱蚊效果较弱;2、蚊虫吸入口设置不合理,入蚊口风阻太大,不易吸入捕捉蚊虫;3、储蚊器拆卸繁琐复杂,吸入的蚊虫难以清理。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灭蚊灯,通过设置的透明PC板将紫外线光谱加大导出,使诱蚊效果加大;蚊虫吸入口采用上下进风减小风阻,使吸力加强。解决了上述问题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灭蚊灯,包括壳体、风扇、透明PC板、光源、开关、入风口和储蚊仓,其中,所述风扇设置于壳体内部,所述透明PC板设置于壳体顶部,所述光源设置于透明PC板下方的凹腔内,所述开关设置于透明PC板顶部,所述光源和风扇均与开关连接,所述入风口设置于透明PC板下方,所述储蚊仓设置于壳体底部,其中,所述入风口中间还固定设置有凹形盖,所述凹形盖将入风口分隔形成上入风口和下入风口,所述上入风口和下入风口表面均为弧状。

所述的灭蚊灯,其中,所述上入风口设置于壳体顶部,所述下入风口分别设置于壳体顶部的四个侧面上。

所述的灭蚊灯,其中,所述下入风口和风扇之间还设置有条形挡板。

所述的灭蚊灯,其中,所述储蚊仓设置为漏斗形,其下端还设置有一块可滑动的底板。

所述的灭蚊灯,其中,所述光源为LED灯。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灭蚊灯,通过设置的透明PC板将紫外线光谱加大导出,使诱蚊效果加大;蚊虫吸入口采用上下进风减小风阻,使吸力加强;储蚊仓采用漏斗式设计,可以轻松打开盖就能把蚊子倒出。有效的解决了普通灭蚊灯不环保低效的问题,实现了环保清洁的灭蚊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灭蚊灯纵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灭蚊灯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1-壳体;2-透明PC板;3-凹形盖;4-上入风口;5-下入风口;6-开关;7-光源;8-风扇;9-储蚊仓;10-条形挡板;11-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灭蚊灯,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灭蚊灯,包括壳体1、风扇8、透明PC板2、光源7、开关6、入风口和储蚊仓9,其中,风扇8设置于壳体1内部,风扇8转动形成风力,将蚊虫吸入壳体1内;透明PC板2设置于壳体1顶部,设置的透明PC板2可以将紫外线光谱加大导出,使光线分散均匀,从而使诱蚊效果加大;光源7设置于透明PC板2下方的凹腔内,使其发出的光线经透明PC板2散射出去,开关6设置于透明PC板2顶部,光源7和风扇8均与开关6连接,光源7和风扇8都通过透明PC板2上方的开关6控制,启动关闭简单方便;入风口设置于透明PC板2下方,储蚊仓9设置于壳体1底部,储蚊仓9用于收纳被吸入的蚊虫;其中,入风口中间还固定设置有凹形盖3,凹形盖3将入风口分隔形成上入风口4和下入风口5,上入风口4和下入风口5表面均为弧状,弧状的上入风口4配合下入风口5同时入风,使入风口阻力大大减小,增强了对蚊虫的吸力,使蚊虫难以逃跑。

实际应用中,如图1所示,上入风口4设置于壳体1顶部,可以吸入灭蚊灯上方的蚊虫,风口面积大,风力强;下入风口5分别设置于壳体1顶部的四个侧面上,可以吸入灭蚊灯四周的蚊虫,配合上入风口4增强吸蚊的效果。

进一步的,下入风口5和风扇8之间还设置有条形挡板10,条形挡板10的设置是为了防止吸进入风口里的蚊虫逃出去。

再进一步的,参见图1,储蚊仓9设置为漏斗形,其下端还设置有一块可滑动的底板11,漏斗形的储蚊仓9可以方便蚊虫的落入,储蚊仓9下端的底板11可以左右滑动,可以轻松打开储蚊仓9将蚊虫倒出,底板11起到关闭或打开储蚊仓9的作用。

实际应用中,光源7为LED灯,LED灯具有能耗低亮度充足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灭蚊灯,具有以下优势:1、通过设置的透明PC板将紫外线光谱加大导出,使诱蚊效果加大;2、蚊虫吸入口采用上下进风减小风阻,使吸力加强,大大减小了蚊虫逃跑的机率;3、储蚊仓采用漏斗式设计,可以轻松打开盖就能把蚊子倒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灭蚊灯真正的实现了环保、清洁、高效的灭蚊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