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注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1391阅读:599来源:国知局
水产养殖注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注氧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水产养殖产量增长迅速,在水产业中的比重也正在日益提高。中国淡水养殖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1986年全国淡水养殖面积约4600万亩,其中池塘占35%,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和珠江三角洲;湖泊占17%,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内蒙古地区;水库占37%,分布全国;河沟占9%,主要在江苏、浙江水网地区。淡水养殖总产量多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以22%左右的速度递增,1986年产量为295万吨,占全国水产总产量的36%。其中池塘占74%,水库占8%,其余为湖泊、河沟和水稻田的产量。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随着科技的发展,水产养殖业不断发展、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水产养殖池增氧技术,是水产养殖成败的重要因素,低溶氧水平导致水生动植物生长缓慢,水产养殖池水质的恶化往往成为水生动植物发病的诱因。目前的增氧装置都存在自己的缺点,要么产生的噪声大,要么增氧效果不好,从而会给人们带来噪声的污染或者使用不好的影响,从而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在专利号为CN201520884930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增氧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转动轴、增氧泵、电动机、从动齿轮、固定架、浮船和主管道,所述从动齿轮安装在转动轴的中间,且转动轴的左右两端安装有叶轮,所述电动机安装在固定架的左端顶部,且电动机上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增氧泵安装在固定架的顶部右端,所述固定架的底部安装有浮船,所述主管道安装在浮船的底部,且主管道上安装有增氧管,所述定时器和蓄电池电性输入连接微控制器,微控制器电性输入连接电动机和增氧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合理、经济实用、节能环保,同时也提高了对养殖池的增氧效果。

上述专利文件通过电动机和增氧泵的分工合作,通过定时器和微控制器的配合使用,使得电动机和增氧泵分别在白天和夜晚工作,减少噪声对人们的睡眠的影响;但是对于如何提供一个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增氧效果更好,增氧可调的水产养殖注氧装置缺少技术性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产养殖注氧装置,用于解决如何提供一个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增氧效果更好,增氧可调的水产养殖注氧装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水产养殖注氧装置,包括空气泵和浮力气囊部分,所述浮力气囊部分包括浮力气囊、气囊安装件和气囊连接杆,所述气囊安装件设置在所述空气泵的上端位置,所述浮力气囊通过所述气囊连接杆与所述气囊安装件相连;其特征在于:包括叶轮增氧部分和充气增氧部分,所述叶轮增氧部分包括叶轮、电机和电力安装件,所述电机安装件设置在所述空气泵上,位于所述气囊安装件的下方位置,所述叶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转轴相连,所述电机通过连接杆与所述电机安装件相连,所述充气增氧部分包括辅助吹气头、辅助管道、主管道和主吹气头,所述主管道与所述空气泵的出气管道相连通,所述辅助吹气头通过所述辅助管道设置在所述主管道的外部表面并与之连通,所述主吹气头设置在所述主管道的端头位置,所述电机和增氧机均外接电源和开关。

优选的,所述辅助吹气头分为两组,所述两组辅助吹气头之间的竖直距离为20厘米、30厘米或50厘米中的任意一个。

优选的,所述主管道上还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外接开关和电源。

优选的,所述电磁阀分别位于所述两组辅助吹气头之间和所述辅助吹气头与所述主吹气头之间的主管道上。

优选的,所述辅助吹气头和主吹气头上均设有出气孔,所述辅助吹气头上的出气孔孔径小于所述主吹气头上的吹气孔的孔径。

优选的,所述电机为防水电机,所述气囊连接杆和连接杆均以所述空气泵中心为圆心点均匀分布在所述空气泵的周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设置叶轮增氧部分,可在养殖池的水深较浅的时候使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叶轮,且由于浮力气囊的作用,叶轮处于水面与空气的交界处,打开电机叶轮可将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增大,将大量的空气混和到水中,实现增氧的效果,浮力气囊可带动本实用新型移动,实现对不同地点的增氧,且电机呈圆形分布,增氧的效果更好,当水深较深的时候,此时可利用空气泵,将空气打入主管道中,可根据实际的水深情况控制电磁阀的开关进而控制打开辅助吹气头和主吹气头,即当打开空气泵时,电磁阀未打开,此时利用最上层的辅助吹气头组实现吹气增氧效果,可适用于缺氧不是很严重的时候,当缺氧略微严重且水深略深的时候,可打开辅助吹气头之间的电磁阀,此时两组吹气头工作,增氧速度增快,当水中缺氧严重时,可同时打开两个电磁阀,此时主吹气头和辅助吹气头同时工作,可快速增氧,当缺氧十分严重时,也可同时打开叶轮增氧部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增氧效果更好,增氧可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底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

1、气囊安装件;2、气囊连接杆;3、浮力气囊;4、电机安装件;5、电磁阀;6、空气泵;7、电机;8、叶轮;9、连接杆;10、辅助管道;11、辅助吹气头;12、主吹气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的水产养殖注氧装置,包括空气泵和浮力气囊部分,浮力气囊部分包括浮力气囊、气囊安装件和气囊连接杆,气囊安装件设置在空气泵的上端位置,浮力气囊通过气囊连接杆与气囊安装件相连;包括叶轮增氧部分和充气增氧部分,叶轮增氧部分包括叶轮、电机和电力安装件,电机安装件设置在空气泵上,位于气囊安装件的下方位置,叶轮与电机的输出转轴相连,电机通过连接杆与电机安装件相连,充气增氧部分包括辅助吹气头、辅助管道、主管道和主吹气头,主管道与空气泵的出气管道相连通,辅助吹气头通过辅助管道设置在主管道的外部表面并与之连通,主吹气头设置在主管道的端头位置,电机和增氧机均外接电源和开关。

辅助吹气头分为两组,两组辅助吹气头之间的竖直距离为20厘米、30厘米或50厘米中的任意一个。

主管道上还设有电磁阀,电磁阀外接开关和电源。

电磁阀分别位于两组辅助吹气头之间和辅助吹气头与主吹气头之间的主管道上。

辅助吹气头和主吹气头上均设有出气孔,辅助吹气头上的出气孔孔径小于主吹气头上的吹气孔的孔径。

电机为防水电机,气囊连接杆和连接杆均以空气泵中心为圆心点均匀分布在空气泵的周围。

本实用新型设置叶轮增氧部分,可在养殖池的水深较浅的时候使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叶轮,且由于浮力气囊的作用,叶轮处于水面与空气的交界处,打开电机叶轮可将空气与水的接触面积增大,将大量的空气混和到水中,实现增氧的效果。

浮力气囊可带动本实用新型移动,实现对不同地点的增氧,且电机呈圆形分布,增氧的效果更好。

当水深较深的时候,此时可利用空气泵,将空气打入主管道中,可根据实际的水深情况控制电磁阀的开关进而控制打开辅助吹气头和主吹气头,即当打开空气泵时,电磁阀未打开,此时利用最上层的辅助吹气头组实现吹气增氧效果,可适用于缺氧不是很严重的时候,当缺氧略微严重且水深略深的时候,可打开辅助吹气头之间的电磁阀,此时两组吹气头工作,增氧速度增快,当水中缺氧严重时,可同时打开两个电磁阀,此时主吹气头和辅助吹气头同时工作,可快速增氧,当缺氧十分严重时,也可同时打开叶轮增氧部分。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增氧效果更好,增氧可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