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蓝莓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蓝莓种植的施肥机械。
背景技术:
蓝莓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它也进入了世界第三代水果行列。同时,据专家推测,蓝莓将成为本世纪世界范围内最具发展潜力的果树树种之一。蓝莓属于寡营养植物,与其他果树相比,树体内氮、磷、钾、钙、镁含量很低。由于这一特点,蓝莓施肥中要特别防止过量,避免肥料伤害。在蓝莓栽培中很少施用农家肥。蓝莓生产果园中主要以氮、磷、钾肥为主。现有的蓝莓种植一部分为大棚栽培,另一部分为山林地种植,由于山林地地面有起伏,不够平坦,在对蓝莓施肥上无法使用大型机械,根部输送营养液为统一标准,不能够根据蓝莓植株的情况进行增减,影响蓝莓植株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蓝莓种植的施肥机械,具备能够在山林地灵活的运转,能够根据蓝莓植株的生长状况控制施肥量的优点,解决了传统山林地蓝莓种植不能够根据蓝莓植株的情况进行增减,影响蓝莓植株的生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蓝莓种植的施肥机械,包括行走履带、机架、混料箱和控制器,所述行走履带设置在施肥机械底部,所述行走履带对称设置,所述行走履带顶端设置有机架,所述机架顶端设置有混料箱,所述混料箱内设置有混料装置,所述混料箱顶端设置有进料漏斗,所述进料漏斗一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混料箱侧面设置有出水管,所述混料箱另一侧面设置有混匀电机,所述混料箱一侧设置有扶手,所述扶手一端设置有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混料箱内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设置在混料箱中线位置,所述搅拌轴一端设置在混料箱内壁,另一端设置有混匀电机,所述搅拌轴周身设置有搅拌叶,搅拌叶绕搅拌轴螺旋分布。
优选的,所述混料箱内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扶手顶端设置有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行走履带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行走履带,控制器和电磁阀,通过设置行走履带,方便施肥机械在山林地行走,控制器和电磁阀,能够控制出水管的营养液出水量和出水速率,该实用新型具备能够在山林地灵活的运转,能够根据蓝莓植株的生长状况控制施肥量的优点,解决了传统山林地蓝莓种植不能够根据蓝莓植株的情况进行增减,影响蓝莓植株的生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料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行走履带,2-机架,3-混料箱,31-搅拌轴,32-搅拌叶,33-水泵,34-电磁阀,4-扶手,41-防滑套,5-控制器,6-进料漏斗,7-进水口,8-出水管,9-混匀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蓝莓种植的施肥机械,包括行走履带1、机架2、混料箱3和控制器5,所述行走履带1设置在施肥机械底部,所述行走履带1对称设置,所述行走履带1顶端设置有机架2,所述机架2顶端设置有混料箱3,所述混料箱3内设置有混料装置,所述混料箱3顶端设置有进料漏斗6,所述进料漏斗6一侧设置有进水口7,所述混料箱3侧面设置有出水管8,所述混料箱3另一侧面设置有混匀电机9,所述混料箱3一侧设置有扶手4,所述扶手4一端设置有控制器5。
所述混料箱3内设置有搅拌轴31,所述搅拌轴31设置在混料箱3中线位置,所述搅拌轴31一端设置在混料箱3内壁,另一端设置有混匀电机9,所述搅拌轴31周身设置有搅拌叶32,搅拌叶32绕搅拌轴31螺旋分布;所述混料箱3内设置有水泵33,所述水泵33固定连接有出水管8,所述出水管8上设置有电磁阀34,所述电磁阀34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所述扶手4顶端设置有防滑套41;所述行走履带1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器5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通过进料漏斗6将肥料加入到混料箱6内,通过控制器5开启混匀电机9,将肥料和水混匀得到用于蓝莓施肥的营养液,通过控制器9控制水泵33和电磁阀34,使用者手持出水管8对蓝莓植株进行施肥,施肥机械由驱动电机带动,使用者通过扶手4来掌控方向,混匀箱3顶部设置的进水口7,用于混料箱3水量的补充,该实用新型具备能够在山林地灵活的运转,能够根据蓝莓植株的生长状况控制施肥量的优点,解决了传统山林地蓝莓种植不能够根据蓝莓植株的情况进行增减,影响蓝莓植株的生长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