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省力自走式高低杆作物田间喷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9197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省力自走式高低杆作物田间喷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省力自走式高低杆作物田间喷药装置,属于植保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以山东为主的黄渤海地区,农作物种植以个体农户小块地种植为主,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作物管理人员以老年妇女为主,小规模地块农作物喷药以人力为主,喷药方式以背负式喷药器械为主,劳动强度大,在夏天温度较高的天气下,保护措施不到位,极易造成工作人员中毒,而且背负式喷药机械受人力限制喷药效率低,有着严重的局限性。

现有的一些喷药机械有:1.拖拉机背负式喷药机械,这种喷药机械只能针对林木以及低杆作物喷药,对于高杆作物,比如玉米使用困难,而且拖拉机质量大,进地对松软土壤压实严重,容易损伤作物,应用局限性较大。2.飞机喷药机械,喷药范围大,适合大范围喷施药液,难以实现小地块有针对性的、定量、定浓度喷药,而且喷药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省力自走式高低杆作物田间喷药装置,能够克服现有喷洒装置不能同时应用在高、低杆作物中,并且喷洒装置高度调节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省力自走式高低杆作物田间喷药装置,包括:

承载机架,其设置在喷药装置的前、后两端的上部,且两侧连接设置在所述喷药装置下部的左、右行走机架;

扶手,其一端与固定在所述承载机架一侧的弧形孔板滑动连接,中部通过扶手旋转销与所述喷药装置一侧的支撑梁中部转动连接,通过将扶手一端固定在所述弧形孔板不同位置来实现扶手高度的调节;

前端喷药机构,其一端与前行走机架的下部转动连接,实现高度的调节,能够对低杆作物进行喷洒;

后端喷药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喷药装置的后部顶端,与所述扶手的上部转动连接,喷洒方向与行走方向相反,能够对高杆作物进行喷洒,并能防止喷洒人员中毒。

优选的是,所述左、右行走机架对称设置,包括连接前、后行走轮的第一横梁以及与其垂直的前、后部第一竖梁,所述前、后部第一竖梁与开设有长槽型孔的第一孔板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承载机架上连接有两根平行设置的第二横梁,其上连接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孔板相互配合移动的第二横孔板,实现喷药装置整体的高度和宽度调节。

优选的是,所述前端喷药机构包括:

支撑杆,其一端与前部第一竖梁转动连接,且下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竖梁固定连接的垫块;

第一喷杆,其与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包括多个相互铰接的分段,能够在不使用时进行折叠,节省空间;

多个喷嘴,其设置在所述第一喷杆上;

其中,通过将所述垫块垫高,能够改变所述支撑杆的倾斜角度,进而调整所述前端喷药机构的喷洒高度。

优选的是,所述后端喷药机构还包括:

支撑竖杆,其下端与所述扶手的上部转动连接,上端与支撑横杆的一端转动连接;

第二喷杆,其与所述支撑横杆的另一端连接,包括多个相同的可折叠分段,以及多个设置在分段上的喷嘴。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竖杆下部设置有多个第一仰角调节孔,所述支撑横杆上设置有多个第二仰角调节孔。

优选的是,所述后端喷药机构还包括:

竖杆调节支杆,其一端与所述扶手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仰角调节孔连接;

横杆调节支杆,其一端与所述支撑竖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仰角调节孔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前、后行走轮外部能够与履带相配合,使喷药装置能够适应不同的地况。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竖杆中部还设置有防护罩,能够防止人脸被作物划伤。

优选的是,所述支撑横杆上设置有遮阳罩,能够减少田间工作时阳光对工作人员的晒伤。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有益效果:采用履带和轮式两种可选择的行走方式对农作物进行喷洒,使喷洒装置能够应用在不同的地况,方便喷洒。设计前后喷洒装置,实现对高杆作物和低杆作物的喷洒。喷药装置的高度和左、右行走机构之间的距离均可调节,使喷药装置的应用范围广,喷洒不同的作物。同时,后部喷洒机构从上方绕过工作人员,实现在操作人员后方喷药,避免工作人员和农药的二次接触,防止中毒;而且安装有防护罩和遮阳罩,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工作人员,减少作物叶片的划伤,阳光晒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药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药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药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药液箱的结构简图。

图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喷药装置工作时高度和跨幅宽度调节的结构简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低杆喷药装置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省力自走式高低杆作物田间喷药装置,包括:左、右行走机构、承载机架、前端喷药机构、后端喷药机构、扶手330、药液箱500。

左、右行走机架对称设置在喷药装置的底部,相互独立行走;以左行走机构为例,包括:连接前、后两个行走轮130的第一横梁150连接,以及与其垂直连接的前、后两根第一竖梁110,实现行走轮130的固定和装置的动力传输;在第一横梁150下方设置有多个支撑轮;传动链轮120与前行走130同轴,并且直径小于前行走轮130,传动链轮120通过链条与设置在第一横梁150上部的电机140连接,带动行走机构转动。在每个支撑轮上部,第一横梁上,均设置有与支撑轮相对应的高度调节机构。

根据土地的紧实情况,选择是否在前、后行走轮130外部安装履带,来适应不同的地况,增加喷药装置的实用性。在第一横梁150上方设置有张紧机构,包括支撑杆180、张紧弹簧170以及张紧轮160。其中,支撑杆180的上部安装有可自由转动的张紧轮160,下部通过圆柱销安装在第一横梁150上,张紧弹簧170的一端与支撑杆180的中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横梁150连接,支撑杆180的中间开设有孔,与张紧弹簧170的一端挂钩连接,张紧弹簧170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杆与第一横梁150连接。张紧机构能够对履带进行张紧。

前、后第一竖梁110与第一横梁150垂直连接,分别设置在第一横梁150的前、后两端,在前、后第一竖梁110上分别连接有开设有长槽型孔的第一孔板190。

承载机架,设置在喷药装置的前、后两端的上部,两侧与设置在喷药装置下部的左、右行走机架连接;承载机架包括:与前、后第一竖梁连接的左、右竖梁,连接在左、右竖梁顶端的上横梁,以及平行设置在承载机架中部的两根第二横梁,其中,每根第二横梁上均设置有能够与第一孔板190配合的第二横孔板410。在喷药装置工作时,通过在第二横孔板410上滑动第一孔板190,能够改变左、右第一孔板190之间的距离,并通过孔板螺栓420进行固定,实现喷药装置宽度的调节;将第二横孔板410在第一孔板190上滑动,能够实现喷药装置高度的调节。

前端喷药机构与第一竖杆110转动连接,位于前行走轮130的上方,承载机架的下方,包括垫块,支撑杆210、第一喷杆220以及喷嘴230;其中,支撑杆210的一端与第一竖杆110转动连接,下部设置有与第一竖杆110连接的垫块,支撑杆210的另一端与第一喷杆220连接,其上均布多个喷嘴230。通过将垫块垫高,能够使支撑杆210仰起一定角度,进而来实现前端喷药机构的高度调节。由于第一喷杆220的长度较长,跨度较大,因此包括多个相同的铰接分段,在不使用时将其折叠,减小占用空间。

作为一种优选,本实用新型中铰接分段为左、中、右三段,通过铰链进行折叠连接。

在承载机架的顶部设置有两个相同的并且独立工作的药液箱500,并由设置在承载机架上横梁下方的药液泵进行驱动。

药液箱500包括药液防护罩510、橡胶垫片520、药箱盖530以及通气孔540,其中防护罩510呈圆环形状并焊接在箱体上,防护罩510的轴线与药液箱装液入口的轴线重合。橡胶垫片520呈环形,并嵌在药箱盖530的内部,药箱盖530内设有螺纹,能够与药液入口的外螺纹配合将药液箱500旋紧,进而压紧橡胶垫片520,起到密封作用。通气孔540设置在防护罩510的圆环区域内部,能够平衡药液箱500内外的气压。

承载机架一侧面的上部均设置有腰型孔板320,扶手310的一端与腰型孔板320滑动连接,并通过扶手旋转销330与设置承载机架一侧的支撑梁中部转动连接,扶手310的上部与支撑竖杆620的一端连接,支撑竖杆620的另一端与支撑横杆720的一端可转动连接。

后端喷洒机构设置在喷药装置的后部顶端,包括扶手310、支撑竖杆620、第二喷杆750,支撑竖杆620的上部与扶手310的另一端通过竖杆转销610连接,在扶手310上部和支撑竖杆620之间还连接有竖杆调节支杆630,在扶手310调节完毕后能够对支撑竖杆620进行固定。

支撑竖杆620的另一端与支撑横杆720的一端连接,支撑横杆720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喷杆750,其上设置有多个喷嘴760,第二喷杆750同第一喷杆220结构相同,包括多个相同的铰接分段,在不使用时将其折叠,减小占用空间。作为一种优选,本实用新型中可铰接分段为左、中、右三段,通过铰链进行折叠连接。

支撑竖杆620下部设置有多个第一仰角调节孔,支撑横杆720靠近支撑竖杆620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仰角调节孔。

支撑竖杆620与支撑横杆720之间还连接有横杆调节支杆710,其一端与支撑竖杆620的上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仰角调节孔连接,通过将横杆调节支杆710的一端设置在不同的仰角调节孔中,对抬起不同高度的支撑横杆620进行固定,竖杆调节支杆630的一端与扶手310的上端连接,另一端与支撑竖杆上620上的第一仰角调节孔连接,将不同高度的扶手310与支撑竖与支撑竖杆620之间进行固定。

支撑横杆720上设置有遮阳罩,能够减少田间工作时阳光对工作人员的晒伤。支撑竖杆620上部还设置有防护罩640,防止在喷洒时农作物叶片对人脸产生划伤等伤害。

在不使用时,可以将横杆调节支杆710和竖杆调节支杆630取下,将支撑横杆720和支撑竖杆620折叠收起,节省占用空间。

在喷药装置工作时,首先根据土地的松软程度,选择是否安装履带,使用履带时,将喷药装置至于水平地面上,通过调节每个支撑轮调节机构,将履带压紧,并处于同一高度,然后通过张紧弹簧170拉动支撑杆180带动张紧轮160进行转动,对履带进行张紧。

根据作物高度,调节喷药装置的高度,左、右行走机构之间的跨度,调节扶手310一端在腰型孔板320中的位置。在低杆作物地块工作时,根据作物高度,选择设置在喷洒装置前端的低杆喷药装置进行喷洒,通过垫高垫块,使支撑杆210被仰起,进而实现第一喷杆210高度的调节。喷药结束后将第一喷杆210折叠收起,减小占用空间。

在遇到玉米、高粱等高杆作物地时,应该选用设置在喷药装置后部的高杆喷药装置,将支撑竖杆620绕竖杆旋转销旋转到竖直位置,然后将竖杆调节支杆630一端与支撑竖杆620固定,另一端圆孔与扶手310上部的孔对齐,插入固定销,进行固定;上下滑动防护罩640,使其调节到与喷洒人员脸部相适应的位置;接下来将支撑横杆720转动到水平位置,将横杆调节支杆710的一端通过圆柱销固定在支撑竖杆620上,另一端根据支撑横杆720的调节角度,与相应的仰角调节孔730进行固定。

工作时,喷洒人员跟随在喷药装置后方的遮阳罩740下方,用手握住拉手650,将防护罩640调节到人脸的位置,在对高杆作物进行喷洒时,农药在人体的后方喷出,能够避免农药接触喷药人员而造成中毒。拉手650上设置有控制器,能够对要液泵以及电机进行控制,采用蓄电池作为动力源。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