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植树木保护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28722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植树木保护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支架,特别涉及一种移植树木保护支架,属于绿化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绿化栽种植物以改善环境的活动。绿化指的是栽植防护林、路旁树木、农作物以及居民区和公园内的各种植物等。绿化包括国土绿化、城市绿化、四旁绿化和道路绿化等。绿化可改善环境卫生并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多种作用。绿化分广义绿化和狭义绿化,广义的泛指只要起到增加植物,改善环境的种植栽培园林工程等行为,都可以算是。狭义的绿化,则是增加了人为的评判标准,如:该植物的存在,对环境的利弊分析,特别是有些外来植物,一切的基础以对人类社会的投入产品来评判。进而划分出:园林、公园、景观、小区等等绿化。

工程绿化上,支撑固定新植树木是一件费时又费力的事情。新植树木因为得不到良好地支撑固定而被风刮倒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不仅降低了树木的成活率,还极大地浪费了绿化资源。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园林公司和相关部门花大力气在树木的支撑固定工作上,但效果却不尽人意。支撑固定过松,树木往往“弱不禁风”,一吹就倒;支撑固定过头,铁丝限制了树木的生长,甚至生生嵌入树干,造成对树木的损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园林公司和相关部门花大力气在树木的支撑固定工作上,但效果却不尽人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移植树木保护支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移植树木保护支架,包括套杯、绑带、支柱木三部分构成,所述套杯上设置有支柱木套孔,所述套杯两侧设置有环树挡板,所述环树挡板之间设置有绑带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绑带孔穿过所述环树挡板,所述支柱木套接所述支柱木套孔,所述绑带套接所述绑带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套杯三种规格,适合不同规格树木的使用,所述套杯是由合成树脂系列的软材料注塑形成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绑带套接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套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绑带套接设置有三个所述套杯。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移植树木保护支架,具有设计合理、构思巧妙等特点,该种移植树木保护支架以保护新植苗木根基稳固、树木垂直生长为基础设计目的,在此基础上科学地设计了三个组成部分,大大节省了人工工时,提高了安装效率;比传统支撑方法更简洁、美观、大方;该种移植树木保护支架既能保证新栽苗木的自然顺利生长,又能保护苗木表皮不会被支撑系统破坏;套杯还可以根据绿化工程的景观效果需要选用多种颜色的搭配,从而达到整洁完美的景观效果;该种移植树木保护支架很好地解决了养护固定这一长久以来困扰绿化工程中的难题,使新栽树木得到良好的生长环境,得以健康生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移植树木保护支架的套杯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植树木保护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套杯;2、支柱木套孔;3、环树挡板;4、绑带孔;5、绑带;6、支柱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移植树木保护支架,包括套杯1、绑带5、支柱木6三部分构成,套杯1上设置有支柱木套孔2,套杯1两侧设置有环树挡板3,环树挡板3之间设置有绑带孔4。

进一步,绑带孔4穿过环树挡板3,支柱木6套接支柱木套孔2,绑带5套接绑带孔 4。套杯1三种规格,适合不同规格树木的使用,套杯1是由合成树脂系列的软材料注塑形成的。绑带5套接设置有若干个套杯1。绑带5套接设置有三个套杯1。

套杯1是由合成树脂系列的软材料注塑形成的。设计时就考虑了套杯1与苗木之间的接触部位的同步性的问题,既要保证新栽苗木的自然顺利生长,又要保护苗木表皮不会被支撑系统破坏。此外,套杯1共有三种规格,适合不同规格树木的使用。同时套杯还可以根据绿化工程的景观效果需要选用多种颜色的搭配,从而达到整洁完美的景观效果。

该种移植树木保护支架,具有设计合理、构思巧妙等特点,该种移植树木保护支架以保护新植苗木根基稳固、树木垂直生长为基础设计目的,在此基础上科学地设计了三个组成部分,大大节省了人工工时,提高了安装效率;比传统支撑方法更简洁、美观、大方;该种移植树木保护支架既能保证新栽苗木的自然顺利生长,又能保护苗木表皮不会被支撑系统破坏;套杯还可以根据绿化工程的景观效果需要选用多种颜色的搭配,从而达到整洁完美的景观效果;该种移植树木保护支架很好地解决了养护固定这一长久以来困扰绿化工程中的难题,使新栽树木得到良好的生长环境,得以健康生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