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183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渔业是指捕捞和养殖鱼类及其他水生动物和海藻类等水生植物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一般分为海洋渔业、淡水渔业,渔业可为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提供食品和工业原料,开发和利用水域,采集捕捞与人工养殖各种有经济价值的水生动植物以取得水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是广义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的养鱼行业对鱼的喂料大部分都是采用人工抛洒喂料,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喂食效果较差,不利于鱼类生长,同时,随着环境污染愈加恶化,水资源污染也最值加剧,严重影响水产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养殖系统,可有效解决饵料浪费量大、喂食效果差、水产品质量下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养殖系统,包括鱼池和水处理系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过滤池、第二过滤池、除菌池和浸泡池;鱼池通过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分别与第一过滤池和浸泡池连通;

鱼池内设置有氧气泵和溶解氧传感器,鱼池顶部设置有投料装置;鱼池外设置有控制系统;

投料装置、溶解氧传感器和氧气泵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投料装置、溶解氧传感器、氧气泵和控制系统均与电源相连。

优选地,投料装置包括固定于鱼池顶部的储料箱;储料箱内设置有转动棒,并在储料箱底部开有若干缝隙;储料箱下端设置有收集箱;收集箱内设置有与转动棒连接的电机,电机与控制系统连接。

优选地,储料箱底部活动设置有与若干缝隙相对应的挡板。

优选地,第一过滤池内设置有过滤板,过滤板将第一过滤池分隔为进水腔室和出水腔室。

优选地,第二过滤池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珊瑚石层、陶瓷矾层和活性炭层。

优选地,除菌池内安装有PVC管,PVC管内设置有紫外杀菌灯。

优选地,控制系统为单片机控制系统或PLC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水源经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可有效杀灭水中的有害病菌,净化水质,避免在养殖过程中对鱼类带来危害,提升成鱼质量。

通过溶解氧传感器、氧气泵和控制系统的配合,可保证鱼池内氧含量一直处于正常水平,避免出现鱼池内氧含量过低或过高的情况。

在控制系统和投料装置的配合下,可对鱼池进行自动投料,除此外,通过调节电机转速和挡板与缝隙之间的间距,可控制饵料的投放速度,提升饵料的利用率和鱼类的进食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投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储料箱俯视图;

图4为储料箱底部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原理框图。

其中,1、鱼池;2、第一过滤池;21、进水腔室;22、出水腔室;3、第二过滤池;31、珊瑚石层;32、陶瓷矾层;33、活性炭层;4、除菌池;5、浸泡池;6、第一水泵;7、过滤板;8、灭菌器;9、溶解氧传感器;10、氧气泵;11、控制系统;12、投料装置;13、储料箱;14、转动棒;15、电机;16、收集箱;17、缝隙;18、挡板;19、第二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所示,一种养殖系统,包括鱼池1和水处理系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过滤池2、第二过滤池3、除菌池4和浸泡池5;鱼池1通过第一水泵6和第二水泵19分别与第一过滤池2和浸泡池5连通。

如图1所示,在鱼池1内设置有供氧的氧气泵10,顶部设置有投料装置12;鱼池1内部还设置有溶解氧传感器9,用于检测鱼池1水中的氧含量,鱼池1的外壁设置有控制系统11。

投料装置12、溶解氧传感器9和氧气泵10均与控制系统11连接,优选控制系统11为单片机控制系统;并且,投料装置12、溶解氧传感器9、氧气泵10和控制系统11均与电源相连,通过市电进行供电。

如图2和图3所示,投料装置12包括固定于鱼池1顶部的储料箱13,储料箱13内安装有转动棒14,并在储料箱13底部开有若干缝隙17,储料箱13中的饵料即可通过缝隙17进入鱼池1中。

如图2所示,储料箱13下端设置有收集箱16,收集箱16内设置有与储料箱13外底部连接的电机15,电机15与控制系统11连接,在其控制转动。

转动棒14与电机15转轴连接,并随电机10转动,转动棒14在转动过程中将储料箱13中的饵料挤压进入缝隙17中,再由缝隙17进入收集箱16,通过收集箱16下端设置的管道均匀的散播于鱼池1中。

如图4所示,为进一步实现饵料投放量可控的目的,在储料箱13外底部设置有与缝隙17相对应的挡板18,挡板18通过螺栓活动安装于储料箱13外底部,可调节其与缝隙17之间的间距。

如图1所示,第一过滤池2内设置有过滤板7,过滤板7将第一过滤池2分隔为进水腔室21和出水腔室22,出水腔室22与第二过滤池3连通,水源经出水腔室22进入第二过滤池3中。

如图1所示,第二过滤池3内由上至下依次活动设置有珊瑚石层31、陶瓷矾层32和活性炭层33,在多次使用后可将珊瑚石层31、陶瓷矾层32和活性炭层33取出清洗或更换,以保证第二过滤池3的的过滤效果。

如图1所示,除菌池4内设置有呈柱形的灭菌器8,为保证水源不被污染,灭菌器8优选为PVC管,灭菌器8内设置有紫外杀菌灯,可有效杀灭水源中的病菌,同时,还可避免对人体产生伤害。

如图1所示,过滤后的水源经除菌池4进入浸泡池5内,最后通过第一水泵6进入鱼池1中,水深为鱼池内壁高度的3/4,并在鱼池1底部设置有加氧气泵9,以保证水中含氧量充足。

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如下阐述:

水源由第一过滤池2的进水腔室21进入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水源通过第二水泵6泵入鱼池1内,当需要换水时,开启第一水泵6,即可将鱼池1内的水源泵入水处理系统中;

在控制系统11内设定好投料时间段及电机15转速,根据投料量调节挡板18与缝隙17之间的间距,当处于投料时间段时,控制系统11控制电机15转动,饵料由储料箱13进入收集箱16,然后再进入鱼池1中,完成投料;同时,溶解氧传感器9持续检测水中溶解氧含量,并将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11,当溶解氧含量低于设定最小值时,控制系统11控制氧气泵10工作,对鱼池1进行供氧,当溶解氧含量恢复到设定最大值时,氧气泵10停止工作,结束供氧。

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