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浅水池的集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11398阅读:7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浅水池的集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池的微型集污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浅水池的集污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我国多数精养池塘,养殖沉积物超过了水体自净能力,造成富营养化,导致养殖水体内源性污染。传统养殖池塘成为鱼粪坑,排溶氧高、温度高、鱼类天然饵料(浮游生物)多的池塘上层水,养殖沉积物在池底分解耗氧,释放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水体,导致鱼病频发,饲料转化率低,养殖成本增加。主要是传统池塘建设缺泛环保工程设施装备,导致严重制约了我国蓝色国土资源持续产出质量安全的水产品。

针对小水池或浅水池的养殖池,经常需要对池塘进行清洗,清洗大多为人工清洗,并没有一种适用的自动集污装置,而且小水池经常是对鱼苗进行换池的必要过度池,必须及时对池内进行集污、排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浅水池的集污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浅水池的集污系统,所述浅水池为鱼类换池的小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水池内悬挂有一直径为80cm的空心圆环,所述空心圆环设有朝向向上的细孔,所述空心圆环内置放有微孔曝气管,所述浅水池下方设有排污管,排污管末端设有排污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圆环距离浅水池的池底40cm。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圆环悬挂于屋顶、架体上,所述空心圆环的中心与浅水池中心在竖直方向上重叠。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圆环内增设有用于增加气泡的若干根微孔曝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排污开关为卡接在排污管上的拔污管。

进一步的,所述排污开关为卡接在排污管上的排水阀门。

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空心圆环内的微孔曝气管排出的气泡,这些气泡的为均匀的微气泡,朝向向上,在气泡不断均匀上升的同时,通过池内水压的带动,会在空心圆环处产生水流向上的流力,带动池边的水流产生微循环,该微循环的形状类似:“爱心”形状,在微循环的同时将污物集中到空心圆环下方处,而该处即排污管,通过定期的开启排污开关来对其进行排污。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空心圆环内的微孔曝气管能排出均与的气泡,带动池内水流产生微循环,对鱼类生长环境较好,而且能带动污物向空心圆环下方集中。

2、通过排污管对空心圆环下方的污物进行定时的排放,能保证浅水池内的水质环境。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 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浅水池的集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浅水池的集污系统的空心圆环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浅水池的集污系统的空心圆环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参考图1、图2和图3,一种适用于浅水池的集污系统,浅水池1为鱼类换池的小水池,浅水池内悬挂有一直径为80cm的空心圆环2,空心圆环2设有朝向向上的细孔3,空心圆环2内置放有微孔曝气管4,浅水池1下方设有排污管5,排污管5末端设有排污开关6。

空心圆环2距离浅水池的池底40cm。

空心圆环2悬挂于屋顶、架体上,空心圆环2的中心与浅水池1中心在竖直方向上重叠。

空心圆环2内增设有用于增加气泡的若干根微孔曝气管4。

排污开关6为卡接在排污管上的排水阀门。

实施例二

参考图1、图2和图3,一种适用于浅水池的集污系统,浅水池1为鱼类换池的小水池,浅水池内悬挂有一直径为80cm的空心圆环2,空心圆环2设有朝向向上的细孔3,空心圆环2内置放有微孔曝气管4,浅水池1下方设有排污管5,排污管5末端设有排污开关6。

空心圆环2距离浅水池的池底40cm。

空心圆环2悬挂于屋顶、架体上,空心圆环2的中心与浅水池1中心在竖直方向上重叠。

空心圆环2内增设有用于增加气泡的若干根微孔曝气管4。

排污开关6为卡接在排污管上的拔污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