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棱台生态鱼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1536阅读:732来源:国知局
六棱台生态鱼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六棱台生态鱼礁,属于人工鱼礁领域。



背景技术:

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海中设置的构造物,其目的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为鱼类等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目前国内外已经广泛的开展人工鱼礁建设,进行近海海洋生物栖息地和渔场的修复,而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现有的鱼礁在实际使用中普遍反映出空间利用率低,礁体内外水交换不好,不利于海底生物附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在于提供一种六棱台生态鱼礁,可以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了礁体内外海水的交换,礁体强度大,利于海洋生物附着。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六棱台生态鱼礁,包括由条状结构围成的六边形底座和六边形顶,六边形底座和六边形顶的六个角通过连接杆连接。

所述的六棱台生态鱼礁,六边形底座和六边形顶六个边的中点对应通过中线连接条连接。

所述的六棱台生态鱼礁,中线连接条上设有导流环,导流环上设有通孔。

所述的六棱台生态鱼礁,导流环与通孔均为圆形。

所述的六棱台生态鱼礁,导流环位于中线连接条的中间位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六棱台生态鱼礁,整体为棱台状结构,由底座和顶作为基座,在角处和中点处使用12根连接杆将上下两根基座进行连接,使本申请所述的礁体具有非常强的强度。且十二根连接杆及条状结构围成的底座和顶,可供应大量的海洋生物附着和栖息。同时,导流环可以有效地提高礁体内外的海水流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中:1、六边形顶;2、中线连接条;3、导流环;4、通孔;5、连接杆;6、六边形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六棱台生态鱼礁,包括由条状结构围成的六边形底座6和六边形顶1,六边形底座6和六边形顶1的六个角通过连接杆5连接,连接杆5也为条形,六边形底座6和六边形顶1通过连接杆5连接后形成六棱台。

所述的六棱台生态鱼礁,六边形底座6和六边形顶1六个对应边的中点对应通过中线连接条2连接,大大的提高了礁体的强度,以及增加了海洋生物的附着位置。

所述的六棱台生态鱼礁,中线连接条2上设有导流环3,导流环3上设有通孔4,可以提高礁体内外的水流动。

所述的六棱台生态鱼礁,导流环3与通孔4均为圆形。

所述的六棱台生态鱼礁,导流环3位于中线连接条2的中间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