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养殖短距离运送鱼苗的网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51534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养殖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上养殖短距离运送鱼苗的网箱。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海水鱼类苗种繁育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设施养殖技术与模式的不断创新,我国海水鱼类养殖发展迅猛。其中,海水网箱养殖已发展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重要产业之一。

海水网箱养殖所需苗种基本都来自陆地池塘培育,少数可由海区自然纳苗进行养殖。苗种从池塘培育出苗后需用运输鱼苗的水车运送到海边,转移至小型网箱里,用船将网箱缓慢拖至海中养殖区域再将鱼苗转移到养殖网箱中。目前用于运送鱼苗的网箱在船拖运过程中,水下的网衣部分在水流的作用下向后漂,网底被提起,从而网中空间被挤压,网衣中的鱼苗挤在狭小的水体里,极易相互挤压而受伤,甚至缺氧。尽管有在网衣的四角绑有铅坠或用沉性的支架撑开网底,但效果并不好,在运输过程中经常出现鱼苗被挤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上养殖短距离运送鱼苗的网箱,旨在解决鱼苗运送到海中养殖网箱过程中,相互挤压而受伤,甚至缺氧导致死亡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海上养殖短距离运送鱼苗的网箱,包括方形网箱本体,所述网箱本体包括一开口向上的围网以及网口框架,所述网箱底面的一对角线位置设有一可容纳pvc管的第一网套,所述围网侧面的一棱上设有第二网套,所述第一网套与所述第二网套不接触,所述第一网套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拉绳和第二拉绳,所述第二网套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拉绳和第四拉绳。

优选地,所述网口框架的大小为,长*宽=1*1-2*2m,所述围网的高为1-2m。

优选地,所述围网的网孔直径为0.5-5cm。

优选地,所述网箱底面的四角分别悬挂一可拆卸的坠子。

优选地,所述坠子为铅坠或水泥坠。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普通网箱的网底以及侧面的棱上分别设置一容纳PVC管的网套,网套两端分别绑有拉绳,所有拉绳拉紧汇成一根主绳,鱼苗运输时将主绳绑在船上进行拖运即可,网衣在运输过程中的水流作用下,也能保证网衣内有足够的空间,避免网箱中的鱼苗相互挤压而受伤。该装置具有设计合理、简单实用、操作方便、成本低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海上养殖短距离运送鱼苗的网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海上养殖短距离运送鱼苗的网箱。

请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海上养殖短距离运送鱼苗的网箱,包括方形网箱本体,所述网箱本体包括一开口向上的围网111以及网口框架112,所述网箱底面的一对角线位置设有一可容纳pvc管的第一网套113,所述围网111侧面的一棱上设有第二网套114,所述第一网套113与所述第二网套114不接触,所述第一网套113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拉绳115和第二拉绳116,所述第二网套114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拉绳117和第四拉绳118。

该装置通过在普通网箱的网底以及侧面的棱上分别设置一容纳PVC管的网套,网套两端分别绑有拉绳,所有拉绳拉紧汇成一根主绳,鱼苗运输时将主绳绑在船上进行拖运即可,网衣在运输过程中的水流作用下,也能保证网衣内有足够的空间,避免网箱中的鱼苗相互挤压而受伤。该装置具有设计合理、简单实用、操作方便、成本低等诸多优点。

具体地,所述网口框架112的大小为,长*宽=1*1-2*2m,采用空心管,如PVC管,用以提供浮力,所述围网111的高为1-2m。

具体地,所述围网111的网孔直径为0.5-5cm。

具体地,所述网箱底面的四角分别悬挂一可拆卸的坠子119。

具体地,所述坠子119为铅坠或水泥坠。

本装置具体操作过程如下:鱼苗运输时,在第一网套113以及第二网套114内分别插上PVC管,将第一拉绳115、第二拉绳116、第三拉绳117以及第四拉绳118汇成一根主绳,将主绳绑在船上进行拖运即可,网衣在运输过程中的水流作用下,也能保证网衣内有足够的空间,避免网箱中的鱼苗相互挤压而受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