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箱养殖区底部生态构建修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61896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箱养殖区底部生态构建修复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网箱养殖区底部生态构建修复系统,包括生态床框架,该生态床框架包括多根立柱和至少一固接在多根立柱的水平框架,该每一水平框架内都连接有一网片,该网片上铺设有牡蛎壳,该最下面一层水平框架的网片之下吊接有至少一网袋,该网袋内填充有牡蛎壳;该多根立柱插接于养殖区底泥且该网袋陷入底泥中。它具有如下优点:填充有牡蛎壳的网袋陷入底泥中,能改善底泥物理结构、空间,形成底栖生物的良好栖息场所,使底栖生物生物量大为增加。水平框架上的牡蛎壳串,一段时间后自然生长附着生物和吸引底层渔业资源生长,对网箱养殖排放的残饵、粪便等起到分层利用和阻挡作用,减轻底部生物的负担。
【专利说明】
一种网箱养殖区底部生态构建修复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网箱养殖区底部生态构建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当前,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据统计,2013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6172万吨,水产养殖产量占世界的70 %。然而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渔业水域环境恶化、养殖自身污染加剧、养殖品种种质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水产养殖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越来越大。李绪兴(2007)研究表明,在开放性、水体交换良好的养殖场,一周年沉积在底泥的有机物残留约20%。以人工投饵和网箱养殖方式为主的浅海鱼类养殖,残饵和鱼类粪便的积累,是导致养殖区底质环境有机物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解决养殖区底质环境有机物含量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网箱养殖区底部生态构建修复系统,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网箱养殖区底部生态所存在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种网箱养殖区底部生态构建修复系统,包括一生态床框架(10),该生态床框架
(10)包括多根立柱(11)和至少一固接在多根立柱(11)的水平框架(12),该每一水平框架
(12)内都连接有一网片(20),该网片(20)上铺设有牡蛎壳,该最下面一层水平框架(I2)的网片(20)之下吊接有至少一网袋(40),该网袋(40)内填充有牡蛎壳;该多根立柱(11)插接于养殖区底泥且该网袋(40)陷入底泥中。
[0006]—实施例之中:该网片(20)上铺设的牡蛎壳串接成至少一串牡蛎壳串(30)。
[0007]—实施例之中:该立柱(11)包括多段第一管件(111),每相邻两段第一管件(111)间设一四通(112),该四通(112)具有一上端口、一下端口和两侧端口,该相邻两段第一管件
(111)分别插入四通(112)的上端口和下端口;
[0008]该多根立柱(11)环形间隔布置,每环形相邻两根立柱(11)间连接有一第二管件(121),该第二管件(121)两端分别插入相邻两根立柱(11)的四通(112)的侧端口;该多个第二管件(121)通过四通(112)连接成水平框架(12)。
[0009]一实施例之中:该立柱(11)顶部固设一三通(113),该三通(113)具有一下端口和两侧端口;
[0010]该多根立柱(11)环形间隔布置,每环形相邻两根立柱(11)间连接有一第二管件(121),该第二管件(121)两端分别插入相邻两根立柱(11)的三通(113)的侧端口;该多个第二管件(121)通过三通(113)连接成水平框架(12)。
[0011]—实施例之中:该第一管件(111)、第二管件(121)都采用PVC材料制成。
[0012]—实施例之中:该立柱(11)的底端口密封,自立柱(11)顶端口插入钢筋杆,且立柱
(11)中还填充有混泥土。
[0013]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0014]填充有牡蛎壳的网袋陷入底泥中,能改善底泥物理结构、空间,增加底泥中多毛类等底栖生物的活动空间和栖息场所,形成底栖生物的良好栖息场所,使底栖生物生物量大为增加。水平框架上的网片和牡蛎壳串,一段时间后自然生长附着生物和吸引底层渔业资源生长,对网箱养殖排放的残饵、粪便等起到分层利用和阻挡作用,减轻底部生物的负担。它们构建了网箱底部底栖生物、附着生物、渔业资源共同组合的生态系统,通过生物自净修复网箱区底部环境,可以较大限度地降低其底部污染负荷,恢复和优化底部环境并增加资源量,这对推动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图1绘示了一种网箱养殖区底部生态构建修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请查阅图1,一种网箱养殖区底部生态构建修复系统,包括一生态床框架10,该生态床框架10包括四根立柱11和两个上下间隔的固接在四根立柱11的水平框架12,该每一水平框架12内都连接有一网片20,如用塑料扣将网片扣紧在水平框架12,该网片如采用网径5cm、30丝网片为材料。该网片20上铺设有至少一串牡蛎壳串30,该牡蛎壳串30包括多个串接的牡蛎壳。该最下面一层水平框架12的网片20之下吊接有至少一网袋40,该网袋40内填充有牡蛎壳。
[0018]该立柱11包括两段第一管件111,两段第一管件111间设四通112,该四通112具有一上端口、一下端口和两侧端口,该相邻两段第一管件111分别插入四通112的上端口和下端口;该四根立柱11环形间隔布置,每环形相邻两根立柱11间连接有一第二管件121,该第二管件121两端分别插入相邻两根立柱11的四通112的侧端口;该四个第二管件121通过四通112连接成一水平框架12。该立柱11顶部固设三通113,该三通113具有一下端口和两侧端口;每环形相邻两根立柱11间连接有一第二管件121,该第二管件121两端分别插入相邻两根立柱11的三通113的侧端口;该四个第二管件121通过三通113连接成另一水平框架12。
[0019]该第一管件111、第二管件121、四通112和三通113都采用PVC材料制成,它们具有环保、轻便、抗海水腐蚀能性能。该立柱11的底端口通过PVC件密封,自立柱11顶端口插入钢筋杆,且立柱11中还填充有混泥土,通过混泥土将钢筋杆和立柱固接在一起。
[0020]该四根立柱11插接于养殖区底泥且该网袋40陷入底泥中,该网片20最好位于底泥之上。最好,该一种网箱养殖区底部生态构建修复系统位于网箱养殖区之下,例如网箱养殖区位于修复系统顶部之上5-15米,如8-9米。
[0021]选择牡蛎壳环境友好型材料,研发并构建适于网箱养殖区底部环境的生态系统,通过底栖生物和附着生物的自然繁殖和关键修复种的引入,增强系统的有机质处理能力,对养殖自身产生的沉积性有机污染物进行多层分级利用,转化为生物资源,减少底部污染负荷,实现对养殖区底部环境的优化和修复。建立清洁养殖模式是保持水产养殖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底部环境生物修复技术,是通过向系统中引入简易环保型多层生态床,实现底栖生物和附着生物的多层繁殖和生物量的增加,对海水养殖自身产生的沉积性有机污染物进行多层分级利用,增强系统的处理能力,实现对养殖区底部环境的优化和修复。相对于其他修复技术来说,底部多层生态床的构建具有费用低廉、废物再利用、环境效益高等优点,是一项发展潜力较大、环境友好的处理技术。底部多层生态床的构建除了能增加系统处理能力外,利用多层生境和网箱食物来源也将增加网箱养殖区底栖鱼类、贝类和虾蟹类的生物量,同时也可进行贝类和海参等的增殖活动达到资源增值的目的,有利于网箱区立体养殖和休闲渔业的发展。
[0022]其中:该立柱高度1.5m,上层水平框架连接在立柱顶端且高度为1.5m,下层水平框架连接在立柱中部且高度为lm,该水平框架边长为2m;该网片采用网径5cm、30丝网片;该网片上面如铺设8条牡蛎壳串,每条牡蛎壳窜上串有牡蛎壳10个,间距约15cm;该下面水平框架12的网片20之下均匀挂吊9袋网袋40;该网袋40如用网径5cm、30丝网片制作成直径约40cm、高40cm网袋。
[0023]网箱养殖区底部生态构建修复方法,包括:
[0024]11)、用于制备生态床框架10,将第一管件111、第二管件121、四通112和三通113拼装成生态床框架10,采用PVC件密封立柱11的底端口,自立柱11顶端口插入钢筋杆,往立柱11中填充混泥土,通过混泥土将钢筋杆和立柱固接在一起;
[0025]12)、在每一水平框架12内连接一网片20;
[0026]13)、在网片20铺设有至少一串牡蛎壳串30;
[0027]14)、在最下面一层水平框架12的网片20之下吊接有至少一内填充有牡蛎壳的网袋40;
[0028]2)、将多根立柱11插接于养殖区底泥且使得网袋40陷入底泥中。
[00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网箱养殖区底部生态构建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生态床框架(10),该生态床框架(10)包括多根立柱(11)和至少一固接在多根立柱(11)的水平框架(12),该每一水平框架(12)内都连接有一网片(20),该网片(20)上铺设有牡蛎壳,该最下面一层水平框架(12)的网片(20)之下吊接有至少一网袋(40),该网袋(40)内填充有牡蛎壳;该多根立柱(11)插接于养殖区底泥且该网袋(40)陷入底泥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箱养殖区底部生态构建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网片(20)上铺设的牡蛎壳串接成至少一串牡蛎壳串(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箱养殖区底部生态构建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立柱(11)包括多段第一管件(111),每相邻两段第一管件(111)间设一四通(112),该四通(112)具有一上端口、一下端口和两侧端口,该相邻两段第一管件(111)分别插入四通(112)的上端口和下端口; 该多根立柱(11)环形间隔布置,每环形相邻两根立柱(11)间连接有一第二管件(121),该第二管件(121)两端分别插入相邻两根立柱(11)的四通(112)的侧端口;该多个第二管件(121)通过四通(112)连接成水平框架(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箱养殖区底部生态构建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立柱(11)顶部固设一三通(113),该三通(113)具有一下端口和两侧端口; 该多根立柱(11)环形间隔布置,每环形相邻两根立柱(11)间连接有一第二管件(121),该第二管件(121)两端分别插入相邻两根立柱(11)的三通(113)的侧端口;该多个第二管件(121)通过三通(113)连接成水平框架(1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网箱养殖区底部生态构建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管件(111)、第二管件(121)都采用PVC材料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网箱养殖区底部生态构建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立柱(11)的底端口密封,自立柱(11)顶端口插入钢筋杆,且立柱(11)中还填充有混泥土。
【文档编号】A01K61/00GK205546994SQ201521085841
【公开日】2016年9月7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23日
【发明人】郑惠东, 陈宇峰, 许贻斌, 郑盛华, 陈财珍, 林永青, 陈小红
【申请人】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