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门式自触发鼢鼠活体捕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1251阅读:1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门式自触发鼢鼠活体捕捉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鼢鼠捕捉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双门式自触发鼢鼠活体捕捉器。



背景技术:

鼢鼠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皮毛也是一种珍贵的动物毛皮,而且鼢鼠肉味道鲜美,是最佳的野味之一。但是由于鼢鼠繁殖快,成熟时间短,通常生长在土壤潮湿疏松的高原和山地、草原,鼢鼠喜欢吃土豆和草根,大量繁育的鼢鼠会对农作物、草场和林木的正常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广泛使用的鼢鼠捕杀器是利用鼢鼠怕风、畏光、推土堵洞的习性,在洞孔布设捕杀装置。现有的鼢鼠捕捉器采用单根捕鼠杆刺杀鼢鼠,捕鼠效果差,鼢鼠逃跑率高,并且捕获的鼢鼠都是被捕鼠针刺杀,对鼢鼠产生创伤,也有其他机械式的鼢鼠捕杀器,由于其结构复杂,操作繁琐,使用人员需长期使用才能掌握技巧,而且生产成本高,不能大批量投入生产。因此,捕杀鼢鼠的设备大多不能实现对鼢鼠的活体捕捉,即使能够活体捕捉,其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容易误伤人,安全性欠缺,或者捕捉成功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鼢鼠捕捉器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能好、容易触发关门,捕捉成功率较高的双门式自触发鼢鼠活体捕捉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捕捉筒1的两端敞口,在捕捉筒1两端分别设置有可将捕捉筒1筒口封闭的前挡门3和后挡门5,在捕捉筒1上还设置有与前挡门3、后挡门5连接的触发机关2和防止前挡门3和后挡门5被触发封堵后反推的防反推组件9。

进一步限定,所述触发机关2还包括触发门2‐1、触发开关2‐2、连动杆2‐3以及轴座2‐4,轴座2‐4固定在捕捉筒1的外壁上,在捕捉筒1的顶部与轴座2‐4相对的位置加工有限位通风槽,触发门2‐1分布在捕捉筒1内前挡门3与后挡门5之间并通过触发门2‐1的摆动触发前挡门3或后挡门5闭合,连动杆2‐3的顶端与轴座2‐4活动连接、底端穿过限位通风槽与触发门2‐1连接并带动触发门2‐1摆动,连动杆2‐3的上部还与触发开关2‐2连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触发门2‐1的摆角为5~15°。

进一步限定,所述触发开关2‐2包括设置在捕捉筒1的顶部且与捕捉筒1中心轴平行的触发杆,触发杆的两端分别与前挡门3和后挡门5接触。

进一步限定,所述前挡门3和后挡门5的顶部分别通过转轴与固定在捕捉筒1顶壁上的轴座2‐4连接并可绕转轴在捕捉筒1内腔转动,在前挡门3和后挡门5的背面分别设置有吊环10。

进一步限定,所述触发杆的端部弯曲且通过弯曲端部与吊环10卡接使前挡门3和后挡门5吊装至水平状态。

进一步限定,所述防反推组件9包括插环12和插杆11,插环12设置在前挡门3和后挡门5上并与吊环10错位;插杆11设置在捕捉筒1上,插杆11的底端穿过捕捉筒1的顶部延伸至插环12内并可在插环12内上下滑动。

还可以进一步限定,所述在捕捉筒1的筒壁两端对称加工有与捕捉筒1筒壁贯穿的前穿孔和后穿孔,前穿孔和后穿孔分别与前挡门3和后挡门5尺寸匹配,在前穿孔和后穿孔上分别设置有前门套4与后门套6,前挡门3设置在前门套4内且与前穿孔正对,后挡门5设置在后门套6内且与后穿孔正对,前挡门3和后挡门5的底端分别与触发杆的端部接触并通过触发杆的端部支撑。

进一步限定,所述防反推组件9包括卡勾和防返推皮筋、防反推伸缩杆,卡勾固定在前门套4、后门套6上,防反推伸缩杆的固定端分别设置在前门套4、后门套6顶部,防反推伸缩杆的伸缩端对应与前挡门3、后挡门5的顶部固定,防返推皮筋的一端与卡勾连接,另一端与防反推伸缩杆的伸缩端连接。

进一步限定,所述防反推组件9包括连接在触发杆两端端部且随着触发杆移动的挡板,在两个挡板上均开设有与前挡门3、后挡门5的对应的槽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双门式两端入口均可进入,鼢鼠进入后中部触发,使有效关门,自触发式设计,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捕捉筒真实模拟地洞结构,保证通风,使鼢鼠进入后防松警惕,大大提高捕鼠成功率,而且误伤几率降低,实现双方向活体捕捉。

2、本实用新型的捕捉筒两端前挡门和后挡门被触发后采用插入式进入捕捉筒,并将捕捉筒的入口堵住,当其下落封堵后利用防返推皮筋的拉伸强度,有效防止下落后的门很难再被推上去,有效防止鼢鼠填土逃脱,大大提高鼢鼠的活捕效率。

3、本实用新型采用与捕捉筒结构匹配的前挡门和后档门,通过触发机关触发封堵,并且对操作人员误伤小,安全性能高,操作简单,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捕捉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使用状态简图。

图3为图1的力学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触发机关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的捕捉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的双门式自触发鼢鼠活体捕捉器是由捕捉筒1、前门套4、前挡门3、后门套6、后挡门5、触发机关2以及防反推组件9组成。

其中,捕捉筒1是采用不锈钢材料或硬质塑料制成的圆形筒结构,其直径为10cm,长度为50cm,该捕捉筒1水平放置,其两端敞口均可为进鼠口,在捕捉筒1中段顶部开设有限位通风槽,在两端筒壁顶部分别开设有与捕捉筒1筒壁贯通的前穿孔和后穿孔,前穿孔和后穿孔对称分布,在前穿孔上固定有与捕捉筒1顶部垂直的前门套4,在前门套4内腔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前挡门3,在后穿孔上固定有与捕捉筒1顶部垂直的后门套6,在后门套6内腔设置有可上下滑动的后挡门5,前穿孔和后穿孔分别与前挡门3和后挡门5尺寸匹配,使前挡门3可沿着前门套4内壁从前穿孔落下,将捕捉筒1的前端封堵,后挡门5可沿着后门套6内壁从后穿孔落下,将捕捉筒1的后端封堵,前挡门3与后挡门5均与触发机关2连接并通过触发机关2触发后下落。

参见图4,本实施例的触发机关2是由触发门2‐1、触发开关2‐2、连动杆2‐3以及轴座2‐4组成,轴座2‐4固定在捕捉筒1的限位通风槽上,在限位通风槽内安装有可沿着限位通风槽做往复摆动的连动杆2‐3,连动杆2‐3的顶部与轴座2‐4通过销轴连接,连动杆2‐3的底端穿过限位通风槽与触发门2‐1连接,触发门2‐1沿着捕捉筒1中部的横截面设置,其与捕捉筒1截面结构匹配,并且触发门2‐1的顶部通过销轴与捕捉筒1的内壁连接,即其可随着连动杆2‐3的摆动可在捕捉筒1内腔前后做5~15°的往复运动。连动杆2‐3的上部还与触发开关2‐2连接,由连动杆2‐3摆动牵动触发开关2‐2,本实施例的触发开关2‐2包括一个与捕捉筒1外壁平行的触发杆以及固定在触发杆中部与连动杆2‐3连接的销轴,触发杆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前挡门3和后挡门5的底部且与前挡门3和后挡门5平面接触,支撑前挡门3和后挡门5。

为了外形美观,还可以在触发开关2‐2外侧沿着捕捉筒1筒体设置一个管壳,管壳的两端分别与前门套4、后门套6的侧壁连接。

触发后,为了防止前挡门3或后挡门5下落后被鼢鼠填土或上顶逃脱,在前门套4与后门套6上分别设置有防反推组件9,该防反推组件9是由卡勾、防返推皮筋、防反推伸缩杆组成,卡勾固定在前门套4、后门套6的底部侧壁上,防反推伸缩杆的固定端分别固定在前门套4、后门套6顶部,防反推伸缩杆的伸缩端对应与前挡门3、后挡门5的顶部固定,防返推皮筋的一端与卡勾连接,另一端与防反推伸缩杆的伸缩端连接,当前挡门3或后挡门5下落后,防反推伸缩杆伸长,防返推皮筋恢复至原位,而当前挡门3或后挡门5上推时,防反推伸缩杆缩短,防返推皮筋被拉伸,通常防返推皮筋需要较大的力才能拉伸,远大于鼢鼠的反抗能力,这样即可有效防止鼢鼠逃脱。

上述防反推组件9也可以是连接在触发杆两端端部且随着触发杆移动的挡板,在两个挡板上均开设有与前挡门3、后挡门5的对应的槽孔,当触发门2‐1被触发时,连动杆2‐3带动触发杆移动,使挡板的槽孔与前挡门3、后挡门5正对,前挡门3、后挡门5可穿过槽孔下落至捕捉筒1内,当前挡门3、后挡门5下落后,触发门2‐1恢复原位,挡板复位,槽孔与前挡门3、后挡门5错开,正好将前挡门3、后挡门5挡住,防止鼢鼠逃脱。

同时,为了在广阔地带为人们起提示作用,本实施例的套管7的顶部也可以焊接连接有一个旗杆,在旗杆的顶部装有一个标记旗8,该标记旗8的顶部边沿处通过固定在标记盒上的支撑铁丝撑开,保证标记旗8始终属于展开状态。

使用时,将触发门2‐1拨动至下落状态,前挡门3和后挡门5上拉至触发杆上方,由触发门2‐1将其顶住,捕捉筒1的两端入口处于敞开状态;当鼢鼠从后端口进入捕捉筒1后,向内爬行,碰触到触发门2‐1后,将触发门2‐1前推,触发门2‐1带动连动杆2‐3摆动,与连动杆2‐3连接的触发开关2‐2即被触碰,触发杆向前移动,后挡门5失去支撑,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从后门套6滑落下来,将后端口封堵,将鼢鼠堵截在触发门2‐1与后挡门5之间,由于触发门2‐1的摆动角度受限位通风槽的限制,其摆动角度仅能实现触发作用,不会让鼢鼠从前端逃脱。

实施例2

参见图5,本实施例的前挡门3和后挡门5的顶部分别通过转轴与固定在捕捉筒1顶壁上的轴座2‐4连接,保持前挡门3和后挡门5能够沿着转轴在捕捉筒1内腔翻转,在前挡门3和后挡门5的背面均设置一个吊环10,触发开关2‐2的触发杆两端弯折,分别与前挡门3和后挡门5的吊环10卡接,分别将前挡门3和后挡门5吊装至捕捉筒1顶部呈水平状态,当触发门2‐1被触发,推动触发杆移动,触发杆的一端与吊环10滑脱,即可将对应的门放下,将捕捉筒1的端口封堵。

为了防止前挡门3和后挡门5落下后被鼢鼠推动,在前挡门3和后挡门5上设置吊环的一侧上均设置有插环12,插环12与吊环10错位,在插环12上设置有延伸至捕捉筒顶部外侧的插杆11,当前挡门3和后挡门5被吊环10和触发杆吊装至水平时,插杆11也被顶起;当前挡门3和后挡门5被触发落下后插杆11会随之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下端插在捕捉筒1底部的插孔内,将对应的门卡住,防止其翻转。

其他的部件与实施例1相同。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同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