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移动的水稻浸种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6574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便于移动的水稻浸种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水稻浸种盒。



背景技术:

水稻浸种是种子吸水的过程,吸水后,种子内酶的活性开始升高,将淀粉分解为糖,用以供应种子的发芽。种子浸种最好采用“日浸夜露”的方法,即白天浸种、夜晚捞出摊开,浸种时将种子放入流动清水中先浸6小时,之后再浸泡在静止的清水中。为了满足水稻浸种频繁捞出的要求,需要一种便于移动的水稻浸种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目前农业领域水稻浸种工序繁琐,捞种、浸种频繁的问题,提出一种方便浸种的便于移动的水稻浸种盒。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移动的水稻浸种盒,包括水箱、进水孔、出水孔、水位计、置种盒、下盒、第一水孔、连接环、上盒、第二水孔、一级定位环、二级定位环、三级定位环、顶盖、第一卡口环和第二卡口环。

所述水箱右边设有进水孔,水箱左边设有出水孔,水箱左边设有水位计,水箱内部设有置种盒;置种盒由上盒和下盒组成,下盒底部设有第一水孔,下盒上部设有连接环,连接环与上盒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上盒四周设有水孔,上盒上部设有一级定位环,一级定位环上部设有二级定位环,二级定位环上部设有三级定位环,所述的上盒上部设有顶盖。

所述第一卡口环和第二卡口环卡扣连接在水箱上部,分别卡扣在一级定位环、二级定位环和三级定位环上。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发明的装置,装置中种子捞出方便,满足了水稻浸种过程中需频繁捞出的要求。

2.本实用新型发明的装置,使用方便,操作便捷,便于推广使用。

3.本实用新型发明的装置,可以选择流动清水浸泡和静止清水浸泡两种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置种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图1、图2和图3实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一种便于移动的水稻浸种盒,包括水箱1、进水孔2、出水孔3、水位计4、置种盒5、下盒6、第一水孔7、连接环8、上盒9、第二水孔10、一级定位环11、二级定位环12、三级定位环13、顶盖14、第一卡口环15和第二卡口环16。

所述水箱1右边设有进水孔2,水箱1左边设有出水孔3,水箱1左边设有水位计4,水箱1内部设有置种盒5;置种盒5由上盒9和下盒6组成,下盒6底部设有第一水孔7,下盒6上部设有连接环8,连接环8与上盒9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上盒9四周设有水孔10,上盒9上部设有一级定位环11,一级定位环11上部设有二级定位环12,二级定位环12上部设有三级定位环13,所述的上盒9上部设有顶盖14。

所述第一卡口环15和第二卡口环16卡扣连接在水箱1上部,分别卡扣在一级定位环11、二级定位环12和三级定位环13上。

具体工作原理:

使用时将种子放入下盒6中,将浸种盒连接紧密,放入适量的液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将置种盒5取出,上盒10和下盒6分开取出发芽的种子。

上述内容已经参考图1、图2和图3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本实用新型的产品不仅仅只限于上面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所述修改也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