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蟹笼自动脱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87711阅读:14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蟹笼自动脱钩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脱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蟹笼自动脱钩器。



背景技术:

在捕捉蟹等海产品的过程中,从主绳上把蟹笼卸下来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整个作业流程需要卸8000-10000个蟹笼,速度为每分钟15个左右,因劳动强度大,此工种的人力成本很高,每条渔船需要4个卸笼的工人,每人年工资为12-15万元。

另外在作业时,由于长时间疲劳操作和工作环境比较危险等原因,工伤事故频发,如左右手没协调好,则作业人员的头部和眼睛可能受到蟹笼的碰撞,造成损伤。

公告号为CN 105059482 B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蟹笼脱离装置”,该装置主要针对曲别针形状的蟹笼吊钩,受到吊钩形状的限制,该装置要准确的捕捉到吊钩的卡位部和脱离部,并使吊钩绕铰接中心旋转一定角度,才能实现自动脱钩的功能,因此,该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如果吊钩不能完全平行于脱钩槽,则有一定的脱钩失败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蟹笼自动脱钩装置,通过在蟹笼主绳运行路径上设置挡块和横向的螺纹杆,完成蟹笼挂钩的自动打开,导致蟹笼挂钩和蟹笼掉进下方的蟹笼限位框中,实现蟹笼自动脱钩的目的。一种蟹笼自动脱钩装置,包括:

吊挂本体、滑轮,所述滑轮中固定有滑轮轴,所述吊挂本体包括顶板、底板和两个相对的侧板并呈长方体形状,两个侧板上分别开有供滑轮轴通过的第一滑轮孔,还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一挡件、第二挡件和若干螺纹杆,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上均设有供螺纹杆通过的第一安装孔和供滑轮轴通过的第二滑轮孔;所述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吊挂本体和滑轮均通过滑轮轴和套在滑轮轴上的螺帽进行固定,且所述滑轮位于吊挂本体的两个侧板之间,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相互平行并分别位于所述吊挂本体的两个侧板外侧;所述第一挡件和第二挡件上均设有供螺纹杆通过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挡件和第二挡件通过至少两根并列分布的螺纹杆安装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且每一根螺纹杆均依次将第一安装板、第一挡件、第二挡件和第二安装板串接起来,第一挡件和第二挡件互相平行,所述螺纹杆上套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位于第一挡件和第二挡件之间;所述滑轮轴和螺纹杆两端均有配套使用的螺帽。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减少成本同时降低人员作业时的伤亡风险。

2、可以根据不同使用需要调节滑轮和挡件的位置,使整个设备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3、相对于公告号为CN 105059482 B的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结构更简单,脱钩成功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所述滑轮和滑轮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蟹笼挂钩扣合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蟹笼挂钩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动脱钩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

实施例一:如附图1和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布的一种蟹笼自动脱钩器,包括吊挂本体1、滑轮21,所述滑轮21中固定有滑轮轴22,所述吊挂本体1包括顶板、底板和两个相对的侧板并呈长方体形状,两个侧板上分别开有供滑轮轴22通过的第一滑轮孔,还包括第一安装板31、第二安装板32、第一挡件41、第二挡件42和两个螺纹杆5,其中,第一安装板31和第二安装板32相互平行并分别安装于所述吊挂本体1的两个侧板外侧,所述第一安装板31和第二安装板32上均设有供螺纹杆5通过的第一安装孔和供滑轮轴22通过的第二滑轮孔。

所述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上均设有供螺纹杆5通过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通过两根并列分布的螺纹杆5安装于第一安装板31和第二安装板32之间,所述第一安装板31、第二安装板32、吊挂本体1和滑轮21均通过滑轮轴22和套在滑轮轴22上的螺帽进行固定,所述螺纹杆5上套有限位套7和弹簧6,所述弹簧6位于第二挡件42和第二安装板32之间,所述限位套7位于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之间;所述滑轮轴22和螺纹杆5两端均有配套使用的螺帽。所述第一滑轮孔和第二滑轮孔分别为上下分布的多对圆孔,用于滑轮21上下调节位置。

所述第一挡件41包括第一挡块411和第一拉杆412,所述第二挡件42包括第二挡块421和第二拉杆422,还包括挡件螺纹杆51,所述第一挡块411、第二挡块421、第一拉杆412、第二拉杆422上均设有供挡件螺纹杆51通过的第三安装孔,所述挡件螺纹杆51依次将第一拉杆412、第一挡块411、第二挡块421、第二拉杆422串接起来,所述挡件螺纹杆51上也套有位于第一挡块411和第二挡块421之间的限位套7。

实施例二: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布的一种蟹笼自动脱钩器,包括吊挂本体1、滑轮21,所述滑轮21中固定有滑轮轴22,所述吊挂本体1包括顶板、底板和两个相对的侧板并呈长方体形状,两个侧板上分别开有供滑轮轴22通过的第一滑轮孔,还包括第一安装板31、第二安装板32、第一挡件41、第二挡件42和两个螺纹杆5,其中,第一安装板31和第二安装板32相互平行并分别安装于所述吊挂本体1的两个侧板外侧,所述第一安装板31和第二安装板32上均设有供螺纹杆5通过的第一安装孔和供滑轮轴22通过的第二滑轮孔。

所述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为圆心角介于90°-180°的圆弧形结构,且其上均设有供螺纹杆5通过的第二安装孔,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通过两根并列分布的螺纹杆5安装于第一安装板31和第二安装板32之间,所述第一安装板31、第二安装板32、吊挂本体1和滑轮21均通过滑轮轴22和套在滑轮轴22上的螺帽进行固定,所述螺纹杆5中间套有限位套7和弹簧6,弹簧6位于第二挡件42和第二安装板32之间,限位套7位于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之间;所述滑轮轴22和螺纹杆5两端均有配套使用的螺帽。所述第一滑轮孔和第二滑轮孔分别为上下分布的多对圆孔,用于滑轮21上下调节位置。

如附图4、附图5和附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蟹笼挂钩9包括上部91、挡片92和下部93,其中上部91通过设于下部93内的限位结构与相互卡合在一起,挡片92可滑动地套在下部93的外部并用于对限位结构进行控制,当挡片92受到向下的外力时,上部91和下部93可分开,从而实现将蟹笼11从主绳10上卸下的目的。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吊挂本体1顶部通过链条等结构悬挂于蟹笼限位框上方,蟹笼挂钩9的上部具有通孔用于绕在滑轮21上的主绳10穿过,蟹笼11连接在蟹笼挂钩9的下部,从而一根主绳10上可悬挂多个蟹笼11,主绳10在外力的作用下缓慢移动并将蟹笼11吊起,当蟹笼挂钩9经过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蟹笼自动脱钩器时,蟹笼挂钩9的挡片92宽度大于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之间的间隙宽度,则其受到所述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的阻力而与下部93产生相对滑动,则下部93内的限位结构失去对上部91的限制作用,进而使得蟹笼挂钩9的上部91和下部93自动分离,蟹笼11和蟹笼挂钩9的下部93掉入下端放置的蟹笼限位框中;其中若主绳10上具有打结的情况而无法通过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之间的间隙时,在外力作用下会推动弹簧6压缩,从而使得第一挡件41和第二挡件42之间的间隙变大最终使得主绳10可顺利通过。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