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育苗营养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0515发布日期:2018-07-06 22:52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育苗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育苗营养杯。



背景技术:

在容器内育苗、育种便于集中培育和移栽,是一项能够提高植物幼苗期管理效率和生长质量的栽培技术,在花卉、蔬菜和瓜果等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目前,公开号为CN20384084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组合育苗杯,包括矩形的底板,底板上分布有多个推柱,推柱下端与底板固连,推柱顶端放置有抽板,底板的四角竖直固连有定位杆,定位杆上端套装有顶板,顶板四角有定位孔,顶板通过定位孔与定位杆套装,顶板上分布有多个安装孔,安装孔上固连有多个育苗杯体,育苗杯体为贯通的筒状结构,在每个育苗杯体下部,放置有网状格盘,育苗杯体在顶板上的分布位置与推柱在底板上的分布位置相对应,多个育苗杯体底部放置在抽板上。

但是,该育苗杯在幼苗移栽时去杯不易,需要捏挤按压或抖动方能去掉营养杯,存在易导致基质变形松散而动伤根系等弱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育苗营养杯,具有在幼苗移栽时更好的移栽,从而提高幼苗移栽成活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育苗营养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包括杯壁以及设于杯壁底部的杯底,所述杯壁的内壁设有凹槽,所述杯底的侧面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卡块;所述杯壁包括两个相铰接的拼接板以及将两个拼接板自由端固定在一起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该育苗营养杯使用时,将杯壁放在杯底上,杯底上的卡块此时与杯壁内壁的凹槽相配合,从而将杯底固定在杯壁上,通过固定组件将杯壁上两个拼接板的自由端固定,从而可使杯壁固定起来以便内部可放置基质;当需要将幼苗从该育苗营养杯移栽时,通过将杯壁的固定组件打开,转动拼接板的自由端,从而将幼苗带土与杯壁分离出来,幼苗在移栽时能更好的移栽,从而提高幼苗移栽成活率。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一拼接板外表面上的上锁扣以及设于另一拼接板外表面上且与上锁扣相配合的下锁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两个拼接板固定或打开时,只需将上锁扣与下锁扣扣合在一起或分离开来,使育苗营养杯的使用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上锁扣包括转动连接于拼接板外表面的翻转板以及转动连接于翻转板上按扣块,所述下锁扣包括固定于拼接板上的凸块以及设置于凸块上的槽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拼接板上的翻转板,使翻转板移动至另一拼接板上的凸块处,此时将按扣块向凸块侧面上的槽口内部按压,从而将两个拼接板固定,通过向外拨动按扣块,使按扣块远离槽口,从而分离两个拼接板。

优选的,所述拼接板上设置有供翻转板和凸块容置的容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拼接板固定后,由于翻转板和凸块设置在容置槽内,所以在杯体移动过程中,减少了因意外打开按扣块而使拼接板分离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拼接板自由端外表面上的挂钩以及套接在两个挂钩上的橡皮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橡皮筋套接在两个拼接板的挂钩上,从而将拼接板固定,取下橡皮筋,从而分离拼接板;同时,橡皮筋较为便宜,操作方便。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端部呈圆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杯底与杯壁固定时,卡块端部呈圆角使卡块更容易进入杯壁凹槽内,使操作更省力。

优选的,所述杯底为可降解塑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杯壁与幼苗分离开后,直接将杯底与杯底上的幼苗及其基质放入移栽处,无需将杯底与幼苗分离,从而减少移栽幼苗的过程中产生幼苗根系损伤以及基质损失的情况,也使移栽更方便。

优选的,所述杯体内从下往上依次设有蛭石层、中药渣层和种植土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种植土层能够减少由于水分蒸发而造成营养层物质损失;中药渣层能够提供丰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且中草药渣可以改善基质的通透性,有利于幼苗的生长;蛭石层能够提供矿物质且增加基质的透气性和含水性,使幼苗在移栽过程中得到水和营养物质的供给,从而提高幼苗移栽成活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使用育苗营养杯时,杯底上的卡块与杯壁内壁的凹槽相配合,从而将杯底固定在杯壁上,通过固定组件将杯壁上两个拼接板的自由端固定,从而可使杯壁固定起来以便内部可放置基质;当需要将幼苗从该育苗营养杯移栽时,通过将杯壁的固定组件打开,转动拼接板的自由端,从而将幼苗与杯壁分离出来。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剖面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的正视图,以显示固定组件;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杯壁;2、杯底;3、凹槽;4、卡块;5、拼接板;6、铰接柱;7、固定组件;711、翻转板;712、按扣块;713、方形条;721、凸块;722、槽口;73、挂钩;74、橡皮筋;8、容置槽;9、蛭石层;10、中药渣层;11、种植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一种育苗营养杯,如图1和2所示,包括杯体,该杯体包括圆锥台形的杯壁1,该杯壁1是由两个相铰接的拼接板5组成;拼接板5的一侧通过铰接柱6铰接,拼接板5下端的内壁上开有对称的凹槽3,杯壁1的底部安装固定有圆形的杯底2,该杯底2的侧面上一体成型有端部为圆角的卡块4,通过将一个拼接板5的凹槽3与卡块4卡合,转动另一个拼接板5使该拼接板5的凹槽3与另一个卡块4配合,从而使杯壁1与杯底2固定;其中,杯底2有可降解塑料制成,将杯壁1与幼苗分离开后,直接将杯底2与杯底2上的幼苗及其基质放入移栽处,无需将杯底2与幼苗分离,从而减少移栽幼苗的过程中产生幼苗根系损伤以及基质损失的情况。

杯底2的上方水平分布有蛭石层9,蛭石层9具有保水、保肥的作用,且蛭石间的孔隙度大,从而增加基质的透气性;在蛭石层9的上面分布有中药渣层10,中药渣大多是植物的根、茎、叶、花、实、皮,以及禽兽的肢体、脏器、外壳,还有部分矿物质,为育苗基质提供丰富的氮、磷、钾,且中草药渣可以改善基质的通透性,有利于幼苗的生长;在中药渣层10的上方分布有种植土层11,种植土为育苗生长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幼苗在移栽过程中得到水和营养物质的供给,从而提高育苗移栽成活率。

如图3和4所示,拼接板5外表壁上均开有容置槽8,一个容置槽8内固定连接上锁扣,另一个容置槽8内固定连接有与上锁扣相配合的下锁扣;上锁扣包括翻转板711、按扣块712和方形条713,翻转板711的一侧与容置槽8底部铰链连接,翻转板711的另一侧上铰接有按扣块712,该按扣块712的表面上一体成型有方形条713;下锁扣包括凸块721,凸块721固定安装在入职槽的槽底,且凸块721远离翻转板711的侧面开有槽口722,该槽口722与方形条713相配合,按扣块712转动到凸块721处,通过按压按扣块712使其上的方形条713插入槽口722,从而使两个拼接板5的自由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向外拨动按扣块712,使方形条713远离槽口722,从而使两个拼接板5分离开来。

具体工作过程:使用该育苗营养杯育苗时,将一个拼接板5与杯底2上的卡块4相配合,使卡块4插入杯壁1内的凹槽3里,转动另一个拼接板5,使杯底2上的卡块4插入该拼接板5的凹槽3,从而使杯壁1与杯底2固定连接;转动容置槽8内的翻转板711到凸块721上,转动按扣块712,使按扣块712上的方形条713插进凸块721里的槽口722,使方形条713与槽口722相配合,从而使两个拼接板5的自由端固定在一起;育苗移栽时,通过向外拨动按扣块712,使按扣块712上的方形条713远离槽口722,转动翻转板711,从而使两个拼接板5分离,与此同时,转动两个拼接板5,使拼接板5与杯底2上的卡块4分离,从而使杯壁1与杯底2分离开,将幼苗及基质同可降解的杯底2一起移栽到移栽地,使幼苗得到更好的移栽,从而使幼苗移栽成活率提高。

实施例二:一种育苗营养杯,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容置槽8的槽底一体成型有挂钩73,挂钩73开口方向呈背对设置且朝向挂钩73的固定端,橡皮筋74套接在两个挂钩73上,使两个拼接板5的自由端固定在一起,取掉橡皮筋74,使两个拼接板5打开,从而使拼接板5分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