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强制喂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91501阅读:546来源:国知局
中华鲟强制喂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人工养殖领域,尤其是一种中华鲟强制喂食装置。



背景技术:

水蚯蚓,又名红丝虫、赤线虫,属环节动物中水生寡毛类,体色鲜红或肉红、橙黄色。水蚯蚓的营养价值高,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水蚯蚓是许多水生动物苗种期喜食的开口饵料,更是鲟、鱼危、鲤、鲫、鳅、娃娃鱼及黄鳝等底栖鱼的主要食粮。

当中华鲟生病严重时,通常不会进食,养殖人员一般会把鱼块或者水蚯蚓强行塞进鱼的体内,增强鱼的体力。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装置,通常采用用人工强行将鱼嘴掰开再往鱼嘴内塞食的方法,费时费力,且容易造成大量水蚯蚓的浪费,亟须一种适合给中华鲟进行强行喂食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华鲟强制喂食装置,可以解决费时费力及浪费的问题,还可有效防止在喂食过程中伤鱼的情况发生,避免中华鲟脱离水面太久缺氧而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华鲟强制喂食装置,包括撑嘴器、喂食装置和喂食台;

撑嘴器中,尾部铰接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首部各设置有撑嘴片;

喂食装置中,针筒的封闭出口端通过硬管与喂食软管连通,针筒内活动连接有活塞;

喂食台中,喂食台面安装于支架上,喂食台面上铺有吸水海绵块,蓄水箱的放水管与吸水海绵块相配合。

活塞中,活塞板位于针筒内与针筒活动连接,活塞板通过活塞杆与活塞柄连通。

活塞板上均匀密布有多个出水孔。

喂食台面的出水槽与放置于喂食台面下方的接水桶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中华鲟强制喂食装置,通过撑嘴器将鱼嘴打开,再通过喂食装置将水蚯蚓注入鱼嘴内,实现有效给中华鲟进行喂食,在给鱼强行喂食的过程中避免了水蚯蚓的浪费,整个操作过程只需两个人即可完成,大大节省了人力;喂食台可以有效防止在喂食中华鲟的时候中华鲟受到损伤,避免中华鲟脱离水面太久缺氧而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撑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喂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喂食装置的活塞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喂食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中华鲟强制喂食装置,包括撑嘴器、喂食装置和喂食台;

撑嘴器中,尾部通过螺栓3铰接的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的首部各设置有撑嘴片4;

撑嘴片4为弧形片体,由硬塑料制成,防止划伤鱼。

喂食装置中,针筒7的封闭出口端通过塑料硬管6与喂食塑料软管5连通,针筒7内活动连接有活塞8;

喂食台中,喂食台面9安装于支架10上,喂食台面9上铺有吸水海绵块11,蓄水箱12的放水管13与吸水海绵块11相配合,放水管13上连接有水龙头16。

活塞8中,活塞板8-1位于针筒7内与针筒7活动连接,活塞板8-1通过活塞杆8-2与活塞柄8-3连通。

活塞板8-1上均匀密布有多个出水孔,出水孔的孔径为200目。

喂食台面9的出水槽14与放置于喂食台面9下方的接水桶15相配合。

塑料硬管6的长度为15-25厘米,优选为20厘米。

喂食塑料软管5的长度为3-5厘米,优选为3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先将喂食台的蓄水箱12注满水,在出水槽14的下方放置接水桶15,打开蓄水箱12的放水管13的水龙头16,将喂食台面9上的吸水海绵块11浸满水,将中华鲟放置在吸水海绵块11上。

调整放水管13的位置,将水龙头16的水对准中华鲟的头部不断注水。流出的水顺着出水槽14进入接水桶15,待接水桶15注满后,还将接水桶15内的水重新倒回蓄水箱12内实现循环使用。

将水蚯蚓放入喂食装置的针筒7内,轻推活塞柄8-3,使针筒7内的水从活塞板8-1的出水孔处流出,使针筒7内全部剩下水蚯蚓。

用撑嘴器的撑嘴片4轻轻把中华鲟的嘴撑开,将喂食装置的喂食塑料软管5塞进中华鲟的胃内,推动活塞柄8-3,使针筒7内的水蚯蚓顺着塑料硬管6和喂食塑料软管5进入中华鲟的胃内,即完成给中华鲟强行喂食的过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