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吸式自灌溉储水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8410阅读:241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吸式自灌溉储水花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花卉种植领域,涉及一种花盆,特别是指一种自吸式自灌溉储水花盆。



背景技术:

现有盆栽花卉一般都采用土壤栽培的方式,即在一个花盆内放置泥土,再将花卉植入其中,用花盆栽培花卉对种养者的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对于喜欢花卉但不善于栽养的人来说,对浇水的水量和次数往往难以掌握,常常因浇水过少而导致花卉失水枯死,或是因频频浇水而使盆土过湿,引起花卉生长不良,甚至烂根死亡,或者,当花盆放置于室外,若遇下雨,有可能使花盆中的水分过多,长期会造成花卉根部烂根;同时,施肥过浓会严重伤害花卉的根系,影响花卉正常的吸收,从而引起肥害;另外,现有盆栽花卉需要经常照料,增大了种植负担,若是种植者长期外出,种植的花卉没人照料,使种植花卉的土壤缺乏水分,造成花卉的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自吸式自灌溉储水花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吸式自灌溉储水花盆,包括外盆、盆托、内盆、吸水棉线、溢流管和透气孔;

盆托设置于外盆内底部,内盆设置于盆托上;

吸水棉线的中部设置在内盆内,吸水棉线的两端穿过内盆底部的第一孔和第二孔伸入外盆内底部;

外盆的底部开孔,孔中设有溢流管;

内盆的底部和/或盆壁上设有若干透气孔。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吸式自灌溉储水花盆,还包括水泵、湿度传感器、太阳能电池、电源线和传感器线;

水泵设置于外盆底部,水泵的进水管设置于外盆底部,水泵的出水管穿过内盆底部的第三孔并伸入内盆内;

湿度传感器设置于内盆中,湿度传感器与传感器线连接,传感器线穿过内盆底部的第四孔与水泵连接;

太阳能电池设置于外盆外侧,与电源线连接,电源线穿过内盆底部的第四孔与水泵连接。

优选地,外盆、盆托、内盆和溢流管均为塑料材质。

优选地,吸水棉线为棉纱或海绵。

优选地,溢流管与外盆底部接触处密封连接或一体成型。

优选地,溢流管的高度低于盆托的上边沿,并与内盆底部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地,外盆、盆托和内盆均为圆台形状。

优选地,外盆内设有水体,水体具体为富营养水溶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吸式自灌溉储水花盆,可根据花卉所需土壤湿度自动进行灌溉,减少浇水的频率,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并避免从上面浇水对土壤的冲刷,放置于室外也不会造成雨水漫灌,造成花卉根部腐烂,方便对花卉的管理,结构简单,整体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吸式自灌溉储水花盆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吸式自灌溉储水花盆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吸式自灌溉储水花盆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外盆;2、盆托;3、内盆;31、第一孔;32、第二孔;33、第三孔;34、第四孔;4、吸水棉线;5、水泵;51、进水管;52、出水管;6、湿度传感器;7、太阳能电池;8、电源线;9、传感器线;10、溢流管;11、透气孔;12、土壤;13、水体;14、液位透明指示窗;15、蓄电池;16、蓄电池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更清晰地表示出来,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自吸式自灌溉储水花盆,包括外盆1、盆托2、内盆3、吸水棉线4、溢流管10和透气孔11;

盆托2设置于外盆1内底部,内盆3设置于盆托2上;

吸水棉线4的中部设置在内盆3内,吸水棉线4的两端穿过内盆3底部的第一孔31和第二孔32并伸入外盆1内底部;

外盆1的底部开孔,孔中设有溢流管10;

内盆3的底部和/或盆壁上设有若干透气孔11。

其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吸式自灌溉储水花盆,还包括水泵5、湿度传感器6、太阳能电池7、电源线8和传感器线9;

水泵5设置于外盆1底部,水泵5的进水管51设置于外盆1底部,水泵5的出水管52穿过内盆3底部的第三孔33伸入内盆3内;

湿度传感器6设置于内盆3中,湿度传感器6与传感器线9连接,传感器线9穿过内盆3底部的第四孔34与水泵5连接;

太阳能电池7设置于外盆1外侧,与电源线8连接,电源线8穿过内盆3底部的第四孔34与水泵5连接。

其中,优选地,外盆1、盆托2、内盆3和溢流管10均为塑料材质。

其中,优选地,吸水棉线4为棉纱或海绵。

其中,优选地,溢流管10与外盆1底部接触处密封连接或一体成型。

其中,优选地,溢流管10的高度低于盆托2的上边沿,并与内盆3底部之间留有间隙。

其中,优选地,外盆1、盆托2和内盆3均为圆台形状。

其中,优选地,外盆1内设有水体13,水体13具体为富营养水溶液。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吸式自灌溉储水花盆,利用吸水棉线4的毛细作用,自动进行吸水,达到日常保持土壤12水分的目的,其工作过程为:由于吸水棉线4的中部埋在内盆3的土壤12中,其两端穿过内盆3底部的第一孔31,延伸至外盆1底部,并浸于外盆1的水体13中,由于吸水棉线4的毛细作用,使得低处的水分沿吸水棉线4内的毛细管上升至内盆3的土壤12中,达到保持土壤12水分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保证使土壤长期保持预期的湿度,在设置吸水棉线4的同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吸式自灌溉储水花盆,利用水泵5对花卉进行自动灌溉,达到较长时期保持土壤湿度,减少花卉人工浇水频率的目的,其工作过程为:湿度传感器6感知土壤12中的水分不足时,通过传感器线9给水泵5施加工作的信号,水泵5进行吸水,对土壤12进行浇水,当土壤12中的水分达到花卉所需湿度时,湿度传感器6发出让水泵5停止工作的信号,当湿度传感器6再次感知到土壤12中的水分不足时,湿度传感器6再次发出让水泵5工作的信号,直至土壤12中的水分达到花卉所需湿度,如此反复。

太阳能电池7作为水泵5的电源,为水泵5提供动力。

由于以上过程为全自动过程,因此只要花盆的外盆1里有水,就能保持土壤12的湿度。

另外,由于吸水棉线4的中部和水泵5的出水管52都放置于土壤12中,可防止出现平常浇水对土壤12表面的冲刷现象。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吸式自灌溉储水花盆,由于外盆1的盆底有溢流管10,因此即便花盆放置于室外也不会因雨水漫灌,造成花卉根部腐烂,其工作原理为:当雨水落入花盆中时,透过土壤12,通过内盆3的透气孔11滴入外盆1的盆腔内,积聚在外盆1底部,当其水位上升,到达溢流管10的高度时,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水位将不会高于溢流管10的高度,多余的水会沿着溢流管10排出,从而使水位始终保持与溢流管10等高的高度,由于溢流管10与内盆3盆底还有一段间隙,因此,内盆3里的土壤将不会被水浸泡,从而使花卉根部不会因过多的水而腐烂。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吸式自灌溉储水花盆,还可以包括:

液位装置,设置于外盆1的水体13中;

报警装置,与液位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吸式自灌溉储水花盆,液位装置可以在外盆1的水体13在降低至预设高度时感知液位,并发送信号给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报警装置具体可以为声光报警装置,例如蜂鸣器或闪光灯等。

另外,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吸式自灌溉储水花盆,还可以包括液位透明指示窗14,液位透明指示窗14放置于外盆1的盆壁上,其材质为透明材料,通过液位透明指示窗可以观察到外盆1里的水位情况,方便及时补水。

另外,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吸式自灌溉储水花盆,还可以包括蓄电池15,蓄电池15与蓄电池导线16连接,蓄电池导线16通过电源线8与太阳能电池7并联在一起,把太阳能电池7产生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15中,以备当没有光照的情况下,水泵5还能通过蓄电池15获得能量来源。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吸式自灌溉储水花盆,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可根据花卉所需土壤湿度自动进行灌溉,减少浇水的频率,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并 避免从上面浇水对土壤的冲刷,放置于室外也不会因雨水漫灌,造成花卉根部腐烂,方便对花卉的管理,整体实用性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