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猪捕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4649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兽医用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猪捕捉器。



背景技术:

目前,经查询,现有的捕猪工具均是针对大猪设计,如猪保定器(20062002012.7)、猪只保定器(20052009215.9)、猪用保定器(ZL02263219.0)等,也有余姚市广牧塑料五金制品厂生产的“牧王”牌猪保定器、棍式套猪器、十字猪保定器,原理和结构差不多,由油丝绳或绳索、套管、手柄组成。基本都是捏鼻或套嘴等以猪身上局部器官作为套取对象的方案,比如以猪嘴为套取目标,需要猪张嘴咬住套索配合,而且对猪嘴造成一定的疼痛损伤。

由于小猪的特点是警惕性高,个体小,体重轻,动作敏捷灵活,善于奔跑躲藏,只要人或捕猪工具靠近就躲藏或跑开,很难张嘴咬住配合,所以上述捕捉方案不适用。一般只能在小猪静止状态时徒手抓耳或抓腿进行捕捉,但这样的抓捕费时费力。

比如,有的猪腿在粪坑中粘满肮脏的粪泥,让人难以下手,抓耳朵则人手易被咬伤。在春秋动物防疫时,有的农户小猪散放,小猪常在活动、奔跑或躲藏的状态,捉捕时要耗费防疫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往往需要户主几个人配合捕捉,有时还会将人咬伤。尤其是商品野猪或放牧型的有一定野性的藏香猪类更是如此。捕猪难给防疫员的工作带来很大麻烦,导致防疫工作效率不高。很多防疫员在户主只有老人或小孩缺人配合时无奈只能采取偷袭打“飞针”的办法,趁小猪不备时在没有保定的情况下就注射疫苗。但是注射部位没有消毒,存在病菌感染的隐患;注射部位不准确,存在安全隐患;注射的针头角度、深度、疫苗注射量均难以有效控制,免疫质量难以保证。往往造成免疫质量低下,是猪免疫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免疫后还要加挂免疫标识溯源耳标,捕捉又是个问题。因此,亟需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小猪整体为捕捉对象的小猪捕捉器,以减少捕捉所用时间和人员,提高捕捉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小猪捕捉器,该捕捉器包括手把,设在所述手把前端的环状游丝绳,开口套装在所述游丝绳上的网兜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手把两边用于控制所述网兜的活动撑杆和推拉杆;所述活动撑杆后端设在所述手把上,前端设有具有弹性开口的卡扣,所述游丝绳能卡于所述卡扣内并且能在其中灵活滑动,同时能在拉力作用下从其弹性开口脱出;

所述推拉杆后端设在套装在所述手把上的推拉筒上,前端设在所述活动撑杆上,使用时通过滑动所述推拉筒来控制所述网兜的网口形状。

优选地,所述卡扣为Ω型弹性厚钢片。

优选地,该捕捉器还包括设在所述手把后端的塑胶把套。

优选地,所述推拉筒上设有防滑胶套。

优选地,所述推拉杆前端设在所述活动撑杆中部的链接片I上。

优选地,所述活动撑杆后端设在所述手把前端的链接片II上。

优选地,所述推拉杆后端设在所述推拉筒前端的链接片III上。

优选地,所述手把为方管,所述推拉筒为方筒。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设有能够套住整个小猪的网兜以及撑开、托起和控制网兜的推拉杆、活动撑杆和推拉筒,使用时,根据小猪的体型通过滑动推拉筒来调整网兜的网口形状,对准小猪扣套下去,套住后在猪的重力和/或人的拉力作用下游丝绳从卡扣中脱开变形合拢,以此实现对小猪的捕捉。相较现有的捏鼻、套嘴和徒手抓捕等方案,不管小猪静止还是运动奔跑,也无需小猪配合,本实用新型都能适用,大大的减少了捕捉所用时间和人员,提高了捕捉效率。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携带便捷,不会像现有的捏鼻或套嘴等方案那样造成疼痛损伤,人猪安全性高。

3、本实用新型结构上也适合其它小动物,更换合适网眼的网兜也可捕捉家养其他小型动物,用途广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网兜,2—游丝绳,3—卡扣,4—活动撑杆,5—链接片I,6—链接片II,7—链接片III,8—推拉杆,9—推拉筒,10—手把,11—塑胶把套, 12—固定卡片,13—螺丝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小猪捕捉器,该捕捉器包括长条状的手把10,设在手把10前端的环状游丝绳2,开口套装在游丝绳2上的网兜1以及对称设置在手把10两边用于控制网兜1的活动撑杆4和推拉杆8。在手把10后端还设有防滑的塑胶把套11,以方便捕捉人员握住手把10。实际应用中,网兜1可以由轻软韧性强的扁绳结成,整体大小与小猪体型相适应,网眼大小能够使得小猪的嘴和四蹄穿过,网兜1的开口穿在游丝绳2上,游丝绳2弯成环状后两头由固定卡片12和螺丝钉13牢牢地固定在手把10的前端。

活动撑杆4用于撑开、托起和控制游丝绳2与网兜1,其后端设在手把10上靠近网兜1的位置,前端设有具有弹性开口的卡扣3,游丝绳2能卡于卡扣3内并且能在其中灵活滑动,同时能在拉力作用下从其弹性开口脱出。在实际应用中,卡扣3可以为的Ω型弹性厚钢片,焊接在活动撑杆4上;活动撑杆4可以为镀锌钢杆,后端压扁并打上孔,分别用螺栓固定在手把10两边的链接片II 6上。

推拉杆8用于衔接活动撑杆4和套装在手把10上的推拉筒9,推拉筒9能在手把10上自由移动;推拉杆8的后端设在推拉筒9上,前端设在活动撑杆4上,为了能够较好地控制带动活动撑杆4,推拉杆8前端可以设在活动撑杆4的中部。其中,推拉杆8可以采用不锈钢杆,两头有孔,前端连至焊接在活动撑杆4中部的链接片I 5上,由螺栓固定,后端连至焊接在推拉筒9前端的链接片III 7,同样可以由螺栓固定。

其中,可以在推拉筒9上套装一个防滑胶套(图中未画出),手把10可以为加厚镀锌的方管,当然相应的,推拉筒9也应该为方筒。上述链接片I 5、链接片II 6和链接片III 7可以采用U形厚钢片。

使用时,以小猪整体为捕捉对象,根据小猪的体型小大,通过滑动推拉筒9来调整网兜1的网口形状,对准小猪扣套下去,套住后向后拉回推拉筒9和手把10,活动撑杆4前端的卡扣3脱离游丝绳2使得两根推拉杆8合抱在手把10上方,在猪的重力和/或人的拉力作用下游丝绳2从卡扣3中脱开后变形合拢,网口也随着合拢而收聚在一起。这时,再用手握住网口并提起,猪的四蹄和嘴从网眼穿出,猪在网里无法逃脱,然后可任意保定,进行防疫或治疗等等。

使用结束后收拢推拉杆5、活动撑杆4、游丝绳2和网兜1,装入专用长护套中,携带方便。还有,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名称虽然为小猪捕捉器,但其结构上仍然是适合其它小动物的,更换合适网眼的网兜也可捕捉家养其他小型动物,用途广泛。

以上本实用新型小猪捕捉器使用时以小猪整体为目标,不管小猪静止还是运动奔跑,都能使用,大大的减少捕捉所用时间和人员。和传统徒手捕捉相比省时省力,一人即可完成捕捉保定,高效安全,人猪均无损伤。同时可大幅提高防疫人员的免疫工作效率和免疫质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