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钓具用360度旋转隐藏式失手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4604阅读:1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钓具用360度旋转隐藏式失手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钓具用360度旋转隐藏式失手环。



背景技术:

现有钓具失手环通常安装在鱼竿的后塞上,失手环裸露在后塞外部,垂钓者在钓鱼过程中需要长时间握杆,而裸露在后塞外部的失手环给垂钓者造成不适,严重时还会刮伤手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钓具用360度旋转隐藏式失手环,它具有360度旋转、可隐藏、垂钓更加舒适、使用更加方便安全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钓具用360度旋转隐藏式失手环,包括连接座,连接座一端与鱼竿配合连接,另一端横向设有转杆安装孔,转杆安装孔内转动设有转杆,转杆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沿其横向移动的挂环。

所述连接座包括金属座、限位座和水晶座,金属座一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另一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内螺纹上安装有限位座,金属座设有内螺纹的一端与水晶座连接,水晶座上设有转杆安装孔,转杆安装孔内设有转杆,限位座和转杆安装孔配合实现转杆与水晶座的转动连接。

所述金属座与水晶座连接的一端外端面设计成波浪形。

所述水晶座与金属座连接的一端设计成圆柱形,另一端设计成半球形。

所述转杆安装孔的形状与转杆形状相同。

所述转杆为两阶圆台结构。

所述转杆端部侧壁上还设有与凹槽配合的限位孔,限位孔内安装挂环。

所述挂环为矩形挂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针对现有钓具失手环存在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钓具用360度旋转隐藏式失手环,通过设计连接座、转杆和挂环,不仅能够起到钓具后塞的作用,而且挂环可伸缩隐藏在转杆内,具有垂钓舒适、实用安全及美观等效果;转杆沿连接座360度旋转,有效解决鱼竿被鱼拖进水里时,失手绳缠绕鱼竿的问题,本申请的失手环,无论鱼怎么拖动鱼竿,都不会出现失手绳缠绕鱼竿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转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示意图;

其中,1、连接座,101、金属座,102、限位座,103、水晶座,104、外螺纹,105、内螺纹,2、转杆安装孔,3、转杆,4、凹槽,5、挂环,6、限位孔,7、鱼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钓具用360度旋转隐藏式失手环,包括连接座1,连接座1一端与鱼竿7配合连接,另一端横向设有转杆安装孔2,转杆安装孔2内转动设有转杆3,转杆3上设有凹槽4,凹槽4内设有沿其横向移动的挂环5,通过设计连接座1、转杆3和挂环5,不仅能够起到钓具后塞的作用,而且挂环5可伸缩隐藏在转杆3内,具有垂钓舒适、实用安全及美观等效果;转杆3沿连接座1能够实现360度旋转,有效解决鱼竿7被鱼拖进水里时,失手绳缠绕鱼竿的问题。

连接座1包括金属座101、限位座102和水晶座103,金属座101一端外壁上设有外螺纹104,另一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105,内螺纹105上安装有限位座102,金属座101设有内螺纹105的一端与水晶座103连接,水晶座103上设有转杆安装孔2,转杆安装孔2内设有转杆3,限位座102和转杆安装孔2配合实现转杆3与水晶座103的转动连接,通过设计金属座101、限位座102和水晶座103,相互配合,实现金属座101与鱼竿7连接,限位座102和水晶座103配合对转杆3进行限位,使其转动,进而实现360度旋转功能,整体美观、实用。

金属座101与水晶座103连接的一端外端面设计成波浪形,增强美观。

水晶座103与金属座101连接的一端设计成圆柱形,另一端设计成半球形,半球形结构不仅美观,而且握杆更加舒适。

转杆安装孔2的形状与转杆3形状相同,便于安装转杆3,对转杆3进行限位。

转杆3为两阶圆台结构,形状美观,便于加工凹槽4。

转杆3端部侧壁上还设有与凹槽4配合的限位孔6,限位孔6内安装挂环5,限位孔6能够很好对挂环5进行限位,使挂环5沿限位孔6长度方向移动。

挂环5为矩形挂环,便于挂环5的取出或隐藏。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使用过程:

首先将限位座102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金属座101的内螺纹105上,然后将转杆3放置在限位座102上,然后将水晶座103安装在金属座101上,使转杆3安装在转杆安装孔2内,转杆3一端与限位座102接触,另一端与水晶座103顶部接触,使用时,通过金属座101上的外螺纹104与鱼竿7连接,起到后塞的作用,当需要取出挂环5时,通过手指取出挂环5,挂环5沿凹槽4向外移动,然后在挂环5上绑上失手绳,当不需要取出挂环5时,用力一推将挂环5推进转杆3内,本申请的失手环,具有隐藏、360度旋转等优点,使用更加方便安全,握杆更加舒适,而且造型美观。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