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边坡植被混凝土的导水管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9990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边坡植被混凝土的导水管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植被混凝土灌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边坡植被混凝土的导水管网。



背景技术:

水库消落区或称水位变化区,是水库季节性水位涨落而使周边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地出露于水面的区域。以三峡工程为例,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75米,汛期防洪限制水位145米,其间30米高差范围的库岸就是消落带,沿库区两岸绵延660公里,涉及湖北、重庆所有库区市县。

消落区形成之前,生长在区内的植被是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具有减缓岩体风化、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环境美观以及拦截地表污染的功能。而消落区形成后,这些功能基本丧失。

目前,在对水库消落区或称水位变化区边坡的治理手段中,喷射混凝土是比较传统的一种办法,能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有效的防止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发生。

但是现有的植被混凝土,由于保水不足,无法提供植被生产所需的水分。

因此,急需一种能够为水库消落区或称水位变化区边坡植被混凝土长期提供水分的导水管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边坡植被混凝土的导水管网,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库消落区边坡植被混凝土供水不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边坡植被混凝土的导水管网,包括:

集水管,其两端封闭,所述集水管沿着管延伸的方向在其顶侧开设有集水口,所述集水口是由集水管的一部分管壁经切削后的开口所形成,且切削后的开口两侧边不等高;

若干滴淋管,其一端与集水管的底侧连通,另一端敞开,该若干滴淋管相互平行并间隔开,每个滴淋管沿其轴向均布有滴淋孔;

若干导水管,其与集水管保持平行,每个导水管的两端均设置为封闭端,且管路上间隔开设有多组供滴淋管自上往下贯穿的穿孔,当若干滴淋管竖向贯穿若干导水管后通过滴淋孔与导水管相通。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边坡植被混凝土的导水管网,具有集水功能和滴淋功能,以水库水和自然降水为水源,实现了弹性灌溉,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滴淋管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边坡植被混凝土的导水管网,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

集水管10,其两端封闭,所述集水管10沿着管延伸的方向在其顶侧开设有集水口11,所述集水口11是由集水管的一部分管壁经切削后的开口所形成,且切削后的开口两侧边不等高,由于切削后的开口两侧高度不相等,在布置到斜坡上之后,便于斜坡上的水流入集水管,使集水管便于集水;若干滴淋管30,其一端与集水管10的底侧连通,另一端敞开,该若干滴淋管30相互平行并间隔开,每个滴淋管30沿其轴向均布有滴淋孔31;若干导水管20,其与集水管10保持平行,每个导水管20的两端均设置为封闭端,且管路上间隔开设有多组供滴淋管30自上往下贯穿的穿孔,当若干滴淋管30竖向贯穿若干导水管20后通过滴淋孔31与导水管20相通。

上述方案中,所述集水管10上的集水口是由集水管10不小于三分之一的管壁切削后所形成的,为了保证集水管10具有足够的集水能力,集水管10的积水口不能过小,以保证集水管在需要集水时,具有满足需要的集水能力;所述集水管10的积水口处设置有防尘盖12,所述防尘盖12与所述集水管10固定连接,所述防尘盖12上开设有若干过滤孔13,设置防尘盖的目的是防止石头子等杂物进入集水管10内,造成集水管10与滴淋管30的连通口被堵塞,进而影响管网的供水均匀性;如图3所示,所述滴淋管30的滴淋孔31开设有5列,每相邻两列滴淋孔31之间的角度间隔为30°,为了保证滴淋管30的滴淋效果,在滴淋管30上开设5列滴淋孔,这样可以扩大滴淋范围,也保证了滴淋的均匀性,即使其中部分滴淋孔出现堵塞,还有平行的其他滴淋孔对该区域进行滴淋,从而保证植被的供水。

优选的是,所述导水管20为多个,且任一相邻两根导水管20之间的间距均为3m、4m、5m、6m、7m、8m、9m或10m中的一种,所述滴淋管为多根,且任一相邻两根滴淋管之间的间距均为为0.5m、1m、1.5m或2m中的一种,滴淋管同一排滴淋孔中,任一两个相邻的滴淋孔之间的间距为0.6m、0.8m、1.0m或1.2m,且所述滴淋孔的孔径为1mm,通过上述距离的设置,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管网在实现供水的过程中,供水足够均匀、全面,不仅要保证滴淋的范围广,还要保证对整体边坡的滴淋效果,上述尺寸在实践中是效果最为突出的特征,在实际设置时,可以根据边坡的坡度和混凝土的厚度以及密度进行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这样的:将上述方案的用于边坡植被混凝土的导水管网安装在水库消落区的边坡混凝土上,当水库水位上涨时,水位淹没集水管,此时集水管完成集水,当水库水位下降时,集水管中的水便通过滴淋管沿着边坡下渗,并沿途滴淋,实现边坡混凝土的大面积灌溉,当出现并列的多根滴淋管分配的水资源不均匀时,导水管便发挥了其中一个作用,即当滴淋管的水一部分汇集到导水管后,导水管再次平均分配给所有滴淋管,以保证所有滴淋管均能对边坡进行滴淋;另外,当降雨时,集水管也能发挥集水功能,并且由于集水管的开口处设置有防尘盖,防尘盖能够起到保护集水管的作用,防止集水管与滴淋管的连通口被堵塞,同时防尘盖上设置有过滤孔又能够保证降水流入集水管中,这就很好的为集水管的集水提供的条件,导水管的作用是将竖直布置的多根滴淋管连通,即为了保证所有滴淋管均分集水管中的积水,保证管网滴淋的均匀性,为边坡植被混凝土中植被提供足够的水分生长;当集水管中的水资源被滴淋完以后,导水管便发挥其第二个作用,由于在滴淋管滴淋过程中,导水管中会存储一部分水,当集水管中的水消耗完以后,导水管便将导水管中存储的水分配给滴淋管,滴淋管再次对边坡进行滴淋,以保证滴淋时间足够长,同时在导水管提供水源时,集水管正在集水,从而实现导水管和集水管弹性供水的效果。

最后实用新型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