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向排水壁式培养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4090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横向排水壁式培养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植物栽培,具体地指一种横向排水壁式培养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室内环境的布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室内环境设计会使用绿色植物等元素,但绿色植物通过传统的器皿放置,不仅风格较为单调难以满足室内环境设计的需求,且需要大量土壤,导致室内难以清洁。同时植物的培养器皿,难以有效组合形成整体景观。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土栽培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横向排水壁式培养架,包括支撑墙和若干个培养皿;

所述支撑墙上设置有若干个竖直布置的垂直支架以及若干个水平布置的水平支架;

所述培养皿包括蓄水器,所述蓄水器为仅上端面开口的腔体结构;所述蓄水器一侧连接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植株的培育筒;所述培育筒下端与所述蓄水器侧壁相连接并与所述蓄水器内腔相连通;所述培育筒上端开口且向远离所述蓄水器方向倾斜;

所述蓄水器上还连接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蓄水器的挂扣;所述培养皿通过挂扣固定在所述水平支架上;

所述蓄水器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各设置有一个输水孔,同一高度相邻的所述培养皿互相靠近的输水孔通过同一根皿间输水管相连接,所述皿间输水管与所述输水孔卡接配合;

每个所述培育筒内对应设置有一个培育内筒,所述培育内筒为上端敞开的空心筒体,所述培育内筒上端连接有环形结构的固定檐,所述固定檐内侧与所述培育内筒上端外侧相连接;所述固定檐面积大于所述培育筒上端;所述固定檐与所述培育筒上端卡接配合;所述培育内筒内用于放置培育植株的土壤或花泥,所述培育内筒下端与所述蓄水器内腔连通,所述输水孔高度低于所述培育内筒下端。

横向排水壁式培养架,还包括L型输水管以及U型输水管;

最上一行所述培养皿之中的端部培养皿远离同一行其它所述培养皿的一侧的输水孔连接有L型输水管;所述L型输水管还与外部供水管相连接;

相邻两行所述培养皿中处于端部的培养皿通过所述U型输水管相互连接,所述U型输水管两端分别与不同高度的所述输水孔卡接配合,使得所有所述培养皿相互连通形成一条水路。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墙下端还设置有蓄水箱,最下一行的所述培养皿之中的端部培养皿远离同一行其它所述培养皿的一侧的输水孔通过管路与所述蓄水箱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培育内筒下端敞开,所述培育内筒下端外侧连接有若干个向所述培育内筒内延伸的固定片。

同理还可以采用如下方案,所述培育内筒下端封闭,所述培育内筒的侧壁以及底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使得植物根系穿过的侧壁孔以及筒底孔。

进一步地,所述挂扣设置在所述蓄水器与所述培育筒相对的另一侧上端,所述挂扣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输水孔设置在所述蓄水器上不设所述培育筒及所述挂扣的两侧上。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横向排水壁式培养架,通过培养架搭建陈培养皿的阵列结构,同一行的培养皿通过直接的皿间输水管连通,相邻两行培养皿通过U型输水管连通,整个装置构成了一条来回穿插的蛇形水路。仅需对最上一行的培养皿中任一个培养皿供水便可对整个装置实现供水。

附图说明

图1为培养皿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培养皿的正视示意图;

图3为图2左视示意图;

图4为培养皿仰视示意图;

图5为支撑墙结构示意;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个结构示意图;

图7为培育内筒立体示意图(其一);

图8为培育内筒仰视示意图(其一);

图9为培育内筒立体示意图(其二);

图10为培育内筒仰视示意图(其二);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支撑墙1;垂直支架1.1;水平支架1.2;培养皿2;蓄水器2.1;培育筒2.2;挂扣2.3;皿间输水管2.4;输水孔2.5;培育内筒2.6;固定檐2.61;固定片2.62;侧壁孔2.63;筒底孔2.64;L型输水管3.1;U型输水管3.2;蓄水箱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6所示,一种横向排水壁式培养架,包括支撑墙1和若干个培养皿 2;

如图5所示,支撑墙1上设置有若干个垂直布置的垂直支架1.1以及若干个水平布置的水平支架1.2;

如图1-图4所示,蓄水器2.1上还连接有至少一个用于固定蓄水器2.1 的挂扣2.3;培养皿2均通过挂扣2.3固定在水平支架1.2上。

培养皿2包括蓄水器2.1,蓄水器2.1为仅上端面开口的腔体结构;蓄水器2.1一侧连接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植株的培育筒2.2;培育筒2.2下端与蓄水器2.1侧壁相连接并与蓄水器2.1内腔相连通;培育筒2.2上端开口且向远离蓄水器2.1方向倾斜;

蓄水器2.1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各设置有一个输水孔2.5,同一高度的属于不同培养皿2的相邻输水孔2.5通过同一根皿间输水管2.4相连接,皿间输水管2.4与输水孔2.5卡接配合;同一水平高度的培养皿2的蓄水器2.1 的内腔相互连通。

如图7-图10所示,每个培育筒2.2内对应设置有一个培育内筒2.6,培育内筒2.6为上端敞开的空心筒体,培育内筒2.6上端连接有环形结构的固定檐2.61,固定檐2.61内侧与培育内筒2.6上端外侧相连接;固定檐2.61 面积大于培育筒2.2上端;固定檐2.61与培育筒2.2上端卡接配合;培育内筒2.6内用于放置培育植株的土壤或花泥,培育内筒2.6下端与蓄水器2.1 内腔连通,输水孔2.5高度低于培育内筒2.6下端。这样保证水位不会过多漫过培育内筒2.6内的根系,而又使得最下方的根系可以浸入到水面下,给根系供水。

还包括L型输水管3.1以及U型输水管3.2;

最上一行培养皿2之中的端部培养皿2远离同一行其它培养皿2的一侧的输水孔5连接有L型输水管3.1;L型输水管3.1还与外部供水管相连接;

相邻两行培养皿2中处于端部的培养皿2通过U型输水管3.2相互连接, U型输水管3.2两端分别与不同高度的输水孔2.5卡接配合,使得所有培养皿2相互连通形成一条水路。

挂扣2.3设置在蓄水器2.1与培育筒2.2相对的另一侧上端,挂扣2.3 设置有至少两个,输水孔2.5设置在蓄水器2.1上不设培育筒2.2及挂扣2.3 的两侧上。

支撑墙1下端还设置有蓄水箱4,蓄水箱4通过管路与最下端的培养皿 2相连接。

培育内筒2.6下端敞开,培育内筒2.6下端外侧连接有若干个向培育内筒2.6内延伸的固定片2.62。这种结构适合于可以完全无土培养的植物,用一块花泥作为培养基底防止在培育内筒2.6内,仅用几块固定片2.62就可以防止花泥向下滑落。

或培育内筒2.6的侧壁以及底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使得植物根系穿过的侧壁孔2.63以及筒底孔2.64。这种适合必须一定土壤的植物,使土壤夯实,而不至于从侧壁孔2.63以及筒底孔2.64中过多滑落。

挂扣2.3连接在蓄水器2.1上端,这样整个装置重力的力矩指向连接的墙壁内侧。有利于保持整个装置连接的稳定性。通过上述这种设置,培育筒 2.2的重量,以及蓄水器2.1包括蓄水器2.1内的蓄水的总重量相对于连接点挂扣2.3的力矩较小。

挂扣2.3设置有两个,避免只设置一个挂扣3时在平行于墙壁平面的旋转的现象发生。

优选地,还可以在上方设置一定的培育灯,通过培育灯发出促进植物生长的光线,提高植物成长的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