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轮式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6216发布日期:2018-06-28 01:22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叶轮式增氧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叶轮式增氧机。



背景技术:

增氧机,是一种渔业养殖业的比较常用的机器,通过电动机或柴油机等动力源驱动工作部件,使空气中的“氧”迅速转移到养殖水体中的设备,该机器主要是用于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水中的鱼类等生物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岛鱼类生存环境。该机器一般是利用其自带的空气泵将空气打入水中,以此来实现增加水中氧气含量的目的。采用增氧机不但能解决池塘养殖中因为缺氧而产生的鱼浮头的问题,而且可以消除有害气体,促进水体对流交换,改善水质条件,降低饲料系数,提高鱼池活性和初级生产率,从而可提高放养密度,增加养殖对象的摄食强度,促进生长,使亩产大幅度提高,充分达到养殖增收的目的。

传统增氧机中,都采用三相交流电,电动机出厂的额定转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输出不稳定的问题,电动机实际的转速低于额定转速;还存在超负载问题,如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500W,而实际使用中的功率为1900-2000W,严重超过了额度功率,使用成本高,使用寿命低下。另外,使用三相交流电,一旦缺相,电动机就无法正常工作,长时间缺相容易烧坏电动机线圈绕组,造成电动机烧坏无法启动。另外,传统三相电机采用生铁铸件电机外壳,因电机工作状态下会产生热量,受使用环境限制经常与水体接触容易生成盐霜,电机外壳容易腐蚀生锈损坏。

而传统增氧机中采用的电动机其转子结构,如图9所示,大都是直接在中空的圆柱体的铁芯11的外周上设置8个燕尾槽凸块12,燕尾槽凸起块与铁芯一体成型,8个燕尾槽凸起块任意相邻两者之间的燕尾槽对应设有8片磁钢片13,环形的磁钢片13插入燕尾槽贴合圆柱体的外表面,圆柱体的外表面与磁钢片的内表面直接通过涂抹胶水层14实现粘合。这种结构的转子,在制造生产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将两个燕尾槽凸块之间的每个燕尾槽涂覆胶水时,因为存在燕尾槽凸块的燕尾槽,胶水从外表面直接涂抹存在不方便,还有胶水涂抹也容易涂抹不均匀,安装时将磁钢片13从贴合圆柱体的外表面111的一边推送,逐渐磁钢片13的内表面131推到完全贴合圆柱体的外表面111,该推送过程中将涂抹在圆柱体的外表面的胶水部分推送出去,使得磁钢片内表面、圆柱体的外表面111的胶水缺失、胶水不均匀,造成工序上可能需要重复涂胶,影响了磁钢片、圆柱体之间的牢固度,使得整个转子的使用寿命降低。另外,这种转子在使用过程中易损耗磁钢片,在转子圆柱体上的磁钢片容易脱胶、脱落甚至碎裂。

传统增氧机中,叶轮大都采用塑料材质,塑料叶轮表面设置一圈打水叶片且打水叶片高度等于塑料叶轮高度,叶轮设置在增氧机的中心位于电动机下方,这种结构叶轮转动空间有限,打水叶片转动的打水量不大,能增加的氧量受电动机功率、叶轮大小影响较大,叶轮与空气接触面积有限,在单位时间内给水体增加的氧气量有限,而且运转过程中噪声较大;塑料材质的叶轮在使用过程中易积累藻类青苔,长期置于水中易老化,塑料叶片需要一定厚度,因此在增大了转动的阻力,影响增氧效果,增加电机的负载功率,使得整个三相电机负重高而存在容易烧坏的问题;另外叶轮式增氧机一般由叶轮、电机、控制装置、几个浮体等组成,在电机的下部设置叶轮,叶轮伸入到水面下方,通过控制装置实现对电机的控制,通过电机转动带动叶轮转动,叶轮转动带动水花飞溅,实现一个空气中氧气进入水体的目的;而这种结构增氧机中,控制装置与电机、叶轮设置在一起,在叶轮转动增氧的过程中,水花飞溅,容易弄湿控制装置,一旦控制装置失灵,会造成漏电、增氧机停止工作等问题,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叶轮式增氧机。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叶轮式增氧机,包括电动机、减速机、叶轮、支杆和整机浮体,所述电动机、减速机、叶轮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减速机通过支杆与整机浮体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频控制器,所述变频控制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给所述电动机。采用本方案的叶轮式增氧机可以直接接入市电,避免传统增氧机缺相的问题。

传统的增氧机采用交流电三相电机,开机瞬间快速启动,影响本身的机械使用寿命,也会对增氧机附近的鱼虾苗等造成伤害;本实用新型利用变频控制器实现变频为电动机提供工作用的直流电,利用变频控制器缓慢启动电动机,减少了对水体的冲击,延长了电动机的使用寿命;而且增氧机中设置在水体中,减少了去水中更换、维护的成本。电动机利用直流电工作时的转速也比三相电机高,状态更加稳定。

进一步,所述变频控制器与电动机之间还设有控制盒,所述控制盒设于靠近支杆、整机浮体连接的一侧。

更进一步,所述控制盒套接在所述支杆上。

进一步,所述支杆两端分别与减速机、整机浮体套接。

进一步,所述减速机采用齿轮减速箱,所述齿轮减速箱采用圆型支杆式扦空固定支架,包括支撑杆和设于支撑杆上端的套筒,所述支撑杆与叶轮连接,所述套筒套设在支杆的端部。我们的齿轮减速箱采用套接的方式安装快捷方便,而传统的三相电增氧机齿轮减速箱釆用一支撑杆侧面通过四个螺丝与支杆固定,这种螺丝容易生锈且安装拆解都需要用到工具,该齿轮减速箱生产的精加工过程以及安装都比较费时费力。

更进一步,还包括插销,所述套筒上开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杆上开有第二通孔,所述插销穿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在减速齿轮箱与支杆套接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紧固方式也就是插销连接。

进一步,所述叶轮采用不锈钢304材质。

进一步,所述叶轮包括叶轮盘和若干叶片,所述若干叶片设置为上、下两层,每一层都呈辐射状绕设在叶轮盘外表面。

更进一步,所述上层叶片为上叶片,所述下层叶片为下叶片。

更进一步,所述下层任意一个下叶片的延长线位于相邻上层的两个上叶片之间。

进一步,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储能器连接,所述储能器与电动机连接。

更进一步,还包括动能回收装置,包括发电机和储能器,所述发电机与电动机连接,发电机用于回收电动机的动能并储存在储能器中。具体连接是两者同轴连接,电动机转动工作的同时带动发电机转动工作,回收动能并储存在储能器中。储能器可采用电瓶或其他蓄电蓄能装置。

进一步,还包括电源浮体,所述变频控制器设于电源浮体内。

进一步,还包括提供驱动电能的电源输入模块,所述变频控制器与电源输入模块连接将驱动电能转化为直流电。

更进一步,所述电源输入模块设于电源浮体内。

更进一步,所述电源输入模块为220v或110v的民用交流电源或太阳能发电板。

进一步,所述电动机包括转子。所述转子可以采用永磁转子,具体是特级高的永磁材料,具有磁通量高,耐高温的性能,延长了电机的耐高温性能,在长时间工作状态也不易烧坏,电动机转速也高于传统的三相电动机,耐高温性能也由于传统的三相电动机。

更进一步,所述转子包括磁钢片和中空的圆柱状铁芯,还包含至少一个燕尾槽凸起块和至少一个插销,所述燕尾槽凸块与插销均匀交错设置,所述燕尾槽凸块设置在铁芯的外表面,所述磁钢片设于燕尾槽凸块与插销之间;所述插销可拆卸安装在铁芯的外表面上,插销与燕尾槽凸块对磁钢片进行限位。

更进一步,所述铁芯的外表面开有与插销匹配的插孔,所述插销伸出铁芯的外表面的部分为V形结构或倒三角形;或者为所述销伸出铁芯的外表面的部分的左、右侧面与铁芯相切线之间的夹角都小于90度。

更进一步,所述插销为X形结构,所述X形结构的中心点位于铁芯的外表面上,X形结构对称的两部分分别位于铁芯的外部、内部。

更进一步,所述插销位于插孔内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或倒v形或梯形或倒梯形。

更进一步,还包括主轴,所述主轴穿过铁芯的中空部位,所述轴与铁芯过盈配合。

更进一步,所述主轴的直径大于25mm。该直径能增大扭力。

进一步,所述电动机设有机壳,所述机壳采用经硬质氧化处理的铝合金型材,经过复膜处理,耐热220度左右。本机壳的硬质氧化处理指抗盐雾抗氧化处理,而传统三相电动机外壳采用铝合金或其他生铁材料,耐高温性差,在碱性水中易氧化损坏,使用寿命低,需要经常维修,水体环境中的盐霜对外壳很容易造成腐蚀。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1.本增氧机采用直流电,可直接使用市电民用电如110V-220V,不受电源的压降影响,不受三相电约束,避免了传统三相增氧机的缺相问题,减少了缺相引起的电动机烧坏的风险;

2.相对于传统三相增氧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直流电增氧机能节省40%-60%的电能,三相电380V还需要到电力部门审批通过方能投入使用,而单相电110V-220V在有照明电的地方就可以水产养殖扩大增产;

3.具有电动机的动能回收装置,利用发电动机回收电动机动能,减少能源损耗;

4.电动机采用固定销与可拆卸的插销结合的永磁转子,安装方便,维护也便捷;转子采用可拆卸的插销结合固定的燕尾槽凸块结构,使得转子的生产过程能涂胶方便、均匀,提高磁钢片安装效率,使得磁钢片的安装更加方便牢固;具有耐高温、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5.具有动能回来装置,有效回收多余动能,储备电源;也可以利用太阳能或风能转换为电动机的电能,供给直流电增氧机工作使用;

6.本实用新型的增氧机叶轮推送水花及增氧的效果良好,节能减排,低碳环保,使用过程中运行性能非常稳定;

7.增氧机的支杆与浮体、减速机直接套接,无需辅助工具安装方便快捷;

8.与传统的电机和控制盒都设置在叶轮上方的增氧机不同,我们的控制盒设置在远离叶轮一侧,避免了传统增氧机在叶轮工作时,水花飞溅会打湿控制盒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

9.本实用新型的叶轮上的叶片采用双层结构,增大了叶轮的打水接触面,延长了水花与空气接触时间;采用不锈钢材质避免了青苔藻类积聚在叶轮上的同时也减轻了转动时水体的阻力,降低了电动机工作功率,增氧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叶轮式增氧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叶轮与减速机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叶轮的仰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支杆与减速机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一种结构的整机浮体示意图;

图7是控制盒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8是控制盒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9是现有技术中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转子上的铁芯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正面图;

图12是图10中的插销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转子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电动机1,减速机2,叶轮3,支杆4,整机浮体5,外盖51,电源浮体6,控制盒7,叶轮盘8,叶片9,上叶片91,第一翼片911,第二翼片912,第一斜边913,下叶片92,第二斜边921,底盘21,第三通孔211,上安装盖22,第四通孔221;转子10,铁芯11,外表面111,中空部位112,限位槽113,燕尾槽凸块12,磁钢片13,内表面131,胶水层14,主轴15,定位块151,插孔16,插销17,嵌入部171,伸出部172,凹槽部173,安装通孔18;

第一翼片的第一侧边911a,第一翼片的第二侧边911b,第一翼片的第三侧边911c;

第二翼片的第一侧边912a,第二翼片的第二侧边912b,第二翼片的第三侧边912c,第二翼片的第四侧边912d;

下叶片的第一侧边92a,下叶片的第二侧边92b,下叶片的第三侧边92c,下叶片的第四侧边92d,下叶片的第五侧边92e。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说明,使得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叶轮式增氧机,如图1-8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变频控制器、电动机1、减速机2、叶轮3,所述减速机通过支杆4与整机浮体5连接,所述变频控制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输出给所述电动机。

浮体放置在水上,将变频器或其他变频设备与电动机、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发送启动动作,变频器将电网的单相交流电如220V转化为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大小的直流电,输出给电动机,电动机带动叶轮转动,叶轮在水体与空气之间,使得整个增氧机工作进行水体增氧。

为了避免增氧机工作过程中水花飞溅到,将控制器设置在靠近整机浮体一侧。

本实施例中的减速机采用齿轮减速机。

作为优选的设置,电动机采用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

作为优选的设置,直流变频器可以包括相互之间电连接的电源输入模块、变频直流三相控制器,电源输入模块用于提供驱动电能,变频直流三相控制器用于将电源输入模块提供的驱动电能转化为直流电。

变频控制器5采用变频直流直通控制器,控制功率部件运作,有利于效率最大化。

在整体浮体5的上端部设有一外盖51。

在变频控制器与电动机1之间设置一控制盒7,通过控制盒7控制变频控制器为电动机1供电。电动机1、减速机2、叶轮3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控制盒7设置在支杆4靠近整机浮体5侧。

优选的一种连接方式,将支杆两端分别与减速机、整机浮体套接。具体为:减速机2采用齿轮减速箱,所述齿轮减速箱采用圆型支杆式扦空固定支架,包括支撑杆21和设于支撑杆上端的套筒22,支撑杆21与叶轮3连接,所述套筒22套设在支杆4端部。

在套接基础上,为了保证牢固度,在套筒22上开设第一通孔221,支杆4上开设第二通孔41,通过插销穿过第一通孔221、第二通孔41提供第二种加固。第一通孔的直径设置为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径。

本增氧机还包括电源浮体6,将所述变频控制器设于电源浮体6内,电源浮体6放置在水体中。电源浮体中还设有与变频控制器连接的电源输入模块。电源输入模块为220v或110v的民用交流电源或太阳能发电板。

本实施例中的整机浮体5可以设置为球体结构或者为图6所示的底部为平面的球体结构。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叶轮3包括叶轮盘8和若干叶片9,如图1-8所示,所述若干叶片为上下两圈呈辐射状绕设在叶轮盘表面。所述上下两圈上的叶片辐射排列的方向相同,图3中所述为采用顺时针方向辐射排列。

所述叶轮盘8采用扇环板首尾相接而成的倒圆台结构,所示叶片9设置在叶轮盘8外侧面81上。

所述叶片9包括上叶片91和下叶片92,所述上叶片设于叶轮盘8的上侧,所述下叶片设于叶轮盘8的下侧。其中,任意一个下叶片92的延长线位于相邻的两个上叶片91之间,采用这种交错设置,两个上叶片之间的水流可以分散在一个下叶片两侧流通,为纵向上的流体提高多个分散通道,提高了叶轮转动打水的效率,降低了传统单一的叶片表面在叶轮转动时与水接触产生的一个与转动方向相反的阻力。本叶轮利用双层增氧设置,使叶轮转动时双层搅拌水体,比传统单层叶片对水体的搅拌力更大,使得水体的波动性更强,提高了与空气接触面积,实现了更快更有效的增氧。

其中一种最佳设置为,上叶片的延长线与下叶片相交,两者之间的夹角α为30度。上叶片的延长线与下叶片的第二侧边92b的中点或1/3之处相交,下叶片的第二侧边92b是指下叶片与叶轮盘固接的边。该设置使得上叶片一侧的水流从上部到下部的下叶片处产生一个撞击,但是30度小角度的设置,使得撞击力较小,水流被下叶片阻挡后马上能从下叶片两侧分流,

作为较佳设置,上叶片91采用翻折成长度不等的两段的一个平板,第一翼片911设置在叶轮盘外侧面81上,第二翼片912的第四侧边912d与第一翼片911连接。所述短平板为不规则的多边形板,且位于叶轮盘上侧的宽度大于位于叶轮盘下侧的宽度。

本实施中的一个优选设置,位于叶轮上表面一侧的第二翼片912的第一侧边912a与叶轮的上边缘82齐平,该设置使得叶轮转动时,避免了第二翼片912上端与水流产生一个与转动方向相反的阻力。

作为第二翼片一种优选的设置,第二翼片912的第一侧边912a与和其相交的第二侧边912b之间的夹角A2为90度,该角度为一个尖锐的直角,使得叶轮置于水中转动打水时,能依靠该直角能有效打破平静的水体,对水体产生一个冲击力带起大量水花。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同的是,本实施例中上叶片91、下叶片92与叶轮盘的夹角为0-90度。最佳设置为上叶片和/或下叶片与叶轮盘的外侧面之间夹角为45度或60度或相切。所述上叶片大于下叶片的面积,优选为所述上叶片大于或等于下叶片面积的1.5倍。

作为较佳的一种设置,所述上叶片或下叶片与倾斜角度大小不同。

作为较佳的一种设置,所述任意一个叶片9的的延长线与叶轮盘的中轴线不相交。

本实施例中,所述叶轮整个采用304不锈钢或其他具有防锈且质量轻的金属。水体酸碱度不稳定,而且在水体中存在大量微生物,利用304不锈钢避免了叶轮或叶片被水体腐蚀的问题,叶轮盘与叶片的材质轻薄,不容易积聚青苔海藻之类水生物,叶轮工作过程中也能减轻水阻力,降低了电动机需要的功率,节能效果良好。

作为优选的设置,叶轮3还包括设置在叶轮盘底部的底盘21,所述底盘21上设有第三通孔211。在叶轮盘8上部设有上安装盖22,上安装盖22用于实现整个叶轮与减速机2的安装固定。在上安装盖22开设有第四通孔221,该设置使得叶轮转动带起外侧水花飞溅增氧的同时,部分水花从外侧落入叶轮盘8内部时,能通过第四通孔221、第三通孔211掉回到水中,也能实现增氧的目的。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翼片911与第二翼片912之间的夹角A1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该角度设置,叶轮转动拨水时,水流能在该夹角处产生短暂积聚,延长流体积聚时间,叶轮转动过程中,第一圈转动的水流仍部分留在夹角处,但第二圈转动带起的水流已经重新上来,使这两圈的水流产生冲击,叶轮持续高速转动,增大了水体之间的撞击,提高了增氧效果。

本实施例中,对上叶片的优选设置,第一翼片的第二侧边911b与叶轮盘固接,第一翼片的第一侧边911a与第一翼片911的第二侧边911b平行,远离第二翼片一侧的第一翼片911的第三侧边911c上设有一倒角形成的第一斜边913,第一斜边913由第一翼片的第三侧边911c与第一翼片的第一侧边911a相交处通过倒角形成。因叶轮为倒圆台状,第一斜边的设置使得叶轮转动时对水流产生一个引流作用,叶轮盘上部分周围的一些水流在第一斜边的引流作用下向叶轮盘下部中心流动,形成向叶轮盘下部中心的漩涡流。

本实施例中,第一翼片911的第一斜边913与第一翼片的第二侧边911b之间的夹角β为45度。

实施例4

与实施例2或3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下叶片的第二侧边92b与叶轮盘固接,下叶片的第一侧边92a与下叶片的第二侧边911b平行,靠近叶轮盘下边缘83的一侧下叶片的第三侧边92c一端、下叶片的第四侧边92d、下叶片的第二斜边921一端依次连接,下叶片的第三侧边92c另一端、下叶片的第二斜边921另一端分别与下叶片的第一侧边92a移动、下叶片的第二侧边92b连接。靠近叶轮盘下边缘处设置的下叶片的第三侧边92c、下叶片的第四侧边92d、下叶片的第二斜边921多个连接边,有效引流,也避免叶轮盘转动时叶轮盘侧边的水流、底部的水流产生积聚,底部的水流通过下叶片的第三侧边92c、下叶片的第四侧边92d产生一个第一冲击分流;侧面的水流则通过第二斜边921引流为第二水流,因叶轮为倒圆台状,第二斜边921的设置使得叶轮转动时对水流产生一个引流作用,使得水流不仅仅在叶轮所在位置转动流动,通过第二斜边921引流向叶轮下部的水体形成一个向下的漩涡流,水体不同高度层都能被搅动,提高了水体流动面积及波动层面。

本实施例中的,下叶片的第五侧边92e两端分别与下叶片的第一侧边92a、下叶片92的第二侧边92b垂直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斜边921与下叶片的第二侧边92b之间的夹角γ为45度或30度。其中选用30度为最佳,使得与第一翼片911的β角45度配合,叶轮转动带动的流体经β角的引流到下部更小的γ角,水流能有效向叶轮下部流动形成向下漩涡。

实施例5

与实施例2或3或4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下叶片的第三侧边92c与叶轮盘8下边缘83所在平面的夹角A2为45度。

实施例6

与上述实施例都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电机1中的转子,转子采用永磁转子。

如图9-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动机中的转子,包括中部开孔的铁芯和磁钢片,铁芯上设有至少一个燕尾槽凸块12和至少一个插销17,所述燕尾槽凸块与插销均匀交错设置,所述燕尾槽凸块12设置在铁芯的外表面,所述插销可拆卸安装在铁芯的外表面上,插销17与燕尾槽凸块12对磁钢片进行限位。插销13可拆卸设置使得磁钢片安装更加方便快捷,避免了传统转子安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插销的一种安装结构,所述铁芯11的外表面开有与插销匹配的插孔16,插销17的嵌入部171插入插孔16,所述插销伸出铁芯的外表面的伸出部172为V形结构。装配过程中,在安装好磁钢片后,将插销17插入插孔16内。伸出部171上开有凹槽部173,优选为弧形凹槽。

插销17可以采用如图11-12所示结构,插销17插入铁芯的插孔部分的嵌入部171为三角形结构;或者嵌入部可以采用梯形或倒梯形等结构;也可以设置为如图13所示,插销17为X形结构,所述X形结构的中心点位于铁芯11的外表面111上,X形结构对称的两部分分别位于铁芯的外部、内部,内部为插入插孔部分即嵌入部72。

转子和/或主轴15采用40铬钢。主轴15,所述主轴穿过铁芯中间的中空部位112,主轴15上的轴承与铁芯11之间过盈配合。避免传统扣件连接或销连接的脱落风险,影响主轴的使用寿命。主轴的直径大于25mm,该直径能增大扭力。

插销的伸出外表面部分的外侧壁与外表面之间的夹角为大于0°且小于90°(可参看图13)。优选的夹角为45°。

铁芯上开有限位槽151,用于与主轴15的定位块151之间相配进行限位。

主轴的直径采用大于25mm,该直径能增大扭力。

嵌入部与伸出部的高度设置为相等。

本实施例中的燕尾槽凸块12为倒三角形。

铁芯上对称开有若干个用于转子绕组安装的安装通孔18,安装通孔上绕设有转子绕组线,转子绕组线为七股漆包线同轴绕设。

本实施例中的转子结构可以适用于电动机或发电机或其他机器装置中。

实施例7

与上述实施例都不同的是,本实施例的增氧机还包括动能回收装置,包括发电动机和储能器,所述发电机与电动机、储能器分别连接,发电动机用于回收电动机的动能并储存在储能器中。具体连接可以采用是两者同轴连接或通过减速机构实行连接,电动机转动工作的同时带动发电动机转动工作,回收动能并储存在储能器中。当充满时变频控制器自动控制停止。

动能回收具体的原理:举例来说,如采用500w驱动电动机启动工作,带动整个叶轮转动,之后用600w电能驱动电动机+发电机同轴转动工作,发电机回收其中300w电能并储存在储能器中,当储能器储存的电能达到其容量时停止动能回收。当断电或其他突发情况下,电动机缺少驱动电能,储能器放电,通过发电机带动电动机工作,维持整个增氧机的工作运行。

动能回收装置中的储能器可以采用电瓶或电容、电瓶结合的方式,可以直接将发电机回收的电能储存到电瓶中,也可以采用电容、电瓶连接的方式,发电机电能回收经电容到达电瓶中。

本实施例中的,发电机的电压大于电动机的电压,也就是说,电动机的电压带动比电动机电压更大的发电机转动,进行充电。举例说,48V电动机带动48V发电机,充电到储能器中比较缓慢,而带动60V发电机则充电到储能器的速度比较快。

当发电机所处的电压低于电动机的电压时,储能器中的电能从发电机反冲电到电动机中,维持电动机继续工作。

本实施例中的电瓶采用石墨烯作为储能材料。

本实施例中的储能器可以设置两组或以上,通过自动开关切换实现一组储能器与发电机的连接,当该组储能器储存了足够的电能时切换到另一种储能器继续储能;反之,储能器放电也是同理。

作为一种改进,利用与控制器(控制盒)连接的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包含上述自动开关,监控每组储能器(如电瓶)的储能情况,进行自动切换。

电池管理系统还包括太阳能板,太阳能板与储能器连接。利用太阳能进行储能,节约电源电能。

本实用新型的增氧机具有防水电源、防水防潮性能,导热功能、过载保护,断路保护、过热保护等功能。

实施例8

如图1、图7和图8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控制盒7包括控制盒体71和连接套筒72,控制盒体71设于连接套筒72上端,连接套筒72直径大于支杆4的直径,连接套筒72套设在支杆4上。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做出的变形及改进,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