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田土壤中的水分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72511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稻田土壤中的水分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稻田土壤中的水分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方面也渐渐的趋于机械化、自动化,在水稻种植时,土壤里面的水分含量很重要,但是在稻田水分控制方面不足,稻田通过放水来控制稻田的水分,现有的放水基本通过人工放水,还要有人看守,观看放水量,然后停止放水,这种方法麻烦,不够自动化,且放水量的大小把握不准确,不利于水稻的生长,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稻田土壤中的水分控制装置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稻田土壤中的水分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稻田土壤中的水分控制装置,包括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导流管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与导流管的内部连通,所述导流管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湿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导流管的顶部与底部开设有对称设置的通孔,通孔内转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控制杆,所述导流管内转动安装有控制叶片,控制杆与控制叶片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杆上固定安装有加固杆,加固杆与控制叶片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导流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为空腔结构,固定块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所述控制杆的底部贯穿导流管延伸至固定块内与第一轴承固定连接,且第一轴承套设于控制杆上,所述控制杆的顶部贯穿导流管延伸至控制箱内,所述控制杆上固定安装有齿轮,齿轮套设于控制杆上,且齿轮位于控制箱内,所述控制箱内滑动安装有水平设置的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控制箱的顶部与底部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滑轮,滑轮与齿条滚动连接,所述控制箱的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气缸,气缸的输出轴与齿条固定连接,所述导流管的顶部与底部固定安装有滑轨,滑轨上滑动安装有过滤板。

优选的,所述过滤板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过滤板由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组成,第一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分别位于导流管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齿条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凹槽凹槽与滑轮适配。

优选的,所述控制箱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与控制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流管的顶部与底部对称设置的通孔上设有橡胶垫圈,橡胶垫圈与控制杆适配。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HAD-SC200控制器或HACH-SC200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叶片在导流管内转动形成开口放水,转动的幅度可以调节放水量的大小,通过湿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实现了稻田水分含量的自动化控制,更加科学的管理稻田,有利于水稻种植,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稻田土壤的水分,智能化调节稻田的进水量,更加科学化管理,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稻田土壤中的水分控制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流管、2进水管、3出水管、4控制箱、5湿度传感器、6控制器、7控制杆、8控制叶片、9加固杆、10固定块、11第一轴承、12齿轮、13齿条、14滑轮、15气缸、16滑轨、17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稻田土壤中的水分控制装置,包括导流管1,导流管1为长方体结构,导流管1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进水管2和出水管3,进水管2和出水管3均与导流管1的内部连通,导流管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控制箱4,控制箱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湿度传感器5和控制器6,湿度传感器5通过导线与控制器6的输入端连接,导流管1的顶部与底部开设有对称设置的通孔,通孔内转动安装有竖直设置的控制杆7,导流管1内转动安装有控制叶片8,控制杆7与控制叶片8固定连接,控制杆7上固定安装有加固杆9,加固杆9与控制叶片8通过螺钉连接,导流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为空腔结构,固定块10内固定安装有第一轴承11,控制杆7的底部贯穿导流管1延伸至固定块10内与第一轴承11固定连接,且第一轴承11套设于控制杆7上,控制杆7的顶部贯穿导流管1延伸至控制箱4内,控制杆7上固定安装有齿轮12,齿轮12套设于控制杆7上,且齿轮12位于控制箱4内,控制箱4内滑动安装有水平设置的齿条13,齿条13与齿轮12啮合,控制箱4的顶部与底部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两个滑轮14,滑轮14与齿条13滚动连接,控制箱4的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气缸15,气缸15的输出轴与齿条13固定连接,导流管1的顶部与底部固定安装有滑轨16,滑轨16上滑动安装有过滤板17。

本实施例中,过滤板17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通孔,过滤板17由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第三过滤板组成,第一过滤板和第三过滤板分别位于导流管1的两侧,齿条13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凹槽凹槽与滑轮14适配,控制箱4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与控制杆7固定连接,导流管1的顶部与底部对称设置的通孔上设有橡胶垫圈,橡胶垫圈与控制杆7适配,控制器6为HAD-SC200控制器或HACH-SC200控制器,通过控制叶片8在导流管1内转动形成开口放水,转动的幅度可以调节放水量的大小,通过湿度传感器5和控制器6实现了稻田水分含量的自动化控制,更加科学的管理稻田,有利于水稻种植,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稻田土壤的水分,智能化调节稻田的进水量,更加科学化管理,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本实施例中,通过湿度传感器5检测稻田土壤的湿度,当湿度不够时,信号传给控制器6,控制器6启动气缸15,气缸15带动齿条13移动,齿条13带动齿轮12转动,齿轮12带动控制杆7和控制叶片8的转动,控制叶片8在导流管1内转动的角度大小,可以调节通过导流管1内进水量的大小,当湿度合格时,转动控制叶片8,使控制叶片8与导流管1的内壁两侧垂直,相当于控制叶片8堵住导流管1内进水,然后停止给稻田进水,即完成稻田水分的控制,过滤板17用来过滤杂质,当有杂质堵住过滤板17上的通孔时,移动过滤板17,第二过滤板移出清理,第一过滤板或第三过滤板进行过滤。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