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纹覆土滚筒和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8528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条纹覆土滚筒和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条纹覆土滚筒和播种机。



背景技术:

在农业进入自动化生产的今天,收割农作物大多使用机械设备来提高收割效率,以便赶在变天之前将作物收回,而播种也渐渐由人工转变为机械方式,这样不仅减少了人工劳动量,同时也提高了播种效率。由于露天播种季节多为春天,季节多雨,确定下雨时间,利用机器在雨前快速播种能够利用雨水灌溉,可以减少浇水工作量,而在秋冬常用的大棚种植中,则往往在播种后覆盖地膜保温,因此可以使用机器在播种的同时将地膜覆盖,减少人工铺膜的工序。但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地膜的幅宽较大,为了压实地膜,防止地膜跑偏,通常使用条纹覆土滚筒在地膜上覆盖土条,而有时土会结块,而土块随细土流出落在土带上,会使得鸭嘴提前张开下种,使得出现浮籽现象。若土块刚好在种子上,则会使得籽上压力过大,使得发芽受到影响。而更大的土块在条纹覆土滚筒中无法排出,时间一长,会使得条纹覆土滚筒的重量加大,使得滚筒本体接触地膜,会摩擦地膜导致破裂,同时土块在下土处滚动也会使得下土量减少,土带厚薄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条纹覆土滚筒和播种机,主要目的是减小土块对地膜和条纹覆土滚筒的影响,使得土带正常均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条纹覆土滚筒,包括:

框架;

滚筒本体,包括运输部、卸土部和转轴;所述运输部和所述卸土部均为多个;一个所述运输部与一个所述卸土部端面相对设置,每个所述运输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每个所述卸土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框架;所述卸土部为多个并列的环,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环之间具有缝隙,用于漏土;所述运输部为N个,第一个所述运输部和第N个所述运输部上均设有漏土口,用于排出土块。

进一步的,还包括:碎土装置,所述碎土装置包括曲柄和转轮;所述转轮上设有多个刺并接触于所述运输部或所述卸土部内壁,所述转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曲柄,所述曲柄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碎土装置用于碾碎土块。

进一步的,所述漏土口上覆盖有阻挡片,所述阻挡片具有交叉的开口;当较轻的细土通过所述漏土口时,所述阻挡片阻止细土从所述漏土口流出;当较重的土块则通过所述漏土口时,土块从所述开口掉出。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打土件,所述第一打土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框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缝隙内;当土块卡在所述缝隙中,并随所述卸土部转动至所述第一打土件时,土块受到所述第一打土件的阻碍,从所述缝隙掉落;所述第一打土件为多个,与多个所述缝隙一一对应。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播种机,包括:播种机本体和如上所述的条纹覆土滚筒,所述框架连接于所述播种机本体。

进一步的,所述播种机本体包括:

覆膜装置,包括覆膜滚筒,所述覆膜滚筒转动连接于所述框架,用于将地膜覆盖在整过的地面上;

点播装置,包括播种器,所述播种器转动连接于所述框架,用于对地面进行播种;所述播种器为多组,每组所述播种器为一个或两个,每组所述播种器与一个所述卸土部对应设置;

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框架;所述覆膜装置、所述条纹覆土滚筒、所述点播装置依次排列,依次完成铺膜、覆土、点种的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点播装置还包括去粘土器,所述去粘土器包括支杆和第二打土件,所述支杆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打土件,所述支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框架,所述第二打土件向所述播种器的鸭嘴延伸,当所述鸭嘴旋转通过所述第二打土件时,所述第二打土件将所述鸭嘴上的土打落。

进一步的,还包括刮土板,所述刮土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框架,所述刮土板、所述覆膜装置、所述条纹覆土滚筒、所述点播装置依次排列;所述刮土板用于犁地;所述刮土板为多个,每个所述刮土板与一个所述卸土部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机动车,所述机动车固定连接于所述框架,用于提供动力。

进一步的,还包括液压元件和控制面板,所述液压元件为多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刮土板、所述覆土装置和所述点播装置上,用于控制所述刮土板、所述覆土装置和所述点播装置升起和下落;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驾驶室,连接于多个所述液压元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条纹覆土滚筒,包括:框架;滚筒本体,包括运输部、卸土部和转轴;运输部和卸土部均为多个;一个运输部与一个卸土部端面相对设置,每个运输部固定连接于转轴,每个卸土部固定连接于转轴;转轴转动连接于框架;卸土部为多个并列的环,每两个相邻的环之间具有缝隙,用于漏土;运输部为N个,第一个运输部和第N个运输部上均设有漏土口,用于排出土块。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地膜的幅宽较大,为了压实地膜,防止地膜跑偏,通常使用条纹覆土滚筒在地膜上覆盖土条,而有时土会结块,而土块随细土流出落在土带上,会使得鸭嘴提前张开下种,使得出现浮籽现象。若土块刚好在种子上,则会使得籽上压力过大,使得发芽受到影响。而更大的土块在条纹覆土滚筒中无法排出,时间一长,会使得条纹覆土滚筒的重量加大,使得滚筒本体接触地膜,会摩擦地膜导致破裂,同时土块在下土处滚动也会使得下土量减少,土带厚薄不均匀。本实用新型卸土部设置成多个环,使得土带更细腻,设置漏土口,使得无法从缝隙掉落的土块从漏土口掉落,不仅有效防止地膜因摩擦破裂,还能使得地膜的压覆更加紧密,并且下土均匀到位,播种后有效防止跑墒复水出苗。同时使得土带更加整齐美观,同时保证种子能够正常发芽,保证后期收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条纹覆土滚筒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播种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去粘土器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碎土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条纹覆土滚筒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所示,一种条纹覆土滚筒,包括:

框架3;

滚筒本体1,包括运输部11、卸土部12和转轴13;上述运输部11和上述卸土部12均为多个;一个上述运输部11与一个上述卸土部12端面相对设置,每个上述运输部11固定连接于上述转轴13,每个上述卸土部12固定连接于上述转轴13;上述转轴13转动连接于上述框架3;上述卸土部12为多个并列的环121,每两个相邻的上述环121之间具有缝隙122,用于漏土;上述运输部11为N个,第一个上述运输部11和第N个上述运输部11上均设有漏土口111,用于排出土块8。上述条纹覆土滚筒的土是从上述滚筒本体1的两侧进入,向其中间输送,并从上述多个卸土部12漏出形成土带9。在土带9宽度一定的情况下,上述环121越多,上述缝隙122越小,土带9的土越细腻,使得较大体积的土块8无法从上述缝隙122通过,防止土块8影响种植的发芽,防止土块8使播种机鸭嘴提前打开下种导致浮籽现象。在上述运输部11上设置上述漏土口111,能够将进入上述运输部11的土块8排出,防止土块8在堆积,使得上述条纹覆土滚筒变重下压,从而摩擦地膜,可能导致上述地膜破裂,这使得种子可能无法发芽。

以下通过本实施例中条纹覆土滚筒的工作过程和原理,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条纹覆土滚筒:

细土和土块8从上述滚筒本体1两端进入,并向中间运输,细土从上述缝隙122流出形成土带9,土块8从上述漏土口111掉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条纹覆土滚筒,包括:框架;滚筒本体1,包括运输部11、卸土部12和转轴13;运输部11和卸土部12均为多个;一个运输部11与一个卸土部12端面相对设置,每个运输部11固定连接于转轴13,每个卸土部12固定连接于转轴13;转轴13转动连接于框架3;卸土部12为多个并列的环121,每两个相邻的环121之间具有缝隙122,用于漏土;运输部11为N个,第一个运输部11和第N个运输部11上均设有漏土口111,用于排出土块8。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地膜的幅宽较大,为了压实地膜,防止地膜跑偏,通常使用条纹覆土滚筒在地膜上覆盖土条,而有时土会结块,而土块8随细土流出落在土带9上,会使得鸭嘴提前张开下种,使得出现浮籽现象。若土块8刚好在种子上,则会使得籽上压力过大,使得发芽受到影响。而更大的土块在条纹覆土滚筒中无法排出,时间一长,会使得条纹覆土滚筒的重量加大,使得滚筒本体1接触地膜,会摩擦地膜导致破裂,同时土块8在下土处滚动也会使得下土量减少,土带9厚薄不均匀。本实用新型卸土部12设置成多个环121,使得土带9更细腻,设置漏土口111,使得无法从缝隙122掉落的土块8从漏土口111掉落,不仅有效防止地膜因摩擦破裂,还能使得地膜的压覆更加紧密,并且下土均匀到位,播种后有效防止跑墒复水出苗。同时使得土带9更加整齐美观,同时保证种子能够正常发芽,保证后期收益。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为了使土带9均匀美观,具体的,还包括:碎土装置2,上述碎土装置2包括曲柄21和转轮22;上述转轮22上设有多个刺并接触于上述运输部11或上述卸土部12内壁,上述转轮22转动连接于上述曲柄21,上述曲柄21转动连接于上述转轴13;上述碎土装置2用于碾碎土块8。每个地区之间的土质不同,土质较硬则土块8较多,细土较少,为了能够适应于不同土质,设置上述碎土装置2。上述碎土装置2在上述运输部11内滚动,使得进入上述运输部11内的土块8受到上述转轮22的挤压和上述刺的刺压,从而将土块8变成细土,使得土带9的质量能够压住地膜,保证土带9的宽度和质量,同时使得土更加均匀美观。

为了使细土主要从上述缝隙122中流出,具体的,上述漏土口111上覆盖有阻挡片,上述阻挡片具有交叉的开口;当较轻的细土通过上述漏土口111时,上述阻挡片阻止细土从上述漏土口111流出;当较重的土块8则通过上述漏土口111时,土块8从上述开口掉出。由于细土的运动路线是先经过上述漏土口111,然后再进入上述卸土部12,因此,在从上述缝隙122中流出前,细土还从上述漏土口111流出,而因为细土运动较快,且质量小,有一部分能够经过上述漏土口111而不流出。使用上述阻挡片后,上述阻挡片为细土经过上述漏土口111提供支撑,而当土块8经过上述阻挡片时,因土块8质量较大,会从上述开口掉出,从而保证了土块8的排出的同时,又能保证土带9的形成。上述阻挡片因在不受力时上述开口关闭,受力使上述开口打开,因此上述阻挡片一般可以使用橡胶、软塑料等材料制成,材质较软,具有一定的弹性,又能够承受细土的重量。

为了保证土带9的质量,具体的,还包括第一打土件,上述第一打土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上述框架3,另一端延伸至上述缝隙122内;当土块8卡在上述缝隙122中,并随上述卸土部12转动至上述第一打土件时,土块8受到上述第一打土件的阻碍,从上述缝隙122掉落;上述第一打土件为多个,与多个上述缝隙122一一对应。由于有时会有与上述缝隙122尺寸相近的土块8卡在上述缝隙122中,从而使得土带9不均匀,并且无法使土块8自动排出,因此,使用上述第一打土件延伸至上述缝隙122内,当上述滚筒本体1转动时,卡在上述缝隙122内的土块8会转至上述第一打土件,并受到上述第一打土件的阻碍而脱离上述缝隙122,使得土带9的形成更加均匀和美观。为了使卡在上述缝隙122的土块8能够有效脱离,每个上述第一打土件延伸方向与其固定端经过相对应的上述环121的圆心形成的经线之间夹角大于0度。当每个上述第一打土件延伸方向与其固定端经过相对应的上述环121的圆心形成的经线之间夹角为0度时,上述第一打土件指向圆心,此时卡在上述缝隙122的土块8受到上述第一打土件的力为上述环121的切线方向,可能无法使土块8脱离,而使得土块8在上述缝隙122内滑动,无法排出,虽然短时间内不会对土带9形成影响,但长时间之后可能无法形成土带9。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播种机,包括:播种机本体和如上上述的条纹覆土滚筒,上述框架3连接于上述播种机本体。将上述条纹覆土滚筒与上述播种机本体组合,可将覆土工作与其他工作组合一次完成,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上述播种机本体多种多样,具体的,上述播种机本体包括:

覆膜装置4,包括覆膜滚筒41,上述覆膜滚筒41转动连接于上述框架3,用于将地膜覆盖在整过的地面上;

点播装置5,包括播种器51,上述播种器51转动连接于上述框架3,用于对地面进行播种;上述播种器51为多组,每组上述播种器51为一个或两个,每组上述播种器51与一个上述卸土部12对应设置;

上述转轴13转动连接于上述框架3;上述覆膜装置4、上述条纹覆土滚筒、上述点播装置5依次排列,依次完成铺膜、覆土、点种的工作。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先对土地进行覆膜,然后点种,最后进行覆土,而覆膜和点种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在膜未完全覆盖好时,就已播种,而播种后地膜仍旧会被拉动,此时播种时地膜上的孔则与地上播种位置之间发生偏移,使得后续种子发芽时无法从地膜中长出,使得出苗率较低,而人工排查工作量巨大,需要大量的人工成本,反而得不偿失。本实用新型在铺膜后先对地膜进行覆土,再进行播种;先覆土能够有效固定地膜,防止地膜移动,之后再播种时,地膜已固定,播种器51割破地膜播种时,使得地膜孔正对种子,使得种子发芽后芽苗能够顺利从膜孔中钻出,防止芽苗坏死。同时覆土能使播种后的种子防止阳光直晒脱水,有效提高发芽率。

如图4所示,为了保证上述播种器51的播种成功率,具体的,上述点播装置5还包括去粘土器6,上述去粘土器6包括支杆61和第二打土件62,上述支杆61固定连接于上述第二打土件62,上述支杆61固定连接于上述框架3,上述第二打土件62向上述播种器51的鸭嘴延伸,当上述鸭嘴旋转通过上述第二打土件62时,上述第二打土件62将上述鸭嘴上的土打落。由于上述播种器51需要割破地膜并将种子扎如土中一定深度,但同时也会将泥土粘在上述播种器51的鸭嘴上,而沾有泥土的上述鸭嘴对于割破地膜的能力会下降,使得地膜拉扯变形,仍旧不会破裂,使得种子掉落在地膜上,无法发芽。因此使用上述去粘土器6能够将上述鸭嘴上的泥土打落,使得上述鸭嘴能够割破地膜,将种子播种到土地当中,为种子发芽提供了基础。而为了确保去土效果,因此上述第二打土件62设置多个,而上述播种器5为圆形,因此上述支杆61为弧形,上述鸭嘴经过上述第二打土件62时会发生滑动摩擦,对鸭嘴会有损伤,因此上述第二打土件62与上述支杆61之间为转动连接,使得上述鸭嘴经过上述第二打土件62时,上述第二打土件62随着上述鸭嘴的经过而转动,减小二者之间的摩擦的同时,又能将粘土打落。

如图2、图3所示,为了保证种子的正常发芽,具体的,还包括刮土板7,上述刮土板7固定连接于上述框架3,上述刮土板7、上述覆膜装置4、上述条纹覆土滚筒、上述点播装置5依次排列;上述刮土板7用于犁地;上述刮土板7为多个,每个上述刮土板7与一个上述卸土部12对应设置。上述刮土板7分为八字型和M型两种,根据不同需求进行挑选。犁过的土地松软,在种子发芽时更易钻出土地,同时松软的土质使得上述播种器51能够将种子播种到合适的深度,同时能够降低上述播种器51的磨损程度,有效延长上述播种器51是使用寿命。而将上述刮土板7固定于上述框架3,使得上述播种机一次即能够完成犁地、覆膜、压膜和播种全部工作,无需再次使用其他设备,使得工作效率有极大的提升。

为了给上述播种机本体提供动力,具体的还包括机动车,上述机动车固定连接于上述框架3,用于提供动力。由于上述框架3连接的设备众多,其重量不可避免的较大,而犁地还另具有阻力,因此使用上述机动车,能够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播种工作的有效完成。

为了保证上述刮土板7、上述覆土装置和上述点播装置5的使用寿命,具体的,还包括液压元件和控制面板,上述液压元件为多个,分别设置在上述刮土板7、上述覆土装置和上述点播装置5上,用于控制上述刮土板7、上述覆土装置和上述点播装置5升起和下落;上述控制面板设置在驾驶室,连接于多个上述液压元件。由于上述刮土板7和上述点播装置5需要深入土壤,而上述覆土装置则略高于地膜,在运输时,容易与地面摩擦导致损伤,而使用上述液压元件则可将上述刮土板7、上述覆土装置和上述点播装置5在非工作状态时抬起,使之远离地面,从而保证了其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而将上述控制面板设置在驾驶室,使得驾驶人员能够随手完成抬起和下降的操作,方便简单,同时上述控制面板还可以有指示灯,显示上述多个液压元件的状态,使得设备状态一目了然。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播种机,包括:播种机本体和如上的条纹覆土滚筒,框架连接于播种机本体。其中条纹覆土滚筒包括:滚筒本体,包括运输部、卸土部和转轴;运输部和卸土部均为多个;一个运输部与一个卸土部端面相对设置,每个运输部固定连接于转轴,每个卸土部固定连接于转轴;转轴转动连接于框架卸土部为多个并列的环,每两个相邻的环之间具有缝隙,用于漏土;运输部为N个,第一个运输部和第N个运输部上均设有漏土口,用于排出土块。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地膜的幅宽较大,为了压实地膜,防止地膜跑偏,通常使用条纹覆土滚筒在地膜上覆盖土条,而有时土会结块,而土块随细土流出落在土带上,会使得鸭嘴提前张开下种,使得出现浮籽现象。若土块刚好在种子上,则会使得籽上压力过大,使得发芽受到影响。而更大的土块在条纹覆土滚筒中无法排出,时间一长,会使得条纹覆土滚筒的重量加大,使得滚筒本体接触地膜,会摩擦地膜导致破裂,同时土块在下土处滚动也会使得下土量减少,土带厚薄不均匀。本实用新型卸土部设置成多个环,使得土带更细腻,设置漏土口,使得无法从缝隙掉落的土块从漏土口掉落,不仅有效防止地膜因摩擦破裂,还能使得地膜的压覆更加紧密,并且下土均匀到位,播种后有效防止跑墒复水出苗。同时使得土带更加整齐美观,同时保证种子能够正常发芽,保证后期收益。而将条纹覆土滚筒与播种机本体组合,可将覆土工作与其他工作组合一次完成,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